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分家(1 / 2)

商业大宋 十七 0 字 2021-08-31

 呵呵!为了弥补昨天没有更新,晚上还有一章。

王安石这回又一次到流求,他带上了王旁和得意弟子蔡京蔡卞兄弟。三个以前只是从老师的讲述和周围人传说了解流求的年轻人,自从上了巨大的海船后,就和他们的老师当年一样,对这个大宋凶悍富庶的属国充满了好奇。

当大宋使节在大海上对水师兵士们的纪律和学识感到惊叹时,流求郡王正为律相府给杜若晦等人定罪量刑而犹豫。这样的事,依照这个小国原先的制度和郡王对律法的尊重,在结果出来前,张笑并不会参与。可这一次因为是谋反罪,他作为“受害人”也参与了进来。

律相府的处理意见让张笑的身上感到了一丝寒意,以前议事会对于谋反罪并没有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当然这个小国除了经济纠纷类以外的大多数法规也是一样。而律相府参照了宋法后,对杜若晦等人拟定下了“夷族”的重刑。

一个人犯罪而全家受罚,当然让有前世记忆的张笑难以接受。但律相胡二强却对郡王的妇人之仁用利益角度予以了反驳,他的一句“他们的家人现在看,自然是吃了大亏。但如果让这些叛逆成功了后,他们的家人难道会推辞送上门来的富贵吗?”,让张笑难以回答。

看着胡二强一脸市侩的模样,张笑感到了一丝荒谬。他这些年来通过教育和自己的潜移默化,流求百姓的思想中,越来越多的把以利益作为评判事物的终极标准。在审理这个案子中,胡二强他们也居然用上了——利益既然最后要均沾,那么后果自然也要共享。

郡王的伪善嘴脸让胡二强有些讶异,他可没想到,张笑会对谋反的人有这样的慈悲心肠。要不是张笑有个亲民的外衣,他都准备给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定个“夷三族”的判决。

最后张笑的记忆占了上风,他没有同意这个在他看来极度残忍的判决。依照他做事的原有风格,张笑让胡二强先退下,好让自己有一些时间思考这件事的利弊。在度过了最初只用记忆中的知识就能搞定大多数事务的快乐时光后,张笑处理政务的常用手段就是多思考,用这个笨办法来解决。

在消耗掉了刘冰蕊一个和丈夫共享傍晚的休闲时光后,张笑终于为自己的仁慈找到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借着此事,消减宗族势力在这个国家的影响。

第二天胡二强接到了郡王的意见——既然律法中没有关于谋反罪及家人的条文,那么就不能用夷族这样的判决。

郡王的意见让胡二强多少有些沮丧,但郡王接着的一番话又让他心里感到舒服了一些。张笑让他找些熟悉律法的人和议事会的胡适文会员一起制定一个关于连坐是否可行的讨论,以避免律法中的漏洞。

但这个工作小组正式开始运作后,胡二强知道自己又一次被英明神武的郡王忽悠了。他的本家胡适文根本就没在谋反罪上多做纠缠,反而根据他那个“利益均沾”理论,推导出一个在流求支持分家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