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往事(一)(1 / 2)

 刘平性子直爽,一众僧人也愿意与他一起切磋。()。日子久了刘平的功夫自然大为精进。后来听说寺中有一位老僧人武功深不可测,只是性情古怪,平时只是在自己的房中参禅念经很少出来。刘平终是忍不住心中好奇,也想要这个老僧人指点自己功夫。遂去找这位淡尘师傅,想要切磋,一开始淡尘并不理会于他,耐不住这小子狗皮膏药一样总来纠缠自己,遂出手教训了他一番,不想这下更让刘平缠了上来。几乎的每天都来讨教一番,日子久了淡尘和尚对其也就有了感情,时不时的对刘平的武功指点一番。不想这刘平在武学上很有天赋,几年时间练出的一身武艺已是不凡。俩人几年的时间朝夕相处,虽没有师徒名分,但自然而然也有了一些师徒感情。

前些时候刘平要下山回家,心中忍不住就对淡尘和尚说出了多年来对父亲的怨气。淡尘和尚听后并没有劝解他什么,只是让他下山回去后如果还是放不下心中恨意。还可以回来找自己。

如今刘平回来后索性又在文殊院住了下来,平时也还总是去找淡尘和尚切磋武艺,无事时俩人也聊上几句话。待后来淡尘和尚听到刘平说自自家二弟于武学上的天分比自己还高出许多时,淡尘和尚不禁甚是惊讶。这刘平的天分就已经很是不凡,而比他的悟性还要高出许多,当真是世间少有的练武奇才了。心中不由的对这个刘平口中的刘寅很是好奇。

广平府刘家

时间流逝起来当真是快的如流水般,转眼之间李岩来到刘家已经是几个月后了。这段时间李岩在刘府中过的甚是惬意,每日里与刘寅谈些自己的往事见闻,要不就聊些当今世事。刘政更是一直把自己引为上宾,几乎三日两日的就会宴请一次。时间越久让李岩感觉这刘寅越是不凡。虽说年纪不大,但在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上目光如炬,见解独到。有些想法更是新鲜的很,自己都从未想到过,但是仔细想来却也总是有几分道理。他却不知刘寅比自己多着好几百年的见识。

外院校场上,赵成虎虎生风的在打着一套拳法,二虎和赵二在一边看着都是暗自点头。二虎很是喜欢眼前的这个少年,虽然平日里俩人都不是多话之人,但是赵成对于二虎的武艺更是相当的佩服。赵二的武艺是在街面与人打架斗狠慢慢积累下来的,刘平的功夫是在五台山在一众僧人的指点中切磋出来的,而眼前的这位老人,二虎的武功那是在战场上,在刀光剑雨中,从死人堆里拼出来的。相比较起来,若论实战用处高下立判。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只要一有了功夫,赵成就会缠着二虎来到校场上指点他武艺,赵二看到干儿子功夫提高的如此快,心中也很是高兴。平日里他闲来无事也会跟这凑凑热闹。如今赵成与赵二爷俩切磋起功夫来,赵成已经完全可以凭着快捷的身手和较为精妙的招式不落下风。

刘寅这些日子时常与李岩请教,对于这个年代的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于武侠小说里那所谓的武林高手也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在战场上无论你武功再高明,也应付不来四面八方数百人的攻击,那所谓的千军万马之中取敌上将性命如同探囊取物的说法不过是幻想罢了。在战场上即使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过就像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颠覆毁灭的可能。

在两军交战之时,包括双方主将在内,所有人都是战场上的棋子而已,为了最后的胜利,任何一枚棋子都要随时奔赴死亡!这就是战场的法则!

刘寅心中始终疑惑不解,李自成到底为何会在拥有那么强大力量时失败退却。为什么正是农民军最强大的时候会被满清骑兵几次战役就打的支离破碎,溃不成军。更不明白为什么本应该被李自成杀死了几十年的李岩李公子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日里,刘寅终于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对这李岩说了出来。李岩早就能看得出来刘寅心里的疑问,只是他实在不愿想起,更不愿说起那段悲壮的往事,如今刘寅问起这些,他的心思不由的又回到了三十年前。

明朝末年,朝廷**,各级官吏盘剥鱼肉乡里。又连年天灾不断,天下百姓不能活命。遂各地揭竿而起,战火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