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榆园军(2 / 2)

榆园一带作为各种“贼”的窝点可以追溯到万历年间由于明朝万历后期山东天灾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榆钱落地久皆成大树”活不下的饥民就成群结队的进入榆园一方面是这里有榆树叶可以当成食物而且倚仗着茂密地榆林他们可以傲啸山林不但躲辟官府的赋税而且还可以打劫一些大户。榆园很大以现在的颜村铺乡后玉皇庙为中心东到榆集南到榆楼西到榆林头北到榆庄方圆1o多公里。榆园内树密林稠遮天蔽日人烟稀少道路复杂过不了车跑不开马外人不敢进入。万历年间的榆园贼都不长久遇到好年景榆园贼就会散伙重新化为良民。

在梁敏的领导下榆园军不仅利用茂密的榆园作掩护还创造了地道战术他们在地下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长达数百里目前的势力范围已经从濮州、范县扩展到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声势颇为浩大。

知府多次组织地方军队围剿都落个大败而归无奈之下只好向朝廷如实禀报请求朝廷派大军前来围剿。

这时杨嗣昌推荐的新任兵部尚书傅宗龙还没到任杨嗣昌依旧行兵部尚书事。他对崇祯提拔宋友亮是持反对意见的如今崇祯又借宋友亮狠狠鞭策了群臣。虽然不是针对自己个人但是总让杨嗣昌很郁闷再加上宋友亮死守济南使得杨嗣昌借鞑子的手除掉宋学朱的借刀杀人计未遂新仇旧恨加一起使杨嗣昌愈加不待见宋友亮。

于是杨嗣昌出一道公文调派游击将军宋友亮到济南府报道会同其他各路兵马一起围剿榆园贼寇。

公文很快就到了海阳卫。与以往不同以往军户们听说要拉他们去打仗那就跟要自己去送死没两样。现在军户们尤其是新兵们却有一种闻战则喜的兴奋。因为按照海阳卫的规矩战时俸禄比平时多一倍。而且打仗时斩获级也有奖赏这实在是脱贫致富的最快捷径。

虽然皇帝赏赐自己可以扩军到5ooo人但是新兵的招募工作尚未完成。老五营之中又有两个营减员较大。所以宋友亮决定只带三个整编营的兵马即:亮字营、许字营、潘字营。再加上三个营的工夫宋友亮实际出兵18oo人。一个整编营分为5o小旗、1o总旗5领队总数5o5人。按照原来的实物军饷计算普通小兵每人每月2石粮、小旗3石、总旗4石领队4石计算一个营一个月需要粮食1o9o石。后来由于海阳卫商业兴旺以及海阳卫粮价一路走低在士兵的要求下该货币军饷。如果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一石粮食一两银子那么着一个营一个月需要饷1o9o两银子。不过好在宋友亮是按照海阳的粮价这算所以只需要一半的价钱即545两因此三营军事每月军饷1635两。此外工夫的军饷是普通士兵的八成3oo工夫每月需要24o两由于是战时军饷双倍放即每月需要下军饷375o两。如果斩获甚多那么还有一笔可观的赏赐要下。

按照当时惯例宋友亮奉命出兵沿途官府当然要供给行军的粮草不过宋友亮知道济南府周围刚被鞑子烧杀一圈要他们再出粮草恐怕也难。所以宋友亮不打算麻烦沿途官府粮草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宋友亮还准备一批混合入一定量高产小麦种子的粮食种子打算分给沿途村镇州县。我非但不吃你们的粮还送种子给你们。所谓吃人的嘴软以后不怕你们不为我宋友亮说好话

这次出征宋友亮依旧头戴顶穴红樱的祥云铁兜鍪、身穿山文甲、脚上带着护足和短拗靴、盔甲外罩着一件袒肩宽袍、腰里别着雁翎刀骑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只是手里多了一杆长柄大刀有些类似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虽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功架一定要摆足。这么一打扮宋友亮愈加显得威武。一副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架势

15oo战斗部队已经完成了整体换装肉搏步兵统一穿板甲火枪兵和炮兵穿鳞甲工夫穿传统的罩甲。肉搏步兵分为长矛兵和牌刀兵长矛兵穿全身板甲配备长矛矛头是三棱锥设计杀伤力惊人另配短剑一把。牌刀兵穿半身板甲配刺刀(直型刀刀头十五公分双面开刃)一把直径4o公分的包铁盾牌一面匕一把。火枪兵穿鳞甲配火枪一杆短刀一把。

海阳卫还有五百骑兵战马身上也配有马甲。这种马甲结构合理而完整前面包着铁质后面是皮质包括面帘、鸡颈、荡胸、马身甲和搭后披裹在战马身上可有效地护住战马的头、颈和躯干只有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面最后马甲身上还涂满黑色的漆。此外骑兵还配有正圆形的骑兵盾牌盾牌是木制但是外包铁皮面积不大作战时套在骑兵的左臂上以抵御飞来的敌箭。骑兵由于尚在训练阶段所以宋友亮暂时不打算让他们参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