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紫衣剑神(2)(1 / 2)

 韩翊说道:“我在十一岁时遇到云游天下的师父,可是师父只传艺一年,便有事走了,以后虽有书信来往,可他仙踪不定,竟再也不能谋面。算来已练了十年,可是没有成就,辜负师父他老人间希望。”

朱紫衣奇道:“你只随他老人家学艺一年,便有此成就,可见天赋异禀,我在你这年纪,恐怕只能望其项背啊。”

韩翊道:“大哥过奖。”

二人聊了一阵,韩翊看朱飞羽累了,便让他休息。

第二日,韩翊又将自己饭食分了与朱紫衣。朱紫衣来到这里半年多最初还能隔一天有一顿饭,后来也就隔三五天才有一顿。

朱紫衣吃了饭,神情凝重道:“韩兄弟,你过来这边,我有话对你说。”

韩翊很奇怪,每天两人都要说话,而且虽是隔着一堵墙,但有这方孔,又不阻碍二人说话。可是看朱紫衣神情,不再说什么,那个方孔虽小也有二尺见方,韩翊身体瘦削,略一缩身,便钻了过去。

来到这边,情形也和自己那边差不多,只是更为阴暗潮湿,地上铺着树枝杂草,作为床铺,旁边墙角积水更多。

韩翊过来,朱紫衣神色凝重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说:“韩兄弟,我要将天河神剑传给你。”

韩翊一听这话吓了一跳,道:“大哥,这可使不得。大哥春秋正盛,又有朱兄弟等四个传人,何以要将这绝世剑法传给外人。”

朱紫衣摆摆手道:“韩兄弟不要推辞,这事我仔细考虑过。我已成废人,剑法在我手上无疑暴殄天物。我虽有犬子和三个劣徒,但他们资质都很有限,难以将剑法发扬光大;我这天河神剑原本也不是朱家私产,当初我师父授我剑法之时,我也是带艺从师,只是他老人家的记名弟子,可是,师父还是倾囊相授,毫无藏私。师父十一名弟子,都学这剑法,可是个人资质悟性各有不同,成就也是高下有别。师父也曾吩咐我,不可囿于门户之见,但凡遇见天资出众,人品又好之人,就将剑法传了下去,不可使这剑法明珠蒙尘。”

韩翊见推辞不过才答应了。

这一天朱紫衣只是将《天河神剑》剑诀总纲传与韩翊。这总纲总共只有十四句:一剑天地存,神鬼皆避形;藏剑如蛰伏,拔剑击飞鹰;狭路勇者气,一剑影相随;先发纯阳至,后发至阴生;弃剑不思危,悟剑不思明;有剑九分败,无剑十分成;天地浩荡气,任我纵横行。

这十四句剑诀不是剑招,只是用剑的道理。讲了气势、力量、速度、先后、阴阳、有无、胜败、思悟等。韩翊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不一会儿就记下了,然后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一二两句是起手式,但也讲用剑气势,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三四句是用剑手法速度,要做到藏剑不为敌知,出剑便能击下飞鹰;五六两句则是天河剑法的特点,不发则已,一发便不可收拾,如大河决堤,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七八两句讲发剑的先后,先发可以制人,为阳,后发那是觑准对方弱点实施反击,为阴,先发与后发并无一定之规,要看对手和具体情况而定,不似独孤九剑或是太极剑法太过强调后发制人。九句讲胜败,胜要思危,败能取胜;十句讲悟剑,剑是死的,剑法也是死的,但用剑的人是活的,一定要用心思考剑与剑法的无上至理。第十一句和第十二句,是讲剑的有无,用剑之人要做到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无剑”就是不能拘泥于剑形与剑法,有便是无,无便是无处不在,无处不至,无处不有。若能做到这些,便可以做到纵横天下了。

韩翊虽然武功高强,但对剑法却理解不深,他也不善用剑,用掌和掌刀较多;后来李琬赠他吴钩剑,除了在如归客栈,和白虎山用过几次,基本上就不用剑。用剑也不过仗着身法手法极快,用剑之道却不甚了了。

但天下武学同出一源,道理是相通的,韩翊武学根基深厚,悟性极强,这十四句总诀其实也不难理解,略一思悟,对武学至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是对最后两句总觉不是那么简单。天河剑法乃是剑法中的巅峰之作,先贤经过千锤百炼,这总诀乃是剑法中的精髓和灵魂,绝不会泛泛而谈,自夸剑法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