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元宵佳节(上)(1 / 2)

绣女守则 非零 0 字 2021-09-01

 ()绣娘起了大早,这两天她终于能在一个时辰内将木盆中的豆子分开,尽管离姥姥吩咐的半刻钟还相差很远,不过总算有很大进步。()

春晓见绣娘一早就起来忙活,道:“绣娘要回去,姥姥准了吗?”视线禁不住好奇打量着开始收拾东西的绣娘,姥姥之前可说过,绣娘一日没完成,就一日不能离开皓月轩。

绣娘转过身,轻笑出声道:“恩!姥姥允了,不过今晚的回皓月轩,说是这些日子做的不错。”本来绣娘还想让姥姥一同回井泉镇,姥姥却说什么都不同意。

好在没什么东西,也就几件换洗的衣物,这些日子天放晴,暖和不少,绣娘替沈氏他们做了几件单衣,除了玉巧的,其他都没完工,今儿个要回去,干脆就带回去。

春晓道:“绣娘回去,记得带些吃的,我记得绣娘说你婆婆做的腌菜好吃,到时候带点上来,这吴县可没那么地道的腌菜。”说完,还不忘嗒着嘴巴。

坐着一副馋样,看的绣娘忍俊不禁。将衣服全部都放进包裹,点头示意同意,道:“知道了,我会让娘多准备一点,不过没想到春晓会喜欢吃腌菜。”

春晓飞快点头,道:“很喜欢,不过学不来,每次缠着徐嬷嬷做,不过味道总没以前吃过的地道。”

绣娘伸手,在春晓的额头轻点了几下,道,“小馋猫,这事我记着了,不过玉娘子那边要是过来找我,记得还是那句话。”朝着春晓眨了眨眼睛,两人异口同声说道:“我(绣娘)很忙,不见客,请见谅!”

见春晓一本正经的模样,绣娘顿时大笑出声,想不到古板的春晓,还有这幽默的一面,不过,这玉娘子还真是不待人见。

“一大早就笑得这么开心,说来听听,让我也高兴一下。”

徐嬷嬷推门而进,笑着打趣着屋中的两人,往日这时,徐嬷嬷该在厨房等老马家的人送菜,不过,想着昨日绣娘说的话,便走了过来。

老马家住在吴县城外,距离井泉镇也不远,徐嬷嬷觉着让绣娘一个女娃肚子回去,不是很安全,便琢磨着让老马回去时,带上绣娘,这样他们也安心些。

绣娘将手中的包裹打结放好,起身问徐嬷嬷倒茶,笑道:“没说啥,只不过是些琐事,嬷嬷怎生过来了,这时不是该等老马家送菜。”好奇张望。

徐嬷嬷接过绣娘递来的清茶,道:“老马早来了,我过来知会你一声,老马家离井泉镇不远,你跟着老马家送菜的马车一块回,咱们也放心,这不东西都整理好了?”望着绣娘整理的包裹,徐嬷嬷将打听到的消息全说了。

绣娘一听,眼眶泛红,怎么都没想到徐嬷嬷这般为她着想。昨天只是随意和嬷嬷聊了下,没想到嬷嬷到真的记了下来。

掩袖遮面,道:“劳烦嬷嬷挂心了,东西都整理好了,立马就可以启程了,姥姥那边春晓代为关照一声。”

拿着行李跟着嬷嬷便往厨房走去,途中遇到走过来的小六,手中拿着一些甜枣,绣娘会心一笑,多半是送去给春晓那丫头的。不过,春晓这丫头还真有口福,小六长相一般,不过为人老实憨厚,配春晓倒也不算辱没了她。

不多时,便来到厨房,绣娘远远便瞧着厨房前的空院子,站着一名憨厚的男子,年岁大约四十左右,灰色的衣着,一看就知是寻常人家。

徐嬷嬷亲热的打着招呼,道:“老马,这边是我和你说过的绣娘,井泉镇沈氏家的儿媳,今天劳烦你载她一程。”说着,便将绣娘从身后拖了出来。

挥舞着满是手茧的双手,笑道:“徐嬷嬷说哪里话,老马家一直承蒙嬷嬷照顾,只要绣娘不嫌我这马车脏,我到不介意载这小姑娘一程。”憨厚的脸,让绣娘看着很是舒心。

疲惫的双眼,透着世间的风霜,浑浊中带着沧桑,让人倍感舒心。

绣娘咧嘴轻笑道:“说哪里话,是绣娘叨扰了。”绣娘上前作揖,女子不便随意唤别人名字,绣娘半垂着头,双手紧紧拽着手中的包裹。

徐嬷嬷,道:“时间不早了,你们还是尽早启程比较好,毕竟这去井泉镇也不近,在耽搁下去,回去多半都下午了。”说罢,便推着绣娘坐上马车,老马也在一边道别。

历时一个时辰,绣娘总算回到了井泉镇,和老马到完别,飞快朝着西坊直奔而去,怎么说她都李家一个礼拜了,还是挺想念家中的晚饭的,虽说慕白每天都会来皓月轩看望绣娘,但西坊毕竟有沈氏他们在,温馨的气氛,和皓月轩多少还是有很大差别。

站在西坊的门口,看着三三两两,进出的人群,绣娘嘴角噙着满足的弧度,这就是她家,她以后生活的地方。

刚从西坊中走出的赵夫人,一眼便瞧着站在门口的绣娘,随即,打招呼道,“这不是绣娘吗?从吴县回来过元宵。”

井泉镇的大伙都知道绣娘退出了花灯画谜,都觉着可惜,可是后来见绣娘人还留在皓月轩,当下又流言四起,传言说皓月轩中有贵人看上了绣娘的绣活,让绣娘在皓月轩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