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本154】四章 四面包金(1 / 2)

大剑 九指书魔 0 字 2021-08-29

 眼瞅又带上了夫人和孩子,几个干事各自皱眉,却又无法。

一行人连夜开拔,每到一地,都有干事接替换马,出川之后,常思豪以到京也要去大同为由,执意改道,干事只得飞鸽传书,京中得消息后,下令全力配合。

常思豪知阿遥不惯骑马,两天下来髀肉必破,定要磨得鲜血淋漓,因此不断让她改变坐姿,半日跨坐,半日横坐,拢在怀里护持,即便如此,她抱孩子也抱得臂酸难忍,于是又加厚垫把常自瑶担绑在马脖子后面,常自瑶颠来颠去不但不哭,反而乐得叽叽嘎嘎,干事们暗暗称奇,都称这孩子为“虎姐”。【娴墨:上一部小常在辽东吃肉,人称“虎爷”,上一章阿遥发威,可称“虎妈”,如今闺女又成“虎姐”,一家人虎到一块儿去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几天下来娘俩虽然疲累,倒也安然无事,常思豪的两条腿倒全颠烂了,又扎上绷带咬牙忍耐。这日来到大同城外,遥见高厚的城墙、森森的壁垒,不禁想起三年前与秦浪川等人来此的画面,而今荒草萋山,秋情如旧,人亡城在,悲意摧肠,饶是雄心虎胆,一时也大感沧桑。

城内早接到传报,大同巡抚方逢时和总兵官赵岢飞马列队,迎出城来,同行的还有秦家大同分舵主引雷生。常思豪一见赵岢倍感亲切。赵岢见了常思豪,也极为热情,上前拉着手连谢侯爷当初举荐之恩。常思豪知他这么亲切容易让方逢时觉得这是在显耀门路,忙也拉了方大人的手一起说话,以表亲近。倒是引雷生话不很多,有点蔫蔫冷冷。

一行人进了城,来至巡抚衙门,常思豪把阿遥抱下马来,并不放在地上,又让她把常自瑶抱在怀里,就这样一个抱着一个,好像一只仙人掌般,大踏步往衙门里走,两边差役公人无不称奇。阿遥被众人目光看得脸上红透,可是坐在地上用手撑挪,必然慢到要人等,倒比这样还尴尬,因此也就由着丈夫。

宣大总督王崇古听说侯爷到了,带人迎出二门,一见这场面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出来,忙叫人给夫人安排房间歇息。常思豪早就听过王崇古这个人,只是一直未见,今看这人个子不高,白晰面皮,一对小眼睛,上眼皮往里抠陷着,透出来十分精明,心想当初若不是此人在出击河套,自己在大同也难得胜利,因此十分敬重,也不见外,就直接了当问道:“王大人,不知这边军情如何?”

王崇古笑道:“俺答全起草原之兵十万前来要人【娴墨:还是十万,人丁真不旺。何以故?没事打瓦剌,也有消耗。】,声势虽大,内里却虚,生怕打得急了,教我们杀了他这好孙儿。咱们人质在手,怕他何来?如今我已下令坚壁清野,他人马再多,也无能为力。只是把汉那吉无故来投,实属蹊跷,他又说除一克常哥外,不愿与任何人吐露实情,下官以为,其中必涉鞑靼秘辛,多半与汗位继承有关,倘侯爷能善为套出,对于制虏克敌,必有大用。”

常思豪想了一想,问道:“把汉王子何在?引我去见。”

旁边方逢时顾念朝廷体面,欲命从人给侯爷备换官衣,常思豪示意不必,王崇古笑道:“也好,凭侯爷方便罢,人就在后院,侯爷,请。”

巡抚衙门后院层层设卡,前后左右派了五百余名军卒守把,墙头房顶都有瞭哨。众人层层穿过,来到把汉那吉下榻的屋子,把汉那吉在里屋坐着,听步音隔窗往外张,瞧见常思豪,立时蹬蹬蹬跑到门边,早被两名军汉叉枪架住,常思豪赶忙喝道:“怎可对小王子如此无礼!快放开他!”

那两名军汉瞧了一眼王崇古,目光软化,收枪撤步,把汉那吉跑过来抱住常思豪激动道:“一克常哥!你来了可!【娴墨:这汉语还是老样子,可见纨绔子弟学东西不上心。】”跟着,两个妻子也到了堂屋往外瞄。

常思豪笑着有力地回抱,又托他两肘观看,只见把汉那吉比以前结实了许多,但身上穿的蓝绸袍实在有点破,有不少地方都磨得透明了,秋风一打,忽忽燎燎好像野地的经幡。便问道:“你怎么到明营来了?”把汉那吉瞅瞅王崇古、方逢时,忸忸怩怩不言语,常思豪道:“咱们到屋里去说。”拉着把汉那吉进了屋,回手关了门。

方逢时眉头有点皱,侧瞄王崇古在微微摇头示意,也就闭口不言。

两位大人带着众军校就在这院里等着,屋里一片安静,大概是在小声密谈,过了一会儿,传出一两声轻笑,很有些调侃的意味,王、方二人相互瞧了一眼,都有点纳闷儿。又静了好一会儿,常思豪满面春风,推开门走了出来,侧身拍着把汉那吉的手:“放心!放心!”走到王崇古近前道:“王大人,事情我都知道了,咱们待会再说。你看把汉王子这身上也太不成样子,还是送些衣服赶紧给他和夫人、手下换一换,另外这‘保卫’也太森严了罢,还是叫大家别那么紧张,放宽松些好。”

王崇古和方逢时一对眼色,表示衣服有的是,立刻照办没问题,看守暂不能动。三人离了后院重新到前厅落座,屏退余人,常思豪笑道:“两位大人不必紧张了,这里面没什么阴谋。”方逢时道:“还请侯爷速道其详。”常思豪道:“是这么回事,把汉王子已经有了两个妻子,婚后六年,尚未得子,前些时喜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打算娶做第三房。这时候老汗王俺答看上袄儿都司首领的女儿,但袄儿都司首领嫌老,不愿把女儿嫁给俺答,就说自己的女儿已聘出去了,俺答恼怒,强娶了人家,惹得袄儿都司首领十分不快,为免发生兵乱,俺答就未经同意,把孙子把汉王子要娶的第三位妻子,送给了袄儿都司首领作补偿。把汉王子为此恼怒,这才来投我大明。【娴墨:这才是正史真相。明史大误,将把汉第三个妻子误当成三娘子钟金,还编出一段风流故事,开史家未有之奇,其实三娘子根本不是俺答外孙女,把汉娶的也更不是三娘子。作者据史还原真相,功莫大焉。看过《明史》者,读到此处误以为作者是小说家言胡编杜撰者,可去查明实录和蒙古历史,便知真相。可笑世面上尽是些白话读史的闲书,以明史为基,自编自导,说得花团锦簇,实际半点考据功夫不下,一班人还看得热闹。相比之下,蔡东潘写明史演义,此处虽是照明史编出一段风流过往,毕竟人家说明了是演义,是小说,不是史实。白话读史类的书呢?只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变得更加不明真相。蒙古有收继婚,儿子可以娶非生母的后妈,弟弟可以娶亡兄之嫂,可是没有一个能娶自己孙女外孙女的。其实换别的人倒也罢了,让堂堂蒙古大汗娶亲外孙女这种污辱人的故事也敢编,这居心何在?】”

王方二人面面相觑,方逢时道:“侯爷确定?”常思豪笑道:“就是这么回事,把汉王子是我结义兄弟,草原汉子直爽,不会说假话的。”王崇古笑了,手在椅上重重一拍:“虏自内讧,此天教扫清胡尘,令我成其大功也!哈哈哈哈!”招手唤堂下:“来人!”

两名军校在阶下躬身:“大人!”

王崇古道:“给把汉王子的衣服备好了么?”军校回头看看:“来了!”跟着脚步声响,有人托盘端入,王崇古瞧瞧那上面的蓝色交领绸衣【娴墨:蒙族惯常用色】,摆手道:“这不成,找裁缝!量体订做,一定要好看!要大红的!怎么喜庆怎么来,另找几个婆子,会打扮的,等会儿到后院去给把汉王子拾掇起来!快!”

“是!”

军校行动迅捷,立刻出门去办。

王崇古亲写一道上疏给皇上陈明此事,且提出一套应对方案,其意略曰:天诛鞑虏,令其骨肉情分,令把汉千里来投,此诚百年不遇之良机也,臣等受其降,已给其衣食,令住华厦。按朝廷旧例,降人当送至海滨,给官嚼禄,然把汉身份特殊,俺答必不肯罢休,日夜来攻,则国无宁日矣。把汉身为王子,养尊处优,也必不以在明袭官为乐,久之恐生变化,再有叛归之心。鞑靼年年生乱,其因多在赵全一伙挑唆助逆,今俺答来索,臣意命其将全等一干叛臣匪类送归伏法,则我可将把汉礼遇送归,此后边境无事,可享太平。【娴墨:老王慧眼独具。隆庆一朝能稳,全在于能用名臣,内外一扫,不管政界军界,每个名字都闪闪放光。】

方逢时也在后押了字,算是两人联名上疏,交由东厂快马驰送京师。大事落定,王崇古这才设宴,给侯爷接风洗尘。常思豪为让把汉那吉安心,带阿遥和女儿也住进后院,把汉那吉的两个妻子不能生育,看到常自瑶甚是喜爱。阿遥性情柔婉,由着她们把孩子抱来哄去,虽然大家语言上不大通顺,相处却十分融洽。

次日衣服做好,王崇古又让人准备一辆金漆彩画的大花车,让把汉那吉坐在上面,命军士们前护后拥,带着他到街上游逛,赏览大同市井风情。这一下全城轰动,万人空巷,都上街来看这位把汉王子。把汉那吉打从投明营以来就被圈禁在屋里,这一出来也是心情大畅。常思豪也换了官衣,陪着他逛了一天。

有细作报与俺答,俺答大奇:“明营何以如此对待我孙儿?”赵全忙道:“老汗王,这明明是在羞辱王子,嘲笑咱们没见过世面,汉人风俗由来如此,外邦往往进贡些什么珍奇异兽,也是这样游遍市井,以显天朝国威。”

俺答大怒:“王崇古欺人太甚!”当时命点兵五万,出营讨阵。乌恩奇等众将急忙出帐。

王崇古闻报,笑道:“来得好!”当时和常思豪、方逢时、赵岢、引雷生等拥簇着把汉那吉登上城头,特意还让人把他的三河骊骅骝牵来让他骑上。鞑靼众军拢目光观看,但见小王子把汉那吉头戴明珠彩凤黑纱冠,身穿云锦枫红交领衫,宽带扎腰,镶珠嵌玉,连头发都换了明朝发式,水鬓教阳光一打锃光瓦亮,有若刀条儿,小伙子骑着高头大马在大同城头上这么一立,英姿凛凛,精神焕发,简直帅到了姥姥家。再瞧瞧自己这队伍里不是光头就是髡发【娴墨:直接就写圈秃得了,更喜感】,脸上脏兮兮,手上油汪汪,身上破馊馊,脚下泥搭搭,即便是老汗王俺答,穿的稍微干净点,那也是旧的,蒙古袍颜色十分黯哑,手工也糙,跟小王子这一比,真是天上地下。登时就嘁嘁喳喳地串起话来,嘈杂声一片。【娴墨:三年前之威武雄师,今不在矣,是闭关不通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