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市易法(1 / 2)

商业大宋 十七 0 字 2021-08-31

 十七这几天事多影响了更新,给大家道个歉。

1065年的秋冬时节,大宋皇宫内的气氛很阴郁。皇帝和太后之间为了追封一事本来就闹的很不愉快,加上辽国的敲诈,皇宫里的仆役们个个都把加倍的小心,生怕自己成为皇室中人撒气的祭品。

赵曙看着手上给辽国紧急援助的奏章,脸上显露出羞愤的神色。大宋帝国这几年的经济状况很不好,他今年年初时给臣工们发的例行的红包钱,都是东挪西凑出来的。

“陛下,兵危战凶,这次的岁赐虽然多了些,但也只是一次例外罢了。我朝现在暂且隐忍一番,等国库充裕时,便叫契丹连本带利的还回来。再者说流求张氏现在看来,没有一丝忠君体国的臣子本分,他居然为了一些财物,把火器卖给了契丹,当真是无君无父之徒。”

“陛下,韩相说的是,我大宋现在要紧之事不在北方契丹,而是东南的张氏。据各地的市泊司所奏,流求出产的货物,虽然朝廷已多加限制,但市面上还是有很多。沿海船民贩私之风大盛,各地官员虽然下力查禁,却是防不胜防。而流求出产的布匹和茶叶等物,流入我大宋后,各地工匠民生大坏,今年的秋税又少了许多…。”

赵曙看着这两个心腹重臣,感觉到一阵疲惫。给辽国加些岁赐原也没什么,可大宋花了巨大代价从流求进口的火器,现在看来居然没有机会使用。这让原本做着收复燕云,成就一番帝王霸业美梦的他,心里着实郁闷不已。

“今年的春税,广南、福建、两浙、淮南诸路的情况极为糜烂,难道沿海船民贩私之风兴盛到如此程度吗?”

皇帝的这个问题,让韩琦和富弼两人对望了一眼,都是一阵踌躇,最后富弼似乎咬了下牙,对赵曙解释了一句。

“陛下,以臣之见,只怕有些当地官员的操守…很有问题。这其中尤以广州、杭州、明州市泊司监察不利,而泉州之地又是张氏发家之所在,民间贩私之风更是猖獗。张氏当年在泉州经营多年,和地方上的官员只怕也多有勾结。”

富弼的话让赵曙心里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地方上官员如此尸位餐素,你们既然也已经有所察觉;为何不早早报于我知道,东南之地的税赋少了这许多,难道等张氏做大后再想办法吗?”

“陛下,朝廷当务之急,非是整饰地方官员,而是如今为追封一事,朝臣人心散乱。如今的局面到是个好机会,以太后的睿智,这件事我看陛下可以如愿了。”

一旁的韩琦这番话,让赵曙的脸色好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下,忽然微笑了起来。…………

韩琦的判断很准确,他和富弼两人把大宋外部的恶劣情形对曹太后添油加醋的说了后,为了朝局的稳定,历史上据说很识大体的曹太后在这种情况下,同意了濮安懿王追封为皇。

1065年的年末,大宋朝廷突然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正当两派朝臣为追封一事互不相让时,曹太后的手诏让这个争议有了最后的结果。赵曙终于为自己的生父濮王在死后拿到了濮安懿皇的名号,而这一场历时近两年的角力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斗争中站错了队的代表人物,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倒没有遭到皇帝的清算,但也因此失去了御史的官职。在经过一系列今人眼花缭乱的人事变更后,这三人最后居然被指派到东南为官,据说是因为皇帝欣赏三人的风骨,要他们去打击东南很是猖獗的贩私。

大宋朝廷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远在辽东的张笑注意。这个冬天,他正惬意的享受着记忆中原驰蜡象的独特风景。而妻子和小妾的不同风情,更是让他体验到一个成功人士的骄傲。

“笑哥,你堆的这个雪人一点都不好看,这就是你以前说的北国情趣吗?”

刘冰蕊裹着一件貂皮长袍,俏生生的站在张笑堆出的雪人旁,微微皱着鼻翼,向自己的丈夫展示出一个可爱的嘲讽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