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机构(一)(1 / 2)

拔剑 男丁 0 字 2021-09-01

 干热的空气吹在人脸上会让人感觉躁动。树叶已经一片片的墨绿色给苍凉的大地增添了一丝生机。村庄长期的荒废使一些家犬恢复了野性变成了到处游荡的野狗伸着舌头卧在阴凉处眼睛冒着光的盯着偶尔路过的行人。

即使是热闹的邺城没有事的话人们也不愿意出门街上店铺的生意少了很多不过人们的心情并没有沮丧多少比起去年的夏天今年算得上是舒服多了没有繁重的劳役和胡人的抢掠起码心里安生了不少。

冉强坐在椅子上舒适的想事情。回到邺城后他已经下令改称胡床为椅子因为他觉得叫胡床很别扭常常叫错。厅内放了两盆冰使的厅内的温度比较凉爽比起住在兖州州衙时那是舒服多了。身后还有一个婢女执了一把蒲扇不停的扇着。冉强已经从不习惯别人伺候变的慢慢的无可奈何了反正他自己是比较懒的不管怎么说有人打扇还是舒服点的。

冉强已经按盟约下令黎阳太守卫将军王基派了一营骑兵顺着姚家的粮道巡查。很快姚家就派人前来质询但岳山回复的很客气:[此乃为了防止奸细]虽然姚家半信半疑但却无可奈何毕竟人家只是派了兵马在自己地盘巡查并没有违反盟约攻击自己你能说什么?

冉强一面派**营安抚青州一面派细作打探枋头战事。

中州的安抚出乎了冉强的意料他本以为想要稳固兖、徐没有一年半载别想稳固但扫灭了段勤他们后安抚各州出奇的平稳不过冉强随后就释然了:[冉闵的大将军不是白当的在他掌权的时期散粮食广竖恩德百姓顺从就可以理解了]。

细作流水般的回报着枋头战事短暂交锋粮道受到威胁后姚襄已经撤回了河北岸和苻家隔河相持。冉强知道这一仗没有个半月打不完了。他开始考虑机构设置的问题了。

汉晋以来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共存的机构模式不过此时六部并不完整。尚书省掌管秘记奉章、奏报正事、选举人才、赏罚百官及将皇帝诏示宣告内外、出纳皇命。中书省负责修史、枢密机要、记录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动及朝庭议事、礼仪、侍奉掌管著作、三阁图书。门下省执掌纠正、献纳、谏正、参政议事、外交等事务。

这不得不庆幸冉强是历史爱好者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官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使得改制构思并不困难。

这个时期军政往往不分开造成朝廷无法掌控的局面冉强自己就是这类例子。

到了明朝文官制度基本上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了昏君虽时常有但zf却往往能运作正常。所以冉强打算借鉴明朝的文官机构制度来设置。

冉强吩咐人取来纸笔开始草画机构图虽然用毛笔写字不怎么行但好歹上学时还为了书法奋练了一阵子加上来到这个世上后下了一番功夫练习虽然水平不高倒也能工工整整的写几笔。

设六部工、礼、兵、户、刑、吏直接隶属于大将军府。工部管器械制造、技巧奇术;礼部职责为学校、教育、礼仪;兵部管理军职升降因为现在冉强不敢随便改军制所以兵部也只能暂时如此了。军队调动权直接归大将军府;户部管理钱粮、俸禄;刑部管理刑事侦察、看押犯人;吏部管理文官升迁授除。每部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员下设四司。六部共计二十四司。这已经基本是按明朝六部制模样了。

设都察院职管纠察、弹劾。堂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十二道御史分别纠察各部政务及官员操守。

设大理寺专司审讯。

原来的各监划归各部管理其他暂且不动。

这样设置很笼统和简单。但枋头战事还没安定许洛还在别人手上机构定制的越详细触犯的人群越多不稳定因素就会越多冉强深深的明白这点这只能一步步来。

冉强没有耽搁时间立即召岳山、光禄大夫韦謏、司空郎闿、司徒胡睦进大将军府商议。其实在冉强的心里这五个人也是将来内阁的候选人。

传看着手中那纸上奇怪但却明了的机构图一面听冉强详细说了一番改制。四个人都思索着不语。

冉强倒也不催促片刻还是光禄大夫韦謏先开了口拂拂胡须道:“主公改各监归六部所管倒也可以。只是如今各政务归六部所属各部尚书繁忙只怕回耽误主公决策。”

冉强听的出来这是在问把他们几个放在什么位置了。

冉强心里笑了几下道:“各部归属大将军府决策自然由大将军府劳累老大人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