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真来了(1 / 2)

都市邪君 布衣帅哥 0 字 2021-08-31

 虽然大约知道了神圣教廷圣光之境的兵力,但却不知道其部署,更不知道莱斯特·布鲁赫为什么认为对方近期不会有所行动。面对丁一的疑问,莱斯特·布鲁赫道:“在我们看来,如今的东方修行界与千年前的东方修行界已经大不相同。由此上推到一千二百年前,从十九世纪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中叶,当时的东方修行界一盘散沙,甚至是互相仇视对立,这给了西方修行界可乘之机,在那百余年时间里配合世俗界对华夏国发动了数十次战争,从华夏国抢掠了大量的土地财富。然而,在东方修行界达成和解团结起来后,西方修行界便吃了大亏,在三次核子战争中都是屡战屡败,可谓损失惨重。若非东方修行界和世俗界都没有野心,哪还有现如今的世界格局?这样的教训弥亚特不可能不知道,在仍然维系着团结的华夏国修行界面前,他怎么敢贸然行事?就算是十二翼天使要洗刷败绩,也不会不考虑他的意见吧?”

莱斯特·布鲁赫简单提了一下历史,其中的周折丁一还是知道的,他师傅给他讲过一些因修真界内乱导致外敌入侵的事情。一个团结向上的国家,一支团结向上的力量,才有能力抵御外侮。所以,虽然和娲皇宫鱼梁州有仇,丁一也一直没有做出复仇的举动来,他不是没有大局观的人。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将来机会多得很,说不定在大劫之中这两个门派就会灰飞烟灭了呢。

“从主观上来说,选择这个时候进攻华夏国修行界确实不是最佳时机,但不排除十二翼天使一意孤行的可能性。从来没有离开过圣光之境,他掂量不清东西方的形势,如果急于找回面子那么短期内有所动作还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几个还是不能立即闭关修炼,看看情形再说吧。”丁一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修真界离开丁一他们四个也不是转不动了,但正如海老先生所言,事情由丁一而起,就应该由丁一去终结,这是一个因果,丁一需要自己去担当。

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丁一盛情邀请大家去王平家吃饭,庆祝他们四个功德加身。世俗界的饮食对于修真者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吃吃喝喝不过是为了过过嘴瘾,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渴死。但丁一主动邀请,大家自然都是盛情难却,便一起来到了了王家庄王平家里。

从青帝宫出来,一路走到王家庄,到处可见漫步的游人,以中老年游客和幼儿居多。世外桃源里的游乐设施非常少,也没有奇峰峻岭可供攀爬,游人在这里能感受到的只有自然的气息,其实挺无趣的,不吸引年轻人也很正常。年轻人,还不会很在意自己的身体,他们更喜欢现代潮流的都市生活,只有等腰椎病颈椎病之类的职业病缠身的时候,才会懂得健康的重要,才会想到停下来歇一歇脚。

依托世外桃源的王家庄这几年也发展迅速,生意就没有过不好的时候。有钱了的庄户人并没有找不到北,住的房子还是世外桃源建设时由萧萧帮他们规划的房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为了解决游客过多接待能力有限的问题,萧萧又批准王家庄村民出资在距离村子五里路的地方建设了一座十八层楼高的酒店,其中上面十层住宿下面八层就餐,缓解了部分世外桃源的接待压力。

丁一他们自然不会去酒店,径直来到了王平家里,恰好王平刚要出门,看到丁一他们过来,忙迎上来把他们引到家里。酒店建好后,村里的接待压力大减,王平这个村长基本已经不会在家里接待客人了,但丁一等人显然是例外。

吃水不忘打井人,王家庄全村老少都知道世外桃源四个股东长啥样,只要他们带人来就餐,酒菜自然都是最天然最好的,而且绝对不收一分钱。这次吃到的菜和丁一出发去亚特兰蒂斯之前吃得没有多少不同,这个季节毕竟不是蔬菜大规模上市的季节,反季节蔬菜又不能拿来招待丁一,王平媳妇只好在辣子炒鸡、四喜丸子、干炸刀鱼、煎饼河虾等荤菜之外,拌了苦菜,炒了菠菜,炸了花生米,做了粉皮汤,还包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有了菜,丁一又拿出了几坛子酒。酒是用得自蜀中仙府的灵药酿制的,虽然只存放了两年但比起世俗界的酒味道要好上很多。“不管惹来多少麻烦,我们终究是得了好处,所以值得庆祝一下。来,先干一杯!”丁一这个主陪先带一杯酒。

杯中酒一饮而尽,扎木德德道:“我现在只希望麻烦越多越好。这趟我算是体会到了,不停的战斗才能让人更快的进步,更何况还有好处可拿。往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记得叫上我。”

“那是你惹得麻烦还不够大,如果大到兜不住的时候你就不这么想了。嗯,这次貌似我们就快要兜不住了。”水月夜天转向丁一道,“老三,我发现当年我们还是很有勇气的,居然没有考虑圣光之境的天使就毅然决然跟神圣教廷对上了。就算他们一次只出动四个八翼天使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了,咱们哥几个根本没有胜算啊。”

和八翼天使战斗过之后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先前曾经有过的自大全都被打击没了。战斗不但可以提高人的战斗意识,还能磨砺一个人的心境。

“二哥,其实最有勇气的是丁一和我,你只是受了牵连而已。”唐棠道,“早在去欧罗巴之前几年,在南美丛林里我们已经和神圣教廷结仇了,当时我们可是和莱斯特先生联手下绊子,直接和间接干掉了他们一个圣骑士一个大祭司和好几个小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