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本075】五章 有种(1 / 2)

大剑 九指书魔 0 字 2021-08-29

 常思豪顾不得想上许多,打马沿江追赶,出来三四里路,瞧离岸不远有摆渡的小船,便将老艄公喊过来,自己上了船,把三河骊骅骝牵在手里,让它下水随之浮泅。

老艄公摇橹离岸,回头瞧瞧水里的马,笑道:“好马,好马,唐僧取经,就是骑的白龙马,马是龙种,水性好啊!”

常思常催道:“瞧见前面那艘大船没有?赶快追它!”

老艄公眯眼望了望,道:“哎哟,人家那是带帆的,兜起风来,咱们哪赶得上啊?”常思豪道:“一瞧就知道您是老使船的,只要憋把子力气,还怕赢不过他?”老艄公笑道:“你这后生,说话硬是顺耳!嗯!不是老汉自夸,当年我在这一江两岸也有名有姓,人称‘过江馄饨’!那便是说我下水三天,皮不起皱,浪如开锅,人也不沉!不过现在是老啦,你瞧这一把胡子白的,哪还争得那个胜啊!”常思豪听他这绰号颇觉有趣,笑道:“那您遇上起风的天可别出来。”老艄公眉毛一挑:“什么意思?你是说老朽弱不经风么?”常思豪笑道:“岂敢岂敢,我是寻思:多了这一把胡子,您就成了龙须馄饨,只怕一遇风云,便真要凌江而起,化龙而去了。”【娴墨:非真说笑,实下激励,调其不服老的心气。】

老艄公听得哈哈大笑:“好小子,冲你这张巧嘴【娴墨:眼里不揉沙】,今儿个老朽就卖卖力气!”当下摇起小舟,奋力追赶。一来顺流,二来老人通晓水性,处处借波流动势而行,虽然不着风力,速度却也不弱。一路出来几十里,天色转暗,两岸青烟缕缕,一江夕照生红。大船拐过一道水湾,瞧不见了。老艄公扶着腰撑住身子道:“不成了,不成了,再赶也赶不上,还是算了,摇回去怕得俩仨时辰,老婆子瞧我回家晚,定然打翻醋坛子,诬赖我又去和‘小辣椒’偷会……哦,你不知道,小辣椒是我的青梅竹马……”【娴墨:一般来说老人寂寞话才多,此老晚年则大不寂寞。】

常思豪心想这九不搭八,哪挨哪儿啊?可是眼见追赶无望,也便无所谓了。笑道:“醋拌馄饨,倒也搭配得很。”掏出银子递过,补了句“不用找啦。”老艄公掂掂银子很高兴,揣起来道:“嘿,拌醋是吃惯啦,可是没有辣椒,也不下饭哪。”说话间将小舟摇到一边。【娴墨:吃着嘴里,想着锅里,男人多如是,老死不改。】

常思豪牵马上岸,挥手与他作别,瞧着老艄公在红通通的夕阳里嘎吱吱摇橹远去,忽然感觉那背影是几十年后老去的长孙笑迟【娴墨:上文一篇闲话,全为这一句。】。望着望着,脸上不觉间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喟然道:“也好,也好。”【娴墨:搁在从前,小常必无此话。是到海南见了一回吴道,又遇阿月,心态渐有转变。郑盟主希望这世上人都把责任担起来,不做自了汉,小常受此影响很深。然世界是矛盾的,郑盟主的师父相忘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了汉,郑盟主回忆起来时依旧很唏嘘,并没有鄙夷老师的意思,这是千年来文化传统使然。语言和行动的反调表面对小常没有影响,甚至没有意识,但在内心深处必然存在着影子,遇到思维的闪光,就会把这影子勾勒出轮廓、产生影响,其结果就是对自了这种生活态度的道德放宽和原谅。现实的境遇也让他明白,有些事确实是没法改变的。】

他擦干马鞍继续前行,周围都是林荫湿地,蹄陷较深,速度也提不起来。行走间感觉腹中饥饿,这才想起午饭还没吃,三河骊骅骝游了半天水,此刻也是疲困不堪,无精打采地出来两里多地,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忽然远处有一片亮色打眼,仔细看时,原来是岸边升起的篝火照亮了一小片滩头,滩头不远处河湾里停靠着一艘大船,看帆形正是自己所追的那艘,登时心中大喜,将马拴在一边,弓腰伏身向前摸去。

篝火之畔有几根倒伏的枯树干,十来个水手围坐其上,对着篝火正在烤鱼。正中间一个高大肥硕的女子,生得肩圆背厚,四方大脸,前梳刘海、后扎小辫,两眼下有十几点麻子,仿佛烧饼上洒的芝麻粒。身上花蓝布对襟背子半敞着,露出里面的水绿腰围。此刻她分腿而坐,两手按膝,四顾笑道:“娃儿们!今儿这几个胡僧人高马大,古灵精怪,看起来唬人,不成想却如此不济,真是该着咱们发这笔小财噻!”说话时一对兜不住的随着笑声浮浮漾漾,白腻腻耀人双睛,声音更是豁亮之极。其它几个水手附和笑着,虽是男子,但身量都比她矮小得多,坐在一起倒像堆围着大人的小孩。

一个头缠白布的方红脸笑道:“莫说这几个货色,就是江湖上成了名的剑侠,能在您的蒙汗药下撑住二十个数的,可也不多。”女子哈哈大笑。旁边一个瘦子建议:“大姐,这段儿水急,裹粽子沉江,搞不好断了绳漂起来,被官府发现反为不美。这儿也没什么人,不如就地解决埋了得了。”女子点头,招唤手下:“去把他们抬出来!”

水手们答应一声到船上,不大功夫,把众胡僧和那年轻人提出来扔在篝火堆边上。火黎孤温等人身绑粗绳,东倒西歪,看上去毫无知觉。那年轻人却睁着眼睛左瞧右看。瘦子道:“哎他妈的真奇怪,你小子干了什么被他们绑起来?莫不是偷了他庙里藏的小?”水手们都笑起来。方红脸笑道:“这小子皮儿挺嫩,只怕没偷着,自个儿的沟子倒要遭人家顶哩。”

年轻人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一片哄笑声中大声喊道:“你们……放我开!”

水手们听愣了,瘦子道:“大姐,这小子说话怎么怪腔怪调?恐怕不是汉人。”女贼头摸摸双下巴:“嗯,鼻梁挺高,倒像个回子……喂,你娃儿偷穿了汉人衣服,想干啥子?”年轻人对她的问题不屑一答,又喊道:“放我开!我的赎金给多多的!”方红脸听明白了:“大姐,这小子大概是让咱们放了他,他给咱们赎身钱。”

“你老汉儿个蛋蛋的,”女贼头抬起船大的脚来,用绣着绿白菜的鞋底儿往年轻人脸上一抿:“老娘带这队伍虽然不大,好歹也是官府挂名、城头上榜,悬赏五百两通缉的人物噻,你拿老娘当个啥子?绑票讹钱的下三滥?【娴墨:古人业有专攻,严守行规,做水贼就不绑票,卖馄饨的就不做面条。今人澡堂里都卖拖鞋浴服,不是服务周道,是一切朝钱看,不知给别人留路,没有做生意的讲究了。】”

年轻人被她蹬了个倒仰儿,一翻身又坐起来,一脸傲然:“你,五百两?我,五千两!”

方红脸一听眼睛登时圆了:“大姐,这小子的赏金竟是您的十倍?”旁边众水手相互瞅一眼,都兴奋起来,一个胖子道:“嫂,嫂,嫂,嫂子,咱,咱,咱,咱们拿他送官请,请,请,请赏去吧!”

“放屁!”女贼头骂道:“咱是干啥子的?到官府赏没得着,自己先被逮起了!”瘦子凑近道:“大姐,我看他不是那意思,他的意思大概是,咱们放他,他就给咱们五千两。”

众水手一齐转眼望去,年轻人不住点头。方红脸伸出手来,数着自己的五根指头,有些激动:“大姐,这买卖干得!”女贼头感觉奇怪,推开他,凑到年轻人身边,弯下腰伸着脖上下打量:“你娃儿是什么人?家在哪儿?”年轻人神色微怔,登时避开她目光,不说话了。女贼头又贴近了些,两只鼻孔瞪起来好像大过眼睛:“你娃儿不说,我们怎个要钱?”

她这身子往前一倾,两颗硕大奶子便随之向前悠荡,搞得那年轻人浑身上下不自在,蹭着屁股往后闪闪,想了想,道:“地址告我,回去,钱送来,信用有,一定的。”旁边的胖子喜道:“好!我,我,我们的老,老,老窝在,在,在……”女贼头回手给了他一巴掌:“闭嘴!东儿当儿的【没记性】【娴墨:此作者原注,是宜宾地区方言】,那是能随便告诉人的吗?”方红脸也翻起白眼,哼了一声道:“幸亏是个结巴……”一瞧大姐头瞪过来,登时把下句咽了下去。【娴墨:骂人别揭短,此女非护内弟有私,实能主持公道。】

那女贼回身,在火堆里抽出蛋黄粗一根短枝来,把烧得通红的尖头往前一比:“娃儿,你要是不说实话,眼前可要吃些苦头。”不料这年轻人见了这架势,反而硬气起来,道:“生意不做,算了!”把头一歪,不再吭声。“老汉儿个球子哟!龟娃儿还是头叫驴!”女贼头挑了挑眉毛,旁边两个水手过来,扒开年轻人的衣服:“小子,瞧我们大姐给你添点儿东西!”女贼把火棍往前一戳,年轻人惨叫一声,胸口登时青烟窜起,一股皮焦味道四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