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开科取士?(2 / 2)

其实能不激动吗?自从在瘿陶替文远办了崇文书院,有按照文远的要求在河北各郡县开办了数以百计的崇文学馆,这几年来郑玄一直尽心竭虑,兢兢业业,为的就是这么一天的到来!

文远刚刚对他宣布,今秋七月,将在治下正式开始科考,通过考核学问来选拔人才!

要知道这是一项注定铭记史册的创举啊!以往选拔人才一直用的都是察举制度,在往前还有世卿世禄制度、军功爵禄和养士制度、只是这些选拔人才的制度因为都不够完善而逐渐被淘汰。想到一个全新的、更公平、更搞笑的人才选拔制度即将启动,这一切都是经过自己这几年废寝忘食一手操办,自己的名字必然会和科举这两个字一起流传千年!如此巨大的名声功绩让郑玄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整个人精神矍铄,心情愉悦!

看着咧着嘴笑得想孩子一样开心的郑玄,文远心里也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科举制度因为自己的推动,比真正的历史提前了四百年!这份成就感,岂是一个爽字所能形容的!

文远在前世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句话放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汉末三国时代同样是真理!一套优越、公平、合理、有活力的人才选拔机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公平、有活力这两点!

自古以来当官就是下层阶级步入上层的主要途径,只有公平、有活力的人才选拔机制才能让有心做官的人才看到希望,而这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民族发展!这也是文远为什么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推动科举制度代替察举制度的原因!从立下宏愿要让华夏民族变得更强大之后,文远就将筹备科举制度的事情当作手头上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办!

一个新事物代替一个旧事物,总是因为有新生事物相对旧事物的种种优越,科举制度相对察举制度同样也不例外。

察举制度,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汉高祖刘邦在争得天下之后,为了适应政治形势的改变而创建!

当时天下初定,刘邦深谙马上打江山,不能马上坐江山的道理,治理国家需要许多出色的治政人才,便广开求贤诏,选拔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这两项标准,就成了察举制中最重要的两个选取科目:孝廉和茂才。

察举制度有岁举常科和特科。岁科当然是帝国长久需要的人才,特科则是按照当时的需要临时举荐,为帝国提供分门别类各种专业性或者特长的人才。

除了孝廉、茂才这两个最重要的岁科之外,岁科还有廉吏、光禄四行两科,特科则比较杂,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等,这一系列的察举科目,为大汉举荐了许多历史上定定大名的人才!远的左雄、晁错、董仲舒、东方朔等这些大汉名臣自不必说,就是汉末三国如此谋主如云、将星如雨,就是和察举制度都是离不开的!

不得不说,察举制在两汉的运用是相当成功的!首先由于察举科目多,选拔范围广,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很多晋身仕途的机会!其次由于察举制度执行相对严格,对举主和被举者均有赏罚,特别是举主,不得不谨慎行事,因而减少了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其三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比方说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这些原本出身微寒之人却能得到汉武帝得到重用,这在过去世卿世禄制、军功的选拔体制下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此诸多因素推动下来,使得汉时呈现出“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勃勃生机,也造就了成就璀璨的四百年巍巍两汉!

但是察举制虽说有这么多的有点,却也有不少严重弊端!

其一,察举制下,察举的科目虽多,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两汉由察举而成为官吏的士人只占总官吏人数的极少部分。

而且有许多小人利用察举机会,或贿赂或靠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对象。还有,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戴德,并为之效命,这样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集团。

其二,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发生蜕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王莽篡汉前,谦恭至孝,有很大的声誉和威望,后来却成为篡汉的历史罪人,正所谓“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谁复知?”。

其三,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清议”名士中有许多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艺,以就声价”者,清议成了这些伪君子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的资本。

其四,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这就有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种充满讽刺性的诗句,尤其是到了察举制的后期,天下形成了不少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