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704)同学情,兄弟情(1 / 2)

 “你干嘛去了?去哪里出差了?”郑伟又问我。</p>

“我跟公司的领导去了趟临峰,没火车,坐汽车去的,颠簸了一天才回来。坐得屁股疼,所以想溜达溜达,这不就走到火车站了。”</p>

“哦,那真是太巧了,你不溜达溜达,咱们俩还碰不到一起,失去联系好几年了,真不容易。”</p>

郑伟听完感慨地说。</p>

“你没买到票是吗?买几张?是卧铺还是硬座啊?我火车站有个熟悉的大姐,我帮你问问。”</p>

我看到了老同学,又听到他说买不到火车票,内心助人为乐的冲动感爆棚,爱心油然而生。</p>

我想起了赵姐的姊妹,在火车站售票窗口的陈姐,不知道还在不在售票窗口干了。</p>

“两张,硬座,能有座号就行了,咱又不是干部,坐什么卧铺。”郑伟笑着说。</p>

“走,我跟你一起再进去找找熟人看看,不知还在不在售票窗口了,”我因为也挺长时间没见陈姐了,不知现在什么情况,就说了个活话。</p>

果然,进去找到售票窗口,一打听,陈姐果然已经不在售票窗口工作了。我失望之余,又不懈地多句嘴打听了一下陈姐现在去哪儿工作了。不料还有惊喜的收获。</p>

售票窗口的小姐姐很警惕地看了我一眼,问我跟陈姐什么关系,我说是我表姐,我在国外几年刚回来。言外之意就是,关系挺近的,但因为出国暂时没太走动,所以不知道近况。</p>

果然,售票窗口的小姐姐马上换上了春光灿烂的笑脸,很热情而温柔地告诉我,陈主任在二楼办公了。原来陈姐高升了,现在是客运主任了。</p>

听小姐姐这样子说,我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好像有一次来就听说陈姐升官了,但是什么事着急办,就没再去麻烦陈姐。</p>

这下我有了底气,信心十足地拉着郑伟去了二楼,准备找陈姐买两张硬座火车票。</p>

我还没等走,又听窗口内的小姐姐喊我稍等一下,然后示意我到售票厅门口,不一会儿,她跑到售票厅门口打开门,笑嘻嘻地问我,找陈主任有什么事。</p>

我就跟她说了买两张硬座火车票的事。小姐姐莞尔一笑,“这事我替陈主任给你办了吧。”</p>

小姐姐问了我去北京,第二天的,让我一会去窗口交钱拿票。临回售票厅先自我介绍了一下,我知道了她叫孙晓甜。又问我叫什么。</p>

“我叫海超,我姐是友谊商店的赵静,你跟陈姐一说就知道了,谢谢啦,我见到陈姐也跟她说,感谢你。”</p>

我赶紧热情地跟孙晓甜道谢。</p>

“没事,小事,获取窗口拿钱取票吧。”孙晓甜用手指了指售票窗口,温柔地说。</p>

我和郑伟如愿拿到了明天去北京的,有硬座座号的火车票,郑伟很开心,不停地感谢我。</p>

“这有什么好谢的,咱们是老同学,当年你也没少关照我。还有那次在校门口打架,也幸亏你,不然,我要吃亏了。”</p>

说着感谢话,我一下子也想起来那年为了倩倩在学校门口,跟那帮当地社会上小混子差点打起来的事。</p>

“哎呀,那么久的事了,你还记得,都是应该的,对了,你跟倩倩怎么样了?”说到了倩倩,郑伟也无心地关心了一句。</p>

“哦,哦,还行吧,”我一下子尴尬起来,不知如何回答了。</p>

“听同学说,倩倩考到上海的大学了,不错啊。”郑伟可能也正在兴奋劲上,居然没听出来我的吞吞吐吐。</p>

“嗯嗯,是的,”我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了看西边通红的天,夕阳已经落山了,天色开始蒙蒙暗了。</p>

“郑伟,晚上没事吧?好久没见一起吃个饭吧?”我把话题转开。</p>

“行啊,就是来买火车票,大事都解决了,还有啥事?我请你,我这装的钱,有钱。”郑伟摸了摸裤兜,掏出几张大团结。</p>

“不用,你还读书,我都已经上班了,咱俩谁跟谁啊?不用客气了,去我兄弟的饭店吧,就在海边,烟墩山宾馆斜对面。”</p>

我大气地朝郑伟摆摆手,豪爽地说。</p>

“这哪好意思啊?又让你帮我买票,又让你请我吃饭。”郑伟不好意思地说。</p>

“没事,就当我请领导吃饭了,你不是团支付书记嘛,哈哈~”我拍着郑伟的肩膀笑了起来。</p>

等我和郑伟坐公交车到了烟墩山宾馆下了车,天已经完全黑了,到了海边感觉就是不一样。</p>

尽管天已经黑下来了,看不清海上的状况,只能隐约看到星光点点,海面上波光粼粼。但是耳边可以听到传来哗哗的海浪声,可以感受到海风拂面,马上有了凉爽的感觉。也感觉跟大海贴近了。</p>

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又跟随着远洋货轮在大洋上劈波斩浪了两年,所以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情,无比的亲近感。</p>

老四的饭店到了夏季,更加红火了,也许是食客,也许是吃饭早,饭后遛弯的附近居民,反正门前看起来影影绰绰,人流像是川流不息。</p>

饭店门口的招牌已经换成了发光管的霓虹灯,换着花样,轮番闪烁着几个大字“蓬莱菜馆”。</p>

天热了,饭店门口也摆了好多白色的塑料桌椅板凳,也是时代新产品,不知啥时候冒出来那么多的各种塑料产品,以前都是木头的桌椅板凳,又沉,移动也不方便。</p>

饭店门口两侧溜着墙根摆了好多红色的塑料盆,大小不一。里边盛着各种海鲜。</p>

有海边很寻常见的波岛黑蛤、飞蛤、蛏子、螃蟹,也有那个年代还不常见的赤贝、海胆、刀把蛏子,还有各种新鲜海鱼。大牙片、小偏口、红加吉鱼、黑老泼鱼、还有长长的,锃亮的刀鱼,琳琅满目,看不过来了,从海货品种上看,老四和唐晓红就干得不错,买卖越来越大,越来越红火。</p>

扫了一眼,门口大概摆了十几张桌子,已经坐了大半。还有几张桌子空着。</p>

“郑伟,外边凉快,咱们在外边找张桌子坐?”我转头跟正低头看各种海鲜,看得过瘾的郑伟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