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刺头多(1 / 2)

 坐在奉天殿摆放龙椅的七级平台上,向下望去是一丁丁乌纱帽。在平台上,由内而外完美诠释何谓“高高在上”。</p>

这么远的距离,换做两个月亮世界近视五百度的朱厚照,连坐在最前排官员的脸都看不清。</p>

朱厚照踩着用木头底和羊皮制成的粉底皂靴下了平台。</p>

“踏、踏、踏……”脚步声很重,很慢。</p>

这不是为了烘托庄重的气氛自带bgm出场。因为雪天路滑,他为了防止滑倒让尚衣监在木质鞋底开了波浪形的木槽。尚衣监把木槽开得比较深,有穿木屐的不适感。朱厚照万分怀念两个月亮世界舒适的鞋底。希望琼州上报的材料能解决车轮,也能解决鞋底问题。</p>

宦官上前搬来一套造型简单的桌椅,摆放在官员们面前。</p>

简单到用料稀疏平常,桌椅上没有任何雕花,丝毫彰显不出内监工匠的手艺。唯一的亮点是和椅子连成一体的坐垫和靠垫,坐垫蓬松凸起,坐上去一定很舒服。桌上摆着和官员椅子上相同的铅椠和速写纸。与朱厚照呈现给官员的抠门形象相符。</p>

“内阁开始吧。”朱厚照握着铅椠,做好记录的准备。</p>

各部主官们心情沉重。太子从帐篷到座椅做足充分的准备,今日不好过!</p>

李东阳从座位上站起,朱厚照伸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他坐着说。太祖定下繁琐的礼仪凸显皇家威仪。他是最不相信这些华而不实的虚礼。哪怕有人在他面前出言顶撞,他也不会觉得被冒犯。但如果有人意图分走他的权利,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p>

李东阳从善如流坐下:“内阁计划今年修整北方容易干旱地区的水利,推广玉米种植,加大从占城港购买粮食的数量。甚至还可以出面,替附属国讨回公道。”</p>

虽然在大明干涉下安南已经默默撤出占城,但还霸占着占城一半的领土。那都是能一年种三季稻的好地方。被粮食减产困扰的大明,是时候显露獠牙了。</p>

李东阳的意思在场众人心照不宣。连清正廉明的御史也没有表达反对。朱理程学的那一套受众越来越低。文人士子更接受白沙先生提出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静坐中养出端倪”等心学思想。</p>

大明官员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p>

“儋州黎族叛乱一事发人深思。囚牛商行仅仅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让琼州良田价比京师。琼州百姓生活改变巨大。囚牛商行撤走不到三个月,为何会出现席卷半个琼州的动乱?有三季水稻、长绒棉、品种丰富的水果,明明能过上好日子的琼州百姓为何被逼的造反?”</p>

“臣以为地方官府还是少插手商业为妙!囚牛商行用四年时间积累的资产过千万,可不仅仅是因为权力垄断。”</p>

朱厚照放下手中的铅椠。他歪着头打量李东阳。李东阳到底在夸他会做生意,还是暗示他起了一个用权力垄断商业不好的头?</p>

刚还觉得李东阳性子软弱,有随风摇曳、谁强倒向谁的墙头草风范,现在怎么就强硬起来了?</p>

朱厚照轻笑:“权利的本质是利益。读过史的人都明白一条潜规则,垄断行业最容易聚拢财富。盐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明立国一百三十多年,很多年盐税占了全国税收的一半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