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6 竟是你要害我(3)(2 / 2)

“我就是咽不下那口气。”老妈咬牙,“小洁,你是不知道我和蔚蔚在国外受了多少苦。”

话说到这里,眼圈一红,竟然要落下泪来。我有些无语,别过头去看窗外风景,却听姑姑又说道,“那些伤心事就别提了,再说了,这世上不还有一词儿叫做苦尽甘来么?蔚蔚接手了大哥的那么多股份,又是指定的董事长。你们还怕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季南安的电话,于是转头,“妈,明天我去宁嘉上班,季南安说了,我正式着接手,熟悉宁嘉的业务。”

“快去吧快去吧。”老妈犹如焕发了生机,眸中竟有惊喜划过,“好好的把你爸爸的担子接过来。”

“嗯。”

“蔚蔚,”姑姑突然转头,“你有没有上班穿的衣服?”

“衣服?”

我带着姑姑看了我的衣服,她连连摇头表示不满,说没有一件适合明天上班的场合。其实在我心目中,衣服就是遮羞蔽体的工具,实在是没必要那么讲究。可姑姑一本正经的看着我们,“人靠衣服马靠鞍,尤其是蔚蔚初来宁嘉那样的场合的,必须要自衣服上先体现出气势来。”

“那小洁,”老妈示意,“你去陪她买几件衣服吧。”

“妈,不用。”我连连摆手。

“知道了,嫂子,我陪她去。”姑姑扯着我的手,笑靥如花的和老妈道别,“我们尽快回来。”

我对宁家的人都没好感,宁茂清如此,宁洁和宁茂源更是。这要是说起来对他们为什么没有好感,还真有点说来话长。

别看我爸宁茂清现在事业这么大,其实那时候,也只是一个小村子里的包工头。就这点本事,还是我外公外婆苏家提供的。我外公祖辈上是泥瓦匠,旧社会的时候,帮人泥土房,等到后来,开始承建四邻八舍的建设工作。外公原想把这身技艺传给后代,但因为接连生了几个都是女儿,到最后也便灰了心,想找一个可靠的女婿接传家业。于是,我爸爸宁茂清便成为外公看重的人选。

宁茂清果真不负众望,因为他脑子活,能吃苦,很快就将外公手里的技艺都继承了下来,而且还越做越大,原本苏家的包工队只担负宁家村的任务,等到后来,邻村乡镇的都找宁茂清来干活。这期间,宁茂清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还要养活自己的弟弟宁茂源,妹妹宁洁。有的时候因为工款收不上来,甚至是拿家里的储蓄,用各种理由借我外公的钱去给弟弟妹妹花。其实我妈起初也不是不讲道理,毕竟这都是一家子,孩子早早没了父母也很可怜,做大哥的理应扶持,但是事情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另个样子。宁茂清开始没有原则的将家里的钱给弟弟妹妹用,有的时候,家里就算是没米吃亏着自己家人,也要他们吃的好好的。这样的做法激起了我妈极大的反感,我印象中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局面就是那时候生成的。

后来,弟弟妹妹长大了,上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做生意也是做一门亏一门。而宁茂清这边,却越发的风生水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祖国之后,宁茂清成为八十年代第一批受益者,他抓紧时机,将自己的包工队拓展成为有限公司,再后来,就是一步一步的形成如今宁嘉集团的基业。

理所当然的,宁洁和宁茂源,也进入宁嘉,成为这个家族企业的一分子。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爸爸宁茂清的发家过程算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当然,也有了一定的传奇色彩。可是,这样的传奇色彩在以后慢慢褪去,我们的出国表明,宁家,没有一点人情气息。

特别是我身边的姑姑宁洁和叔叔宁茂源,当初没钱的时候,我妈经常安慰自己说,相当于自己又养了个孩子,没准以后还能指望着他们孝顺,谁想到到了最后,却发现这就是个白眼狼。

我们被赶走的十六年,只打了四个电话。

什么联系也没有。

“蔚蔚,”姑姑坐在我旁边,指着外面的商场笑道,“在这里要买衣服呢,咱要去嘉扬商厦。你如今身份不同了,不能再穿那些便宜的东西。对了,英国的名牌咱们这里也有。你应该知道的,叫……”

“我不知道那些牌子,”我看着她微笑,“姑姑,我在英国,没能力去关注那些东西。”

“蔚蔚……”

“人要是只关心下一顿饭在哪里解决的时候,衣服就只会成为蔽体遮羞的工具。单纯就是这个用途,没什么其他用处,”我深吸一口气,越发觉得眼前这女人讨厌,便冷笑道,“也许姑姑,您现在的一件衣服,就够的上我们在英国一个月的口粮呢。”

姑姑的脸色有些难看,却强作笑颜,“蔚蔚,咱以后的日子可就好了,咱……”

我嗤笑一声,转过头去不说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