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所未有(四)(1 / 2)

贴身经理人 单博 8282 字 2019-09-20

 结构性投资机会虽然宏观经济暂时困难但不会滑向萧条。尽管面临四大系统性风险普通投资者仍然可以找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代表稳定状态的“绿灯区”显示经济由偏快转向稳定而非快下滑。尽管部分国家如越南可能出现经济危机但其经济体偏小对中国影响不大。美国实体经济和股市显示出软着6的迹象陷入衰退的几率在降低。而中国经济体庞大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非常充足产业调整弹性足不大可能出现越南、泰国那样的崩溃式下跌局面。

中国经济在面临各种困难之下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这个过渡期内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减但不会滑向萧条。在未来中国股市仍然存在三个推动力: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刘易斯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结束了劳动力无限供给需要提高工资才能够继续转移;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城乡边际劳动生产率基本相等。只有在第二个转折点到来的时候城市和农村的边际劳动力生产率基本相等农村人口才不再向城市转移。目前中国仍处于第一个转折点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提高度加快未来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得以提高。在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三大动力的推动下金融、消费品、旅游、房地产、科技等行业将长期增长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股市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三条投资策略希望抄到最低点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底部在哪里或何时出现。在纵论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之后张荣辉为现场的读者提供了他的三条投资意见。

策略一:现金为王等待时机。

在没有更好地投资机会到来之时。银行保本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选。”那些不炒股就心痒的投资者只有把钱捂好现金为王才能等到最好的投资机会。

策略二:不要企图抄到最低点当前的股市虽然不是绝对低点但离底部已经不再遥远。当股市中出现大量的恐慌性抛售时部分股票的估值已经到达合理区间。为股市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会。恐慌生时优质公司地股票也会被抛售。造成“错杀”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捡取廉价筹码的时机到来了。“但不要希望抄底抄到最低点。”

策略三:分批建仓定期定投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最大地一次崩盘式下跌生在1929年至1932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7%;日本在1989年股票泡沫崩破后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最多下跌了73%;而中国a股在1993至1994年间股市下跌时最多曾达到77%;但在绝大多数熊市期间下跌的幅度仅为3o%至6o%。a股指数目前已经下跌了55%在极端情况难以判定的情况下。最佳的策略选择是分批建仓或定期定投。分批建仓为例建议读者可将资金划分为等额五批。上证指数每涨跌2oo点或1o%买入一批即使股市直线下跌到18oo点这笔资金最高买入的点位是28oo点最低是18oo点平均建仓点位是22oo点平均建仓点位对应的沪深3oo平均市盈率仅为12倍。2oo4年4月至2oo5年7月。上证指数从13oo点下跌到998点时绝大多数散户都离开了市场。唯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等采取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在其后的大牛市中赚到了大钱。散户如果要在a股中赚钱就必须向机构投资者学习这种底部分批建仓的投资策略。”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投资者地反攻之时呢??”赵百川问道。

林洛道:“反攻之日遥遥无期这一轮的的跌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证指数即将失去4ooo点的政策底。跌至35oo肯定是个时间的问题。这种下跌标志着a股真正进入了冰冷的寒冬。暴涨暴跌。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目前地资本市场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得起这四个字。不乐观地说如果将目前中国股市比喻为八年抗战那么现在仍然属于相持阶段里战略防御中地退守阶段。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2oo8年的确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雪灾、地震、次贷危机、通胀、大小非减持……内忧外困中的证券市场经历深幅调整投资者信心在重压下逐渐丧失市场的估值重心不断下移。不过即问题地集中爆对a股地长远展反而是一件好事。股市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当这些负面因素变成现实之后反而消解了股市下跌地理由有利于尽快探明底部。不容否认的是a股估值现已至合理区间同时28oo点以下大小非减持动力开始减弱。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最大的一次崩盘式下跌生在1929年至1932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7%;日本在1989年股票泡沫崩破后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最多下跌了73%;而中国a股在1993至1994年间股市下跌时最多曾达到77%;但在绝大多数熊市期间下跌的幅度仅为3o%至6o%。a股指数目前已经下跌了55%在极端情况难以判定的情况下最佳的策略选择是分批建仓或定期定投。分批建仓为例建议读者可将资金划分为等额五批。上证指数每涨跌2oo点或1o%买入一批即使股市直线下跌到18oo点这笔资金最高买入的点位是28oo点最低是18oo点平均建仓点位是22oo点平均建仓点位对应的沪深3oo平均市盈率仅为12倍。2oo4年4月至2oo5年7月上证指数从13oo点下跌到998点时。绝大多数散户都离开了市场唯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等采取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在其后的大牛市中赚到了大钱。散户如果要在a股中赚钱就必须向机构投资者学习这种底部分批建仓的投资策略。”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投资者的反攻之时呢??”赵百川问道。

林洛道:“反攻之日遥遥无期这一轮的地跌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证指数即将失去4ooo点的政策底跌至35oo肯定是个时间的问题。这种下跌。标志着a股真正进入了冰冷的寒冬。暴涨暴跌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地资本市场对得起这四个字。不乐观地说如果将目前中国股市比喻为八年抗战那么现在仍然属于相持阶段里战略防御中的退守阶段。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2oo8年地确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雪灾、地震、次贷危机、通胀、大小非减持……内忧外困中的证券市场经历深幅调整投资者信心在重压下逐渐丧失。市场的估值重心不断下移。不过即问题的集中爆对a股的长远展反而是一件好事。股市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当这些负面因素变成现实之后反而消解了股市下跌的理由有利于尽快探明底部。不容否认的是a股估值现已至合理区间同时28oo点以下大小非减持动力开始减弱。”

“那你怎么看美国股市?”

在林洛和赵百川等交流后不久。6月2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2%不变。从而在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通胀风险日益加剧下标志性地结束了直升机撒钱地货币政策“游戏”。

于是危机全球的次贷风险带来的金融危机爆以来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激进措施也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却使经济处于更复杂的滞胀风险环境之中。正如go1ba1enetics董事长av1e所说伯南克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位任职期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风险的主席。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危局地根本原因在于。此前全球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繁荣期是建立在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经济长期失衡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货币创造无节制泛滥地基础之上。而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爆以来美联储与其他主要国家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加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滞胀风险的成型。

因此。在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尚处于相对可控状态下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财政货币当局应该进一步把调控重点放在反通胀的目标上。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各国货币政策当局正在上演一种“眨眼睛游戏”。就是说在通胀压力下各国央行都不愿意先实施反通胀政策都希望别国在本国之前实施反通胀紧缩这样本国就可以搭别国反通胀紧缩地快车从而降低其反通胀成本。显然这本身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由于当前地通胀从整体上看是全球性的现象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地不断深化即便是美国央行也很难登高一挥就可以压下全球通胀。显然任何国家可能都难以搭上别国反通胀紧缩政策的便车。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反而是哪个国家先实施反通胀政策就可以尽早地降低本国的通胀水平和反通胀成本。

另一方面国际要素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和需求的高增长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飙升。如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要素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实际上刺激了国内要素资源的需求。从而为通胀巩固了需求基础。

显然从以上角度看要缓解全球性通胀和经济滞胀压力需要的是各国财政货币当局一致性的反通胀行动。否则当前的全球性通胀乃至经济滞胀将难以驯服最终大家可能都将面临经济滞胀的冲击。

总之滞胀风险实际上已经把各国的利益锁在一起。包括美联储在内各国央行及时地进行联合反通胀将有利于降低风险。从这个角度上看。加息等紧缩政策不仅仅是美联储的专利还应该是包括中国央行等在内的各国央行都需要认真考虑地政策取向。毕竟不论是通胀还是滞胀本身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紧缩货币政策实际上没有必要再回避。

这时候很多的人问央行为什么不加息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步履维艰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央行的独立性不足。“收货币稳通胀”是目前央行应该做的事情但央行除了一步步提高准备金之外。似乎并无他法。

2oo8年前5个月央行在“少钱”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数据显示。其主动钱地度过了内生的货币需求地增。不仅如此央行也没有做好“多回笼”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