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咸宜公主(1 / 2)

 韩翊近日来一直忙于功课,再加上蓝箫玉的事情,忙碌不停。WEN这日想起章台柳,心中更是想念。

李琬更忙,几乎是焦头烂额。王侍郎公子和无名少年失踪之案尚未告破,近日又逢寿王大婚之事。他要负责安全守卫。

寿王李瑁是玄宗第十八子,当今最受宠爱的武惠妃所生。武惠妃最是钟爱这个聪明灵秀,貌比潘安的小儿子。武惠妃仗着玄宗宠爱,多次想要玄宗废掉太子李瑛,让他这个宝贝儿子做太子。这武惠妃,在玄宗面前撒娇,哭啼,几乎所有手段都用了,玄宗也是有心,但太子本无大错朝中大臣如张九龄等又极力反对。玄宗曾在朝中议论此事,张九龄奏道:

“陛下纂嗣鸿业,将三十年,太子已下,常不离深宫,日受圣训。今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日久,子孙蕃育,不闻有过,陛下奈何以一日之间废弃三子?伏惟陛下思之。且太子国本,难于动摇。昔晋献公惑宠嬖之言,太子申生忧死,国乃大乱。汉武威加**,受江充巫蛊之事,将祸及太子,遂至城中流血。晋惠帝有贤子为太子,容贾后之谮,以至丧亡。隋文帝取宠妇之言,废太子勇而立晋王广,遂失天下。由此而论之,不可不慎。今太子既长无过,二王又贤,臣待罪左右,敢不详悉。”玄宗听的默然,这事暂且作罢。

武惠妃听得此事,心中暗恨张九龄,发誓要除去这个碍事的绊脚石。

这寿王李瑁自那日在那年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见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杨玉环,便一见钟情,茶饭不思,母亲武惠妃便派咸宜公主亲自到杨府求婚。

其时,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已死,寄居在叔父杨玄檄家中。由叔父做主,允了婚事。

寿王大婚,自是长安一件大事。不仅皇族之人都要参加,满朝文武大臣,长安城名流贤达,文人雅士,凡是有名之人,都被邀请到。

作为王兄的李琬不仅要参加,而且作为京兆府尹,又负起婚礼期间的安全之责。所以这几日就根本见不到他的踪影。小玉,刘毅等也暂时放下手中之事,都在十六王宅的寿王府忙着。

韩翊想起章台柳,便走出京兆府,往柳月水榭而来。

大街上,已是车水马龙,竞往十六王宅而去。

韩翊在街上,也想为章姑娘买点礼物。几次见她都是空手而去,看到求见她的那些王孙公子,巨贾富商所送之礼动辄千金,他实在不好意思。他家境贫寒,根本买不起什么像样的礼物。所幸章姑娘对这些礼物似乎并不在意,往往连人带物一起拒绝。但他心中总有这个念头,哪怕只是非常小的礼物,自己一定要为她买一个她喜爱的礼物。

前边上有一个卖儿童玩具的小摊。小车上穴着各色泥捏动物和小人,栩栩如生。韩翊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街上玩耍,看到一个卖糖人的小贩,那糖人圆圆鼓鼓,甚是可爱。自己想要却又无钱,跟着这小贩走出好几里地,那小贩看他这样,给他一只,他欣喜若狂,跑回家中。母亲知道后,痛打他一顿,教他做人要有志气,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和母亲要过礼物。

现在看到这些泥人动物,勾起儿时回忆。便来到摊上,买了一只圆圆鼓鼓的小猪。正要付钱,忽听大街上一阵吆喝,一群如狼似虎的家丁四处驱赶行人。霎时间鸡飞狗跳,行人四奔。

韩翊看去只见一群家奴簇拥着一座马车辘辘而来,车帘掀起,轿内一览无余。宽敞豪奢的轿内坐在一个凤冠霞帔的美艳女子,旁边坐着一个俊美少年。

那美艳女子和俊美少年在马车轿内,肆无忌惮地调笑,并不忌讳街上行人。

马车过后,街上行人议论纷纷,韩翊才知,车上女子便是当今皇上的爱女,寿王李瑁的姐姐咸宜公主,旁边那俊美少年,是她的驸马杨洄。

韩翊对这咸宜公主,不知如何又想起了那蓝衣公子蓝箫玉。

韩翊来到柳月水榭,莺儿见了他,打趣道:“韩公子,怎么这么久不来看我家小姐?我家小姐这几天可是茶饭不思,尽是念叨公子呢。哎吆,这是给小姐买的礼物吗?我看看。”

说着一把抢过那泥捏小猪,左看右看,嘟起嘴学那小猪模样,然后“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韩翊被他笑得俊脸通红。莺儿看他窘迫模样,更是得意。

正取笑间,燕儿过来。燕儿比较文静,不似莺儿这般放肆。却是抿着嘴笑道:“莺儿不要逗了,小姐请韩公子过去有话说。韩公子请。”

韩翊这才摆脱困境。来到章姑娘居室,章姑娘一身素雅,不施脂粉,如清水出芙蓉般清丽,正在读书。见韩翊进来,放下书,燕儿端来茶水。

韩翊拿着那只泥捏小猪,不知如何送给章姑娘,正在犯愁,那章台柳看了出来。嫣然一笑,问道:“公子可是有事?”

韩翊狠狠心,终于拿出这件精心挑选送给章姑娘的礼物。

章台柳接过小猪,口中说道:“公子怎么这样多礼,破费这些作甚。”可是眉目之间俱是欢喜,左右翻看,爱不释手。

韩翊见章姑娘喜欢这才放下心来。

二人闲聊,韩翊见桌上放着一张烫金请柬,拿起一看竟是寿王李瑁大婚的请柬。章台柳道:“这是咸宜公主送来的请柬,我和她见过几次,她便给我一张。我本不想去,现在我只想安安静静在这里和你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