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870)即将成立的海都区(1 / 2)

 “海超去打开吧,来,拿杯,都把酒杯拿过来,我给大家分,公平公正。”唐总一手把酒瓶递给我,让我去开酒,另一只手一挥,发出指令了。看来,在这一桌人里,唐总还是大哥般地存在。</p>

那天中午的酒喝得真是不少,原来我感觉王科长和齐科长都说了下午有事,估计都喝不多。</p>

可是,一喝起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两个人开始还客套一下,推让推让,等一杯人头马下肚以后。好像就焕发出了激情,喝起来一个比一个豪气,一个比一个讲义气。</p>

唐总本来就喜欢喝酒敞亮的人,这真是投了脾气了,喝一会儿,唐总跟他俩搂着脖子说一会儿悄悄话,应该都是些掏心掏肺的肺腑之言。</p>

由于酒桌上喝起来比较嘈杂,所以坐在副陪位置的我也没有听到都说了些什么。只是看到他们搂着脖子说一会儿,就又决然地端起了酒杯,狠劲地一碰,我坐那么远都听到清脆的响声了,很怕一下子把酒杯碰碎了。</p>

喝完酒,互相把酒杯底亮给对方看过后,又都满意地点点头,两只手热烈地握到了一起。</p>

“好兄弟!”</p>

“好大哥!”地喊个不停。</p>

感情在酒精的作用下,迅速升华,酒至半酣,那感觉已经就差大家一个头磕在地下,结拜为异姓兄弟了。</p>

看得我也热血沸腾,跟后来进来的老四也聊个不停,回忆我们当年结拜时候的趣事,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p>

跟两位客人也喝了不少,我端着酒杯走到主客位置,单独敬王科长酒的时候,王科长也很兴奋地跟我称兄道弟了,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紧紧地跟我握手,一副相见恨晚的感觉。</p>

一个劲地夸我年轻有为,祝我去到新加坡一切顺利,扎下根来,并贴近我耳朵边轻声说,他有个儿子正在上初中,让我好好发展,以后有可能去投奔我。</p>

我当然是当做一种玩笑话,当做一种善意的调侃,他一个书记的大秘,什么人没见过,什么朋友搭不上线,怎么可能让孩子去投奔我呢。</p>

我拍着胸脯,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我俩愉快地碰杯,各自一饮而尽。</p>

我刚王科长喝完了回到自己的位置,想休息会儿再跟副客齐科长单独喝两杯,可没料到齐科长竟然自己主动添好了酒,站了起来,笑着向我举杯。</p>

“海超,听唐总说,你是个好兄弟,走南闯北,当过海员,跑过不少国家,为人重感情,讲义气,想跟兄弟喝两杯!”</p>

“别让齐科长举杯啊,海超快,主动点,太被动了,”唐总笑着向我招手,然后,用手轻轻拉着齐科长的毛衣,想让他坐下。</p>

“对啊,齐科长,请坐,兄弟过去敬你,怎么能让领导站起来等我呢,快请坐!”我赶紧一边倒酒,另一只手忙不迭地示意齐科长请坐。</p>

齐科长应该比王科长还要年轻两岁,看起来跟唐总关系似乎更近,唐哥长,唐哥短地叫着,让我感觉到他们关系很亲密。而且一说到唐总的大哥,唐局长,也是跟唐总一样称呼大哥。</p>

听他们谈话流露出来的信息,唐总应该是在跟他们一起运作一块土地,准备开发一个新楼盘,一家罐头厂的地皮,好像是一家国企。</p>

敬过了齐科长,也说了许多令对方舒心的话。齐科长看在唐总的面子上,对我也是礼敬有加,很给面子。不光酒喝得很到位,称呼也改成了海超兄弟。令我也有了一种融入大集体的感觉。</p>

不过,后来又一次跟魏哥喝酒时,魏哥不只是喝多了,还是刻意地指教我,贴着我耳边说,“海超啊,咱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别有些大哥一句好话,你就不知道姓什么了,一定要分得清大小王,一定要懂得大小。有些事,有些人,唉~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怎么跟你说了……”</p>

魏哥话说得意味深长,感觉有些话说得似透非透,但我感觉是意思到了,点拨我,就是拿我当兄弟。我自然懂得。</p>

那天在酒桌上还听到一个挺重要的信息,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六哥说一下。听两位科长跟唐总小声讨论,市里已经在研究,想把都家镇附近的三个乡镇加上原来老市区的一小块,合并成为一个新设的区,初步定名叫“海都区”。</p>

那条准备开工的隧道,就是为了加强老市区和以后的新市区的联系,让两个区的联系更紧密,交通更便捷。</p>

新区,新政策,新希望,有着无尽的想象空间。我觉得这个信息对长期在都家镇耕耘,现在已经进军市区,甚至已经把生意触角伸到了香港地区和国外的六哥来说,非常重要。</p>

尽管我看不出有什么商机,但也许六哥听说后,对他会有很大帮助,他比较了解都家镇,也许会抓住商机,如果这次能让六哥赚到钱,也算我为六哥做了一点事情,回报了一点东西。</p>

这样一想,我心里边也波澜起伏的,激动不已。</p>

这事在电话里不方便讲,也说不清楚,反正离六哥公司也很近。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就去了六哥公司。</p>

照例,先去了王琳琳那个房间,跟王琳琳聊了一会,知道六哥在办公室,不过有两个银行的朋友在谈事,于是我就先在王琳琳那里,跟她互相逗逗,找个开心。</p>

看来王琳琳干得也不错,同事们跟她关系也很融洽。而且我发现王琳琳的穿着打扮越来越新潮,越来越高雅了,外套、脚上的皮鞋,还有毛衣外面的项链,看起来都不便宜,应该都是大牌货。</p>

也开始喷香水了,闻着味道就跟我跑船时,去到的外国香水店里的味道一样,精神状态也不一样,越来越自信,眼里冒光,谈吐也上了层次,总而言之,王琳琳变化越来越大了。</p>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心里还想着,跟着六哥干,耳濡目染,也学到了好多东西,六哥本来就一路追求时尚。男人还不知道擦脸的时候,他就开始擦大宝SOD蜜了,就知道打发蜡,把皮鞋蹭得锃亮,骑着近乎两万块钱的踏板摩托满街兜风,耍帅了。</p>

(870)</p>

王琳琳说,六哥又在旁边租了两间办公室,准备单独成立一个进出口公司,另外准备在国贸一楼的大堂租一块地方,开设一家西装店,正在寻找服装品牌。</p>

最近,王琳琳也正在协助六哥分析市场,寻找合适的西装品牌,现在流行穿西装,各色人等,各种层次的人群中的男性都是西装革履,领带系颈,但其中的西装档次差别就大了。</p>

我觉得六哥的眼光是挺敏锐的,现在的西装消费市场很大,烟海还真没有几个正儿八经的西装专卖店,大多都是杂牌子。</p>

“海超,你穿的什么牌子西装?”王琳琳好奇地看着我。</p>

今天我也穿了件西装,天太冷,外面又穿了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大衣是那年跟晨哥一起去上海,在南京路附近的时装店买的。西装是父亲的,父亲很少穿,我就穿上了,有些肥大,尤其裤腰肥了不少,得好好地紧着裤腰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