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献策(四)(1 / 2)

关山海 李济洲 0 字 2021-09-01

 戚辽没有问那位“老朋友”是谁,辽东初陷,想要里应外合帮助明军收复失地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但这个机会,确实是千载难逢。他是个很现实的人,来到这个时空后,并没有太多改变历史的打算,只是想好好享受这段意外的旅程,但是一年多来,他发现自己已经逐渐融入了这个世界,成了明末众生相中的一份子。一只小小的蝴蝶,能够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飓风;如果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黄蓉也许就会嫁给欧阳克,《射雕》三部曲的故事会随之改变;如果自己不在这时候使一把力,毛文龙就可能会因为林腾甲的反对而放弃袭取镇江城的机会……毛文龙也许会活得更久,但整个明末辽东的历史就会此因此拐弯……

戚辽不想看到这样的拐弯,他想为大厦将倾的明朝做一点事;出海、敌后、偷袭……一切都是那么刺激。袁朗对许三多说他才三十岁,还没玩够;而他,来到这个世界也才一年多,他也没玩够,跟毛文龙、孔有德、窦十三这样的鸟人呆在一起,还有什么刺激的事儿碰不到呢?

所以他一定要鼓动毛文龙去打镇江,为了大明朝,为了毛文龙,也是为他自己。

毛文龙想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绕开林腾甲自己行动。这时午饭上来了,两个人风卷残云般将一锅肘子一盆馒头一盆辣白菜全部消灭,还干掉了一坛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朝鲜酒。戚辽说,可惜没有狗肉,棒子的狗肉,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毛文龙大笑,说葱韭大蒜肘子狗肉,你我还真都不像是江南人氏,还说打下镇江之日,他请兄弟们吃全狗大宴。

吃饱喝足后,毛文龙打算先派人去镇江城联络陈良策。戚辽一摆手说不行,陈良策现在是后金的人,就算有回归大明之心,但是在条件成熟之前是不会轻举妄动的;换成你是陈良策,要是看到对方只有区区二百人的队伍,也不会跟你合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王绍勋借兵,有了王绍勋的数千人马和数十只战船,陈良策才敢有所动作。

毛文龙深以为是,戚辽走后,他立刻找来沉稳老练、办事周密的心腹将领陆继盛,让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和一笔银子出海前往旅顺面见王绍勋,务必说服王绍勋带兵前来。为了麻痹林腾甲,毛文龙对外只说辽南诸岛初定,人心不稳,于是才让陆继盛带着一条船南下巡阅。林腾甲见毛文龙的船是南下出海而非北上渡江,便没有多加怀疑,而是安心在弥串堡中静候汉阳的消息。

在这段时间里,毛文龙一边整顿弥串堡防务,一边招募流民,训练队伍,积聚粮草,扩充实力,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八天后,陆继盛回到了弥串堡,带来了辽南的消息。陆继盛见到了王绍勋,送上了银子,也转达了毛文龙的借兵之意。然而王绍勋收了银子却不肯出兵北上,说是巡抚陶朗先明令在先,兵船只许开到旅顺外海,在金州卫周围的小岛上接应难民。陆继盛再三请求,王绍勋就是按兵不动,还当着他的面把三百两银子分给了难民们。陆继盛没有办法,只好悻悻然乘船返回。

毛文龙没有责怪陆继盛,但是没有了王绍勋的几千人马和几十只战船,他手中的筹码就少了一大半,几乎不可能说动陈良策里应外合。怎么办?毛文龙想到了戚辽。

王绍勋拒绝出兵是戚辽也没有想到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并不难理解:王绍勋的官职是副将,比毛文龙整整高了两级,擅自行动、多管闲事是官场大忌,他此行的任务只是接应难民,又岂会为一个毫不相识的游击而违抗上命、贸然出兵呢?而王一宁和戚辽所想到的,则都是站在旁观者立场上想当然的理由,也是一厢情愿的结果。

“有了王绍勋的人马,那还能算是偷袭吗?”戚辽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不想毛文龙一拍大腿,霍然起身道:“有援兵要干,没有援兵更要干,老子就不信没了王绍勋,咱就拿不下镇江城!”

戚辽吃惊的望着他,道:“将军准备怎样说服陈良策?”

毛文龙狡黠的一笑,道:“老子也是混江湖出身,忽悠个把人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