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获满满(1 / 2)

大明杀 燃梦星空 0 字 2021-09-02

 清晨,李平站在一段城墙上静静的俯视着黄陂县城,俯视着这座他人生中攻占的第一座城池,俯视着这座已经属于他的城市。

自豪与满足充盈了他的心扉。

他很想放声高歌,也很想手舞足蹈,更想装屁似的学着伟人们去指点挥斥一番。

但他忍住了。

曾经的阅历让他早已学会了克制,他不想让士兵们觉得自己不够稳重。

只是这种故意的压制真的不太容易。

尤其是他身后的那个傻大个儿刘强还完全不知掩饰的不停傻笑,并不断与满脸傲骄之色的小屁孩董江鹏在那里兴奋的嘀咕来嘀咕去。

说也奇怪,这刘强与成年人交流不畅,但却与小孩及少年们常常打的火热。

也许刘强并不是傻,只是小孩心性而已。这也让他对李平的任何成功都发自内心的喜悦,好像是他自己的一般。

而董江鹏,第一次执行重大任务,自然也有很多兴奋想要与人分享。

不过就是李平自己,现在也还是有点不太相信眼前的一切。

一切好像都是一场梦幻。

除了数十名敌人侥幸逃走外,李平几乎全歼了黄陂城内的近千农民军老军和其数百刚刚招纳收降的新兵及降兵。

虽然确切的歼敌数字还在统计中,但这仍无疑是一场令人震撼的巨大胜利。

尤其是攻陷一座城市所能取得缴获光想想就足以令人头晕目眩。

而他的部队却仅仅阵亡了23人,伤41人。

李平很清楚,这场打农民军精锐先锋部队并取得敌我伤亡比悬殊的胜利,使其部队在长湖进攻战中受到严重打击的军心终于得以恢复。

他也清楚的看到了笑容和自信再次回到了每一个军官和士兵的脸上。

“长官!长官!”

正在李平继续从内心舒畅着喜悦时,马永一路小跑着欢快的寻了过来。

这家伙满头是汗,一看就一直没闲着。

“什么事这么急?还这么高兴?”李平在马永还没停稳前微笑着先发了问。

看李平一脸的淡然,马永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他还是先敬了个礼,接着使劲喘了几口粗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才说道:

“长官,刚才清点俘虏的时候,我从一个敌人头目那里得知,贺锦所部的一支兵马离黄陂已经很近了。我想问问看长官下一步有何打算,我也好早做安排。同时也有个喜事想让长官尽早知道。”

李平有些意外的打量了几眼马永,然后十分欣慰的对着马永点头说:“有进步,知道未雨绸缪了!你考虑的很对,也很好。”

马永嘿嘿笑了笑,不经意的挠了一下脑袋说:“自打周文、钱冬子、杜三江他们几个到了处里,我也不知怎么的想的东西就比从前多了,脑袋也不再总成天晕乎乎的,人也轻松了许多。”

“这就是氛围的力量。而且当手下人能把所有事情给你顶起来时,你也就有了闲心思考,有了闲心学习。”李平笑着说。

他喜欢马永的这种成长,这才是一个参谋长应该具备的能力。

提前谋划,不拘泥于眼前。

但他也还是想再考校一下马永,于是接着问:“你对下一步是怎么想的?”

“我?”

马永有些意外的指了指自己。

但在李平的点头之下,他只思考了片刻就顺畅的回答说:“我觉得我们需要尽快收集缴获并撤出黄陂。虽然黄陂民心竟意外的十分可用,与周文早前的判断并不一致,但我们仍不具备长期坚守的能力。如此,我们应该坚决执行之前既定的只攻城不守城的战略。”

李平明白马永在来的路上应该是有过考虑,这也让他更加欣喜,于是高兴的说:“你的考虑很对,我也是这个意见。”

克复黄陂已经是大功一件并鲜明表明了态度,再死守黄陂实际已经没有意义,这与前几天李平想守黄陂时的形势已完全不同。

挡敌前锋可以,挡敌主力就是不自量力了。

虽然城中民心确实可用,但黄陂位于整个汉阳和武昌防线的突出部。农民军大军一旦攻至,短期也许能守一守,长期根本不可能守住。

而李平又没有给大明王朝尽忠的打算,自然没必要找死。

就是在之前,他其实也只是想挡挡农民军的锋线和旁师来放卫星,并没有钉死在黄陂与农民军主力死磕的打算。

“既然长官也是这个意见,那我们立即就去安排。”马永脸上全是喜色的说,大概是对自己能在这种决策上与李平想法少见的一致而高兴。

但没想李平却意外的对他摆了摆手说:“倒也先不用着急!我们新克黄陂,贼军必然震惊,他们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一定会小心谨慎,若不能聚集大军估计不会轻进。而贺一龙及贺锦的本部主力离这里还远,贺锦的那支轻兵短期内不会对我们有大的威胁,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好好收集缴获和补充给养。”

马永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然后不好意思的说:“还是长官所思全面,我有点心急了。”

李平笑了笑,岔开这个话题道:“对了,你不是说有个喜事要让我尽快知道吗,怎么还没说?”

马永一愣,然后猛拍了一下大腿说:“哎呀!长官。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缴获的战马和大牲口已经清点出来了,我寻思你一定很想一早掌握。”

“哦!具体是多少?”

“战马217匹,驮马112匹,骡马175匹,毛驴136头,牛27头。”

“这么多?”李平吓了一跳。

李平之前草草的看过几眼正在集中的缴获,心里面有一个大概的估计,但却没敢估的太多。

“没错的,长官!虽都说贼军马多、大牲口多,但我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为此,手下们给我报完数后,我还特地亲自数了一遍,保准没错。”马永也十分的感慨。

农民军多马,是明末战争中的一个很大特点。

很多史书都有记载,当时的官军通常骑兵很少,而农民军的骑兵却常常十分众多。甚至于官军骑兵基本都是一人一马,而农民军骑兵却常常可以一人二马或一人三马。

明朝围剿农民军最久、战绩最显著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就曾在奏折中说:“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