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现代人缺什么◆(1 / 2)

无限追踪 道破天机 0 字 2021-08-31

 大非环顾一周,“怎么样,电视台的工作环境如何?”

“不错,很悠闲,很有小资情调。”这是心里话,远的不说,就是眼前的餐厅,装修称得上一流,不比星级酒店逊色,豪华中透着优雅恬静。耳中是舒缓的钢琴曲,眼前经过的都是帅哥,一个个悠闲惬意,甚至有些慵懒,哪有一点儿紧张的工作状态,简直就是来旅游度假的。

“是呀,电视台工作轻松,收入稳定,能够经常和名人打交道,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也是很多父母为子女择业的首选。很多人更是托人拉关系,为电视台的一个职位不惜花上几十万。”大非语气舒缓,仿佛说着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

“几十万?”我发出疑问。

“对,几十万,这还只是在滨城,要是换做央视,恐怕还不止这个价钱呢!很多人花几十万只能买个不在编的岗位,没有一点儿保障,说被拿下就被拿下。就这,还得是家里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关系不硬有钱也白搭,电视台就是这么抢手,就是这么有魅力。”艾狄接过话茬,声音悦耳,从神情上看不似在说假话。

花钱找工作,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像丰收的大白菜一样不值钱,很多大学生毕了业就失业,没上岗就下岗,专科生不好找工作,本科生不好找工作,硕士生、博士生、海归同样不好找工作。

找不到好工作,最愁的不是学生本人,而是家长。自己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的供子女上学,上好大学、名牌大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他们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好工作,一个好的未来,可是真正能让他们满意的工作太少。

有人说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中国人太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中国的人口是多,不过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多,只不过适合大学生的岗位很少,有的企业招不到人,而有的企业却人满为患,说白了就是教学体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中国的大学教出来的都是服务性人才,也就是坐办公室的高级白领,适合去服务性行业工作,比如对外贸易,政府,税务,邮电,铁路,……,这些部门门槛儿较高,可提供的职位也很少。

一年毕业几百万个大学生都往这里挤,就业难度可想而知,就业面相当狭小,每年能够找到合适对口单位的大学生屈指可数。

中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人才?其实很简单,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的当然是制造业人才,缺高级技工,也缺普通工人,像美国那样的贸易大国才需要服务性人才,美国的公司多,中国的工厂多,所以中国的大学生毕了业就失业,你让一个学管理的大学生去抡大锤,他觉得这是大材小用,屈才了,工厂也觉得找了一个不中用的摆设,其实双方都没错,错的是他们并不对接,大学里只教管理不教抡大锤。

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后,发现眼前的世界竞争依然激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走一些捷径,用万能的金钱去敲打一扇扇封闭的大门。当然大门是故意关上的,前门紧闭后门大开,这不是个唯才是举的年代,守门人信奉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原则,争先恐后的敲门者使绊人的门槛越来越高,他们手中的敲门金砖也是越来越厚,越来越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一些企业变得更加高不可攀。

电视台是个好地方,名声好听,门槛也高,按大非的说法是几十万,几十万!可以买到一辆高级轿车,或是一套商业住宅,我想在这里工作,头几年挣得会是自己的钱。

“电视台里的人都是花钱进来的?”我发出来疑问。

“不,不是所有的人,是大部分人。”大非优雅的答道,“电视台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波涛暗涌、党派林立,人人勾心斗角,相互拉拢又互相排斥。扫厕所的可能是某个市领导的亲戚,漂亮的主持人可能是某个高官的小蜜,有钱的、有权的、有势的,亲戚子女都往这儿送,这儿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每个人都有后台,谁都不服谁。这里就是个小社会,是个小江湖,在这里说话都得加着小心,你不知道一不小心得罪了谁,也不知道一不小心站错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