第51章 就是这么巧(1 / 2)

 翟礼让硬着头皮听了一会儿,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觉得这小子在说聊斋呢,哪会有这种事啊!哦!苦练了一年多的书写,把“同意”“曹水江”这五个字写的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其它的字呢,还不如一年级的小盆友写的呢,歪七扭八的跟狗爬爬一样?切!上坟烧报纸,你t糊弄鬼呢!

翟礼让实在没有耐心继续听袁邱那油腔滑调的声音,啪一下挂断了电话。

袁邱正说到兴头上,听到电话里嘟嘟嘟的声音,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过了好久才反映过来,怒气冲冲的对着话筒撒气:“翟礼让,你这个王八蛋,老子还没有说完呢,你t挂了电话,知道怎么对付曹水江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t就作吧,难怪你t当不上鸿昌镇党委书记,你t活该!”

翟礼让虽然挂了袁邱的电话,心里头却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毕竟牵涉到曹水江,从个人感情上来讲,他倒是希望袁邱刚才说的是真的。有了这种想法之后,翟礼让就忍不住有些激动,脑海里反反复复回响着一句话——万一是真的呢?万一是真的呢?

整整一个下午,翟礼让都被搅在这件事情里,根本没有心思做其他的工作,好多次,他都忍不住内心的冲动,想把这件事告诉李松林,抓起电话的时候,心里又开始犹豫,毕竟是一个听上去油腔滑调的陌生人提供的消息,可靠性应该不大,如果闹的沸沸扬扬的,到时候经过查证完全是子虚乌有,那自己在李松林面前就糗大发了。

想到查证这个字眼,翟礼让突然心里一动。

对啊!为什么不查证一下呢?要想知道那个油腔滑调的家伙说的是真还是假,查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以他现在的身份,想查证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是非常容易的。

于是,翟礼让在第二天的市委办公室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建议:以后各单位上呈的报告,各单位领导的意见表达除了要像以前一样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态度之外,还应该写上比较具体的原因。

翟礼让对这个建议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同志反映有人模仿领导的笔迹签字,如果这种事是事实,将会对工作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我们必须防微杜渐。

除了这些理由,翟礼让还列举了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前天的平原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某大型国有企业一个董事长的秘书冒充董事长的签字,一下子就从企业的账户上非法盗取了两千多万元,目前这个秘书已经携巨款逃往了国外。

两千多万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与会者都有一种噤若寒蝉的感觉,办公室是替市委领导把关的,万一从他们这里出现了漏洞,导致钧都市的整体工作蒙受了损失,那责任就大了。

翟礼让的建议,在市委办公室工作会议上获得了一致通过。

曹水江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市委办公室的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是针对他的。这个念头让他联想到了昨天与刘岩之间的谈话,就是在昨天,他向刘岩透露了自己字迹的情况,今天市委办公室就采取了措施,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难道刘岩向市委办公室某个人透露了消息?应该不会吧?刘岩看上去挺忠诚一个人,莫非也会做这种事情?

曹水江仔仔细细地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这件事情还真的只给刘岩一个人说过,包括自己的老婆,他也一直是守口如瓶,除了昨天跟刘岩说过这方面的情况,曹水江坚信自己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

同时他还坚信,市委办公室这么快就采取了应对措施,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

既然这样,刘岩就有透露消息的嫌疑。

曹水江并不是那种武断的人,除了这一点,他又分析了方方面面的情况,看有没有可能从其他方面露了马脚,以至于让市委办公室抓了把柄,想来想去,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他签署的所有文件,全部都是只有“同意”“曹水江”这五个字,除了这五个字之外,他从来没有写过其它的字,包括在非官方场合。

刘岩是不是有嫌疑,看一看他的表现就知道了。想到这儿,曹水江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刘岩打了过去。

刘岩很快来到了曹水江的办公室,见曹水江一脸菜色的站在那里,还不停的唉声叹气,就忍不住问了一句:“曹书记,发生什么事了?”

曹水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今天市委办公室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以后所有呈报的文件,除了要签署名字和意见之外,还必须写上具体的原因。刘岩,市委办公室这个规定,是要我的好看啊!”

刘岩的脑袋嗡地响了一下,刚才曹水江的这一番话,传达出来的是这样的信息——市委办公室已经知道了他的字迹很丑,故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目的就是要曹水江的好看。

同时刘岩也敏感地捕捉到了时间点上的巧合,昨天曹水江才向自己透露了这件事,今天市委办公室就采取了措施,这就意味着,自己有向市委办公室透露消息的嫌疑。还有,昨天曹水江好像说过,他这方面的情况只给自己说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就成了唯一的嫌疑人了。

刘岩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结结巴巴地向曹水江求证道:“曹书记,你是说,市委办公室是今天才下发的这个通知?”

曹水江点点头,说:“对,就是这么巧。”

刘岩更紧张了,曹水江的这句话,分明是把昨天他们的那段谈话联系在了一起,毫无疑问,曹水江已经怀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