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日本印象(1 / 2)

江湖繁盛记 易? 0 字 2021-09-03

 “咄!”随着一声大喝,线铃一剑凌空划出直扑对手,剑上还挂着金色的罡气。不过,他的对手却也不一般,面对着线铃极尽变化的罡气,只是轻轻一闪身,便躲了开去。但是,这却也不是线铃压箱底的功夫,看到对方身形一动,线铃左手食指中指连弹,数道黄色的小光点便脱手而出,同时,线铃口中还低喝着:“弹指神罡!”

“弹指神罡”,便是线铃受《乾坤天华》启发,自创的一种功法。原来线铃斗败青龙,身上的黄色罡气并没有被用尽,不过也仅剩下三分之一不到的样子,如果按照对付青龙那般大砍大杀,估计四五下就会用光,而问题是,眼下江湖中,几乎没有人值得他用二阶的罡气来大砍大杀,于是,当线铃看到了《乾坤天华》中一种叫做“弹指惊雷”的功夫后,大受启发,便创造了这套“弹指神罡”。

“弹指惊雷”是一种武功和法术的混合技,适合高级散道士使用。这种功夫,是先将高级单人攻击法术“惊雷”,进一步凝缩于指尖,然后在格斗中弹出,由于雷法术的杀伤力和麻痹功能,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惊雷”所要求的等级是六十级,线铃短时间内还无法使用,因此,他便改进了一下这套功法,将弹出“惊雷”改为弹出小的罡气弹,这样一来,他剩下的罡气,至少能维持使用一百次,如果再配合上将罡气稀释的法术(也就是将黄色罡气稀释为金色罡气,对一般对手,确实没必要使用黄色罡气),能用的次数会更多的,只是金色罡气虽然杀伤力比“惊雷”要大些,但没有麻痹作用,综合效果便有些不及原版的“弹指惊雷”,当然,如果是黄色罡气,就另当别论了。

眼下,线铃弹出的便是黄色罡气,不过,他的对手显然也不弱,只见对方也是左手连弹,同样的黄色光点飞出,空中响起了微弱的爆炸声,伴随着爆炸声,线铃的对手长剑一划,一道剑罡向线铃扑来,同时,他的面容也清晰了起来――竟然又是一个线铃。

“这样才过瘾!”这边的线铃一声大喝,忽然腾身跃起,左手贯注罡气,一拳打在了对方的剑罡上,接着右手剑直削对方的咽喉。

这就是华乾坤自创的“分心术”,能控制两个分身使用不同的招数,传说中“分身剑法”的基本功之一,不分级,也无对施术者的最低等级限制,其作用效果靠熟练度和悟性衡量,这种技术的熟练度,能直接决定“分身剑法”到底能达到几“分”的境界。“分身剑法”一共需要三项基本功,另两项分别是“分身术”和“瞬间移动”。分身术是六十级道士法术,系统便能提供,瞬间移动是道士一转后才能掌握的法术,只是华乾坤认为“分身剑法”不需要完整版的“瞬间移动”,因此,做了一些改进,将瞬间移动的落点锁定在几个分身上,而不是需要施术者自己控制,这便降低了“瞬间移动”所需要的等级,也是六十级就可以用。不过尽管如此,这两个法术对眼下的线铃来说仍是高不可攀,因此,他只能在“梦境”空间里进行模拟。

即使是在“梦境”空间里,线铃也只能达到分心二用程度,不过他很快发现,两个力量完全相等的自己对战,确实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尤其在这模拟空间中,由于他曾经使用过二转罡气,因此,虽然限于“梦境”的等级,他还无法模拟二转的境界,但模拟一转却没什么问题。

“看到了!看到陆地了!”就在线铃的剑眼看便扫到了另一个线铃的咽喉,而另一个线铃的剑也即将刺入这个线铃心口的时候,一只小手忽然将他从“梦境”中拉了出来。

“什么事!”即管以线铃的好脾气,被人硬从爽歪歪的梦境中拉出,仍然有点生气,便如熟睡中的人忽然被吵醒一样,因此,他的语气并不是很好。

不过拉醒他的玉生香可不管这套,只见她向前一指,道:“终于要到了,清川说,前面那个城市,就是‘有冈城’了!”

顺着玉生香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影影绰绰有一座城市立于远处的陆地之上。从肥前国到摄津国,一路上都是在濑户内海中航行,因此陆地并不少见,不过在船上困了十几天,看到目的地就在眼前,不要说是一贯闲不住的玉生香,便是线铃本人,也有点激动的感觉。

“这就是日本吗?”看着远处渐渐接近的陆地和城市,线铃不由得开始在脑海中回忆起自己所知道的日本历史上去。

在世界上现存的民族和文化中,日本算的上是一个最怪异的例子,这是一个关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别人史书上的民族,现存的关于日本最早的记录是《后汉书》上的乐浪倭人,而作为国家形式,它第一次是出现在《魏书倭人传》中的邪马台国――尽管那时候的邪马台过最多只能称做是一个部落联盟。当然,作为文明落后的民族来说,这方面日本在历史上其实还是有很多同伴的,只是它的那些同伴大多数没有如大和民族这样由于地理原因而被幸运的保存下来。

这也是一个本国人写的最早的史书是使用别国的文字记载的民族,日本有记载最早的书是公元六世纪末圣德太子下令编辑的《天皇记》和《国纪》。这两部书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尚书》在文学和历史上的地位――当然,从时间上看,整整晚了一千年――分别记载了天皇和各氏族贵族的谱系,以及所谓的天皇的祖神――天照大神以及那些贵族们祖神的活动。这两本书是纯粹的汉字注音的书籍,也就是用汉字来标注日语的发音,比如书中要用到“你好”这个词,就会记上“猴哈腰”三个字,因此,这两本书无论从汉语和现代日语的角度都是读不通的,这大概也算是日本文化中一个搞笑的现象了。不过这两本书并没有流传下来,在苏我虾夷自杀的时候,他把这两本书连同自己的宅邸都烧掉了。而日本现存最早的正史体裁史书是公元720年编成的《日本书纪》,这本书记载了历代日本天皇的活动和大致的事件,但其中一些比较久远的事情是根据记忆编写的,具体年代上并不可靠,这本书是用正规汉文书写的,现代的日本人是绝对看不懂的,因此,现代日本有《新编日本书纪》一书,就是把这本书翻译成现代日文的版本。

对于日本人或者说是日本文化的起源,现今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为秦始皇出海寻找不死草的徐福和他所携带的童*童女们的后代,这种说法殊不可考,据日本人自己写的历史来看,日本人最早出现于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还是连在一起的,而日本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绳纹文化,这种文化产生于何时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的时候,这种文化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时中国已经进入了汉朝。根据考古的资料(如果这些考古资料不是伪造的话)来看这种说法还是可信的,但必须说一句的是,那时的日本只是出现了早期的人类,它与世界其它地方地方的文化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而且发展极其缓慢。当然,这与日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文明的发展很大部分靠的是交流,不可否认,三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要高于我们中华文明,有观点说我们的青铜冶炼技术是源自于两河文明,这虽然无法考证,但线铃本人并不排斥,中国几乎是跳跃式的进入了青铜时代,但青铜文明在融合了我们高超的制陶技术后,却反而是在中国大放光彩的,世界上现存的商代同期青铜器中,最精美最庞大的无疑要属于中国。这便是文明交流的功效。

徐福等人是日本人的祖先这种说法固然不可信,但毋庸置疑的是,从公元前二百年开始,日本的文化有一次巨大的跳跃式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新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绳纹文化直接变成了制造陶器、水田农业和金属、石器共用的弥生文化时期。日本本国的历史也承认这次飞跃是外来因素造成的,他们认为这些新技术是南朝鲜人通过朝鲜海峡带来的。只是朝鲜海峡虽然不宽,但朝鲜当时也未必有这么发达的文化,尤其是从相对文明更不发达一些的南朝鲜传入。考虑到弥生文化的最开始的年代在公元前二百左右,而徐福出海在公元前二百一十几年,再考虑到新技术从出现到广泛应用,总也要十几年的时间,那么,日本这次文化上飞跃的原因就相当值得推敲了。

在旅途中,清川秀实就已经大致跟线铃讲过日本现在的概况了,在《江湖》中,日本的历史背景设计是在平安时期的末期,与中国的宋徽宗基本上是一个时代。这是日本历史上有名无战乱的“平安”时期,但同时也是政治上最黑暗和混乱的时期。在国家体制上,日本人照抄照般了中国几百年的《律令》体系,已经开始解体,中央的命令很难在地方顺畅的通行,其实想一想也合理,用奴隶社会的生产力,非要超前的使用封建社会颠峰时期才能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能维持几百年,也不能不佩服日本的劳苦大众的忍耐能力;在贵族阶层,是摄政关白(摄关家)和鸟羽院(日本的院政最早是白河院,接着就是鸟羽院,在《江湖》游戏背景年代中,日本立国那一年正是白河法皇去世,鸟羽上皇刚刚主持院政的1131年)的对立;在武士阶层,是平家和源家的对立;在地方,各大的领主和名主割据混战,地方国司已经很少拥有权力,无视中央政权的情况也是屡屡发生。

这个时代日本的上层贵族,所关心的只是搜刮和享受,以及能为他们带来这些享受的地位和权势,他们是根本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而武士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小家族还没有达到影响政治的程度,而几个较大武士家族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而是分为几个派系,分别依附于不同大的贵族派系,作为其爪牙和镇压农民反抗――不,那个时代日本的下层民众与其称为农民,不如称为农奴甚至奴隶要准确一些。而在地方上,是大贵族任命的亲信领主和名主在统治,他们只需给中央政权上缴一定的金钱,就可以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甚至有些比较强大的地方势力,根本便蔑视中央政权的权威,连这点金钱也给克扣下。在贵族、武士和领主的三重压迫下,日本的下层民众是几乎没有生存权利的。如果说宋代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和聪明的民族,那个时代的大和民族可以称得上是最贪婪无耻,同时也最能忍饥挨饿的民族。

船越行越近,对面的城市也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不算大的城市,从建筑的模式上来看,应该是纯军事性的,因此,说它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城堡。这便是摄津国的国司所在地――有冈城了。

终于踏上了码头,脚踏实地的感觉使线铃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难怪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个“土地上的民族”,果然没有西方人血液中那种大海的咸味。

“咦?怎么刚上岸就有一个任务呀?”云落霞忽然叫道。

连忙也打开自己的任务栏,线铃发现自己的任务栏中果然也有了新任务,而且不是一条,而是两条,上面较新的一条是:“将‘天丛云剑’归还‘热田神宫’。”而下面一条较旧的是:“收齐‘真龙套装’,并穿着它到‘昆仑之巅’。”看日期这一条应该是刚得到“青龙披风”时的任务,只是由于当年冲冠一怒带线铃升级的时候,不耐烦做新手任务,觉得线铃等级高了,自己去做更省事,因此,线铃从没接过任务,自然也便对任务栏不很敏感,当时没有看到而已。

“呵呵!”清川秀实听了云落霞的话接道:“是找‘天丛云剑’的任务吧?每个踏上日本土地的人,都会领到这个任务,只是我们日本服务器组开通也有九年了,还从没听说过有人能查到这个任务的半点蛛丝马迹,现在已经没人还关心这个任务了。”

“哦!那‘天丛云剑’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用‘归还’这个词?”玉生香一如既往的刨根问底道。

“天丛云剑么――是我国代表天皇传承三神器之一,也是神话传说中三把神剑之一,虽然在三神剑中,它的排名不及十握剑,但据说论起威力来,便是传说中众神之父依邪那歧佩带的十握剑,也远及不上这柄剑。”

“说到天丛云剑的遗失,就不得不说说这柄剑的来历。据说当年依邪那歧父神有个幼子叫做须佐之男(在《日本书纪》中亦名素戋鸣尊),也就是天照大神的亲弟弟,这个人在我们日本很有名,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说。”

“呵呵!当然听说过!”线铃道:“说他是天照大神的亲弟弟也行,不过说是表弟也没错,因为他们的父母本就是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