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名(1 / 2)

美女收藏家 十里马 0 字 2021-08-30

 事情的发展出乎周思的预料,不到10天,他“小神童”的名声居然传遍了周围几个地方,到处都在传说三桥镇出了个小天才。周思一面发晕他低调做人的原则彻底给破坏了。一面在心中小小的得意,毕竟以前几十年他都只是个小人物,现在一下就成为大家目光的中心,虚荣心还是不免要跳出来作祟一下。

事实上,周思被称作小神童,引起人们这么的关注是因为在78年末发生了培养神童这么一股热潮。神童热潮是一个叫宁铂的小孩引起的,报纸上说这小子 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在78年3月,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第一班的学生。于是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报道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掀起了中国的第一波培养神童的热潮。

他现在才5岁,能文能武,比起这个神童宁铂当年来也不差了,自然引起了热衷于培养神童的家长们的强烈关注,所以他“小神童”的名声才传播如此迅速。

周思的出名让周洪培夫妇大出风头,每天让人恭维得合不拢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得满足,连带找他们看病的人都多起来。

梁如海也因此名声大振,因为“名师出高徒”,不少人家带着礼仪送小孩上门来拜他为师,可是梁如海居然全都一口拒绝了。

梁如海还为此事告诫周思,“少年得名,于修心不利。学武用于健身,不是争强斗狠。”只是他见周思如平时一样认真学习练字,并没有受到不良影响,才没有过多多说他。

接下来就不时有人带上点小礼到他家里来向周洪培请教如何培养神童,顺便还想看他表演写字背诗。

表演过这么几次后,周思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名声之累。

日哦,这样下去,我不就成了现代版方仲永,而且是免费那种。他恨恨的想着。

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即使要作秀,也应当有相应的报酬才是。

周思为这事思考良久,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敲打了自己几下,自言自语:“我真是猪头啊,我不是正在发愁没有办法搞到邮票吗?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机会。” 就在不久前,周思在家里清理用来练字的旧报纸时,发现有几个旧信封,都已经扔出去的时候才发觉有点不对劲,捡回来一研究,发现信一封上的邮票是在“”中出的,周思曾经有段时间搞过集邮,知道“”邮票和实寄封在90年代邮票热时价值不菲。虽然具体是那些邮票值钱他也不清楚,但是先把这些实寄封收起来总不会有错。周思把家里的全部信件全找出来,但是也只有二十来封信,于是他就开始思考怎么能不花钱多收集点此类邮票,可一直没想出好的办法。

现在这不办法就来了。

接下来几天,他找到黑蛮子,王波、李军等小孩,让他们都帮着他收集。

果然,小孩们为讨好他,就上家里去找旧信封,他们大人自然就要问拿去做啥,小孩一说原因,于是大人们很快都知道了小神童喜欢收集旧信封。此后,无论是找周洪培看病的人还是来请教经验看神童表演的人,都会带上几个旧的信封来。在大家看来,毫无价值的旧信封能够拉拢和周医生一家的关系,这自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周洪培夫妇只当儿子多了个古怪的爱好也帮着他收信封。

陆陆续续周思就收到了数千的旧信封,怕不这小镇上大部分家庭的旧信封都到了他手里,还有好些是外乡人送的。虽然大部分信封上的邮票都是普票,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纪特票,除中的邮票外,还有年代更久远的。周思想自己当年为什么不仔细研究下中国邮票,而以为苏联解体后,苏联的邮票会值钱,跑去收集前苏联邮票去了,以致于现在他连手中这些实寄封到底值不值钱都不知道。

不管怎样,周思还是找了几个结实的纸箱来保存这些信封。他盘算着,以后到了城里,一定要找邮票方面的书研究一下,好看看这么多邮票中有没有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