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政策限制(2 / 2)

要知道对方可是好莱坞的巨头,时间应该还没有空余到这个地步吧!

就在这时,哈里森喝了一口咖啡,然后优雅放下手中的杯子,漫不经心的说道:“斯宾塞,我并不是想干扰电影协会的工作,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华语的电影能够在米国电影市场上映一个月之久?”

咚咚。

说到这里,哈里森的手指弹了几下咖啡杯,发出清脆的响声,盯着斯宾塞大有深意道:“要知道我们好莱坞的电影现在在华夏不仅受到引进片额的限制,而且上映时间还不得超过一个月,交易应该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我想电影协会也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吧!”

斯宾塞蓦然听到哈里森这番话,瞳孔不禁微微一缩,同时心里冒出一个念头:看来那个华夏年轻人的电影终于让好莱坞某些人开始忌惮了,要出手针对限制对方了。

但他眉头紧皱,浑身充满无力感。

这种事情能是他所能决定的吗?不要说是他,就算是电影协会也感到非常无力。

华夏的市场开发可是有针对性的。

不仅是米国,可以说包括欧(www.vkzw.com)洲在内,哪个国家队华夏官府的决策不是深恶痛绝?

尤其那个毫不讲理的商务部,简直就是把军队鹰派的作风贯彻到底,无论是米国,还是欧(www.vkzw.com)洲,哪个国家没有吃过华夏商务部的苦头?

当初华夏与米国两国之间决定互相开发文化市场。

电影业只是其中一项。

米国这边表示华语电影可以无条件在米国的电影市场上映,只能米国的院线公司买账,电影协会绝对不会插手这种经济行为。

同时米国这边也希望华夏彻底放开对文化产业的限制,双方自由竞争。

可华夏商务部在经过一番调查后,推翻米国官府的要求,NO!

他们不管米国电影市场怎么样,但好莱坞的电影想要进入华夏的电影市场,必须要接受数量上的限制,同时上映时间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米国官府当时听到华夏商务部作出如此霸道的谈判要求,气得差点一口鲜血没喷出来。

这简直就是土匪的作风。

可米国官府有什么办法?

华夏官府作出的决定,那就是代表整个东亚大中华文化圈所有国家的意志,如果华夏决定不开放文化市场,那么整个东亚的文化市场同样也不开放。

显然华夏官府意识到一旦彻底开放文化市场,那么本土的文化产业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如此一来,华夏官府方面自然希望能够避免这一点,但市场开发是大势所趋,所以商务部绝对做出限制性的开发决定,一方面保持华夏自由竞争的形象,另外一方面能够对本土文化产业起到刺激的作用。

希望本土文化产业能够在这种刺激下,能够奋起直追,直到一天能够全面抗衡好莱坞的大片冲击,华夏方面才会考虑彻底放开对文化产业的限制。

只是华夏官府没有想到刺激了十多年,国内这帮大爷一天到晚都在纠缠商业艺术之争,压根没有领上面高层的苦心。

能把米国和西方贸易谈判气得吐血的商务部,差点没被国内这帮大爷同样气得吐血。

太不争气了。

好歹这几年忽然冒出一个杨铭,这个年轻人在娱乐圈犹如彗星一般的崛起,并一举打入国际市场,屡破各种纪录,洗刷了华语电影在国外遭受的各种耻辱,才让商务部稍微松了一口气。

终于出了一个像样的人才。

而真正让商务部感到欣喜的是在杨铭的带动下,国内不少电影公司也纷纷改变观点,模仿杨铭的成功之处,开始拍摄制作电影,渐渐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

虽说暂时也无力抵抗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但至少让人看到了希望。

为了能够让国内电影业能够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商务部和文化部联手可是抵住了米国官府很大的压力,始终不同意彻底开放文化市场。

只是在引进电影数量和商业时间上有所有放松。

从一年10部,到一年15部,20部,以及现在每年35部的引进名额。

从上映半个月,到18天,20天,以及现在的一个月!

可以说商务部和文化部在电影业市场开发上的退步,简直就跟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的开发市场,每一次米国方面官员与华夏方面谈判电影业市场开发的问题,都让华夏方面给气得的火冒三丈。

但他们却毫无办法。

华夏在今世太强横了。

因为华夏不仅仅只是华夏,东亚整个大中华文化圈所有国家的对外政策全部都是跟紧华夏的步伐。

华夏说行,那就行;华夏说开放,那就开放;华夏说限制,那就限制。

除非米国想要彻底放弃东亚整个电影市场,不然华夏方面无理霸道的要求,他们就必须要承受。

可现在杨铭拍摄的电影在米国接连不断的票房大卖,本来好莱坞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这位华夏天才只是昙花一现。

但现在这个年轻的华夏天才不仅屡屡刷新好莱坞的票房纪录,而且率先打破了连好莱坞还未打破的单日票房破亿纪录,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好莱坞的敏感神经。

尤其杨铭的影片在米国电影市场上越来越强劲的表现,彻底让好莱坞不少电影公司感觉到了威胁。

哈里森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今天就把斯宾塞约了出来,若有所指说了这么一番话。

好莱坞的影片在华夏上映既要受到数量限制,上映时间同样受到限制,这简直就是不平等商业合作条约。

华语电影在米国院线只要打通关系,只要有票房收益,根本不会受到数量和时间的限制。

本来华语电影在米国电影市场一向糟糕的票房成绩,让好莱坞对此并不引以为意,不受限制就不受限制好了,反正华语电影在米国几乎都是水土不服的反应,即使有几部能够取得不错票房的影片,那也只是极少数。

可现在出了杨铭这个妖孽,他在米国电影市场上席卷票房的表现,让哈里森和一些人深深感受到了忌惮。

哪怕这只是个别现象,华语电影圈只有杨铭一个人做到这样,也足以让哈里森等人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一定要限制对方的成长。

哈里森把心思想到官府层面,今天想谈谈斯宾塞的口风,能否让电影协会那边出面,而帝美影业则继续躲在后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