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最讨厌的人(2 / 2)

看到这里,李东阳不禁乐了起来。

这些没有节操的媒体,连这个话题都能想得出来。

他还真有点佩服他们,为了制造噱头,什么都能联想。

听到李东阳的笑声,刘信盛也看过来,当他看到李东阳点了点报纸上那大大‘最讨厌的人’的新闻标题,也不禁失声笑了起来。

这个话题也是网络议论最火爆的话题之一。

他也没有想到无良的媒体,能把法海与杨铭拍的征兵广告联系起来。

不得不说,这些媒体制造话题的功力,还真让他感到佩服。

甚至因为《新白娘子传奇》播出之后过于火爆,逐渐成为全民议论的话题,不少全国性媒体也插进来顺便报道这部电视剧。

没办法,谁叫杨铭今年弄出‘最可爱的人’和‘最讨厌的人’,俨然成为今年十大流行话题之一呢!

哪怕这些媒体基本都不怎么报道娱乐新闻,但《新白娘子传奇》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可谓老少通杀,这些媒体想要忽视都不行,自然也过来凑热闹。

如此一来,也让《新白娘子传奇》的名气更加大了。

另外,杨铭在这部电视剧中对黄梅戏的创新,也吸引了艺术圈里不少传统戏剧大家的注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剧也呈现没落的趋势。

虽然在今世不像前世那么凄惨,但这些传统戏剧的发展也越来越小众,为了生存已经逐渐类似西方歌剧那样,已经成为社会精英人士标榜高雅身份的象征。

这可不是传统戏剧那些知名大师所想要的。

可现在通过一部电视剧,黄梅戏俨然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媒体报道,年轻人研究,从而带动早已成为冷门的黄梅戏音像的热销,网络上有关黄梅戏的搜索更是成为最热门的词语。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部电视剧。

哪怕在这部电视剧中,黄梅戏已经变成了黄梅调,但也足以让很多戏曲大师看到一点希望。

原来传统戏曲也能成为流行的元素。

而不是像西方歌剧那样,曲高和寡,只能孤芳自赏。

官府对这些传统戏曲的保护力度,毕竟是有限的。

总不能强硬规定民众要去看这些传统戏曲吧。

显然这不可能。

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当中,十个有九个都不喜欢去看这些传统戏曲。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传统戏曲的知名人士对自家行业的前景越来越悲观的主要原因。

年轻人已经抛弃了传统戏曲,等到老一辈人故去。

那么这些传统戏曲终究会被淘汰。

可现在《新白娘子传奇》的出现,让所有传统戏曲的从业人士,似乎又看到了一点希望。

所以,最近几天,打电话到东方梦工厂想要找杨铭的传统戏曲知名人士不要太多。

他们都想找杨铭合作,希望他能够拍一部电视剧,把他们的戏曲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从而带动传统戏曲的复兴。

只可惜被刘信盛都一一婉拒。

毕竟杨铭正在拍戏,现在肯定没空。

对于这个理由,那些传统戏曲知名人士也没有办法。

不过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严凤英大师。

《新白娘子传奇》播出之后,通过播出的幕后制作名单,严凤英可是挂着艺术指导的头衔。

这些大师都纷纷叫严凤英给他们介绍一下,这戏曲如何创新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严凤英接到数个电话,心里即是感到荣幸,又觉得茫然。

说实话,杨铭拍《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她与这个年轻人有过很深的讨论。

本来她对杨铭弄出的所谓黄梅调并不顺眼,认为这是破坏传统艺术。

如果不是看在老院长的面子上,她当时都拂袖而去。

不过现在她庆幸自己留了下来。

这时,她才想起当初在剧组和杨铭打的赌。

关于观众是否接受黄梅调的问题。

毫无疑问。

她输了。

现在接连不断的接到电话,她的脑海里又想起此前自己与那个年轻人在传统戏曲方面的讨论。

“传统戏曲一定要变,也许变了依然会死,但不变肯定会死,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开手脚,赌一赌!”

“现在的年轻人是叛逆的,老一辈的说教,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有反作用,在这种情况,如果改革传统戏曲,一定要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什么样的戏曲才是他们所喜欢的。”

只可惜现在那个小家伙人不在燕京,不然严凤英老师想要把杨铭绑过来的心都有了。

因《新白娘子传奇》而让黄梅戏成为议论焦点的结果,实在太让她感到震撼了。

她真没有想到杨铭看似破坏传统对黄梅戏的改编,竟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年轻人喜欢,就连老一辈似乎也很迷恋这种黄梅调。

就在《新白娘子传奇》俨然成为社会现象级议论话题的时候,《梁祝》拍摄完成,已经杀青了。

杨铭没有来得及参加杀青宴,就率先返回燕京了。

李东阳已经在燕京等他了。

《梁祝》既然杀青,那么按照杨铭的安排,只要后期制作一完成,就会立马安排档期上映。

他自然要过来抓紧时间当面向杨铭汇报一些问题。

等到李东阳回到东海院线总部金陵第二天,刘信盛就对外隆重宣布杨铭的新片《梁祝》,将会在15号上映!

这个消息宣布之后,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都被东方梦工厂的动作给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

满打满算,从杨铭开拍《梁祝》到上映,都没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时间怎么来得及?

不过就当很多人对此感到质疑的时候,他们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全都闭嘴,没有在媒体上抨击杨铭的神速。

当初《人鬼情未了》可不就也是这样吗?

同样也是短时间内拍出来然后上映。

杨铭如此神速,已经不能用快刀手来形容。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如果在二十年前,花一两个月拍一部电影,也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现在随着电影业越来越工业化,有时候单单特效制作就要大半年,如果有人宣布只花一个月拍一部电影出来,估计绝对会被人视为天方夜谭。

不过也有不少人猜到杨铭为什么着急把这部《梁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拍出来。

1月15日。

似乎胜利影业和中皇娱乐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播完呢吧?

看着情形,杨铭是要和对方死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