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奈(2 / 2)

商业大宋 十七 0 字 2021-08-31

如果辽军能在肃州站住脚,那在福州、原州、荣州、祺州(今康平一带)的大部辽军就可以顺利渡河东来。这样渡河而来的辽军兵马估计在十万左右,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截断我们和辽阳的联系,然后配合中京道的辽军过河。

余跃说完后,微微顿了一下,看了看谢阿菩沉静的表情,又语气沉重的说道:“咱们目前三个兵团的人马对付上京道的辽军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如果分兵向北,只怕中了辽军的调虎离山之计。驱散室韦部的四五万族兵,咱们一个兵团太少,而再多又保证不了应付辽军主力的需要。”

当余跃把战场态势分析完后,大帐里一片寂静,只有乌古乃等几个遭受室韦强盗洗劫之痛的首领粗重的呼吸声。

“完颜部和达卢古部的大多数百姓,都已经集中到了黄龙府城中。室韦部联军这次抢掠,我想几位的部民损失也应该不算太大。等咱们这次大破辽军后,便好好教训一下室韦强盗们。但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我想几位应该明白为什么不出兵北上了吧!”

谢阿菩看着乌古乃几人,脸上满是无奈的歉意,而说话中语气极是诚恳,这让几位部族首领的心绪平静了下来。

随后大帐里自然响起了一片诸如:指挥使思虑周详,我们前面多有冒犯,还请指挥使恕罪……之类的赞叹言语。当然在这几人心里,他们并没有完全被谢阿菩的介绍打动,但自己手下的部民现在可不是由自己在指挥,而且既然上了辽东郡王的船,又在上次大战中已经大大是得罪了契丹人,现在也只能一条道走下去了。

有了部族首领的劝说,骑兵兵团的士气得到了恢复。而宣传中把敌人的丑恶凶残和本方的善良仁慈做了比较后,这些淳朴的部族兵士们心中都充满了对敌军蔑视和仇恨。这时,他们忘记了自己受灾后,原先也是这样对待其他部落的。

但辽军并没有如参军司参军们设想的展开他们的行动,除了北方的室韦强盗们极度仔细的抢掠行动外,辽军似乎根本没有开战的意愿。而这种诡异的战场氛围,让辽东战事的总指挥吴小乙头痛不已。他除了加强对辽河对岸敌军的侦察,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

七月下旬,在两个女真部落扫荡了一圈后。室韦联军循着财富的味道,向黄龙府扑了过来。这个辽东重镇,不但集中了完颜和达卢古两个部落的大多数部民,而且余跃部的杜三郎大队也奉命保卫这里的安全。无论远在辽阳的吴小乙和驻守通州的谢阿菩,都乐观预计室韦人将在这里碰个头破血流。

在辽东唯一有战火处的杜三郎却没有他上官们的乐观,他忧虑的发现,室韦联军兵士们的骑射本领之高一点都不比曾经交过手的辽国精锐宫帐军差,而且机动能力似乎还略胜一筹。自己的大队只有一千余名兵士,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新入伍的女真部民。

当然如果只是防守黄龙府的话,他也同样没感觉这会是个多么艰巨的任务。黄龙府城中近万女真部民中,除了老弱孩童外,至少有五千余极其擅长骑射的壮男健妇。这些人出城和室韦决战也许人数上吃亏,但用来守城却没有任何问题。

他自从三个月前带队来到这里后,就下了大力气重新修缮了城墙,并用很严格的条例让这些精于野外射猎的部民接受了守城训练。

杜三郎忧虑的是,自己的大队在野战中袭扰对手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虽然有类似望远镜这样一些让对手望尘莫及的装备,但火枪的射程,弩箭的射速,以及对手机动能力之强和极度的谨慎,都使得杜三郎大队始终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在对手凭借巨大的人数优势一步步逼近时,杜三郎发现自己的活动空间已经剩不了多少了。最后,他只好无奈的将手下集中到黄龙府附近,做好了据城死守的准备。

杜三郎大队的窘境,让驻扎在信州的余跃很头疼。他的兵团如果北上自然能让黄龙府的局势稳定下来,但对面辽军突然有了活跃起来的迹象和谢阿菩原定的计划,让他无法做出这个决定。

黄龙府的战局使得张笑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辽国这个当世第一军事强国的战争能力。从目前的战场态势看,自己的军队似乎被拉成了一个首尾不能兼顾的长蛇阵。而自己一直教育军队在周密计划下作战的思想,似乎也限制了部下自主发挥的空间。

当吴小乙把一个放弃黄龙府,收缩防区的应急计划报到他这里来后,张笑心里极为郁闷。他可没想到自己这支以热兵器为主的军队,居然在一帮使用骨头箭头的杂兵面前落荒而逃。

辽东郡王的王城辰州城里一派安详的和平景象,似乎辽东浓烈的战争气氛根本没有波及这里。在郡王府张笑的书房里,辽阳知府张子斋和保州、宣州、定州、开州(今新义州、丹东、凤城一带)四州知府萧胡覩两人正向辽东郡王汇报他们的地方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