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太婆往事(1 / 2)

花好悦圆 陈小丫 0 字 2021-08-27

 那天晚上穿过祖宅没有留意,这两天才发现祖宅虽然不是很大,但布置格局很是不错,不华丽但也不寒酸,实用和美观并存,可见当初设计祖宅的人还是花了心思的。

程家三人所住的院落在整个程家祖宅的西北角,相对来说有些偏僻,前边是几棵梨树,旁边是几块菜园,后边却是族里的鱼塘,每逢年节或者有人家办红白喜事时,便从塘里捞了鱼上来分或者待客。

虽因近水近菜园的,屋子里有些潮湿,蚊虫也多些,但却胜在清静。

早上起床,看着菜园里碧青的菜,脉脉的鱼塘水纹,眼也清亮,再往梨树丛中踏踏松软的落叶,晨练一番,也别有情趣。

程悦想起昨日老太婆问她定亲之事,便问戚氏:“我与宁昭南定亲之事不是不多人知晓吗?怎么那老妇人倒知道了?”

戚氏笑道:“你当那老妇人是谁?她是程氏家族太婆,族长之母,听说未出阁时也曾是大户人家的贵小姐,不知为何却嫁给了当时程家的一无名农夫,后来她的夫君能成为族长,听说还是因她的功劳多些。如今虽年老了不太理事,余威不减,程家倒有几样事儿她是不知道的?就是你祖父和你爹爹在世时,都敬她几分呢。”

程悦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不会是那老太婆是看在她是宁府未来的媳妇份上,才收留她们的吧?

她皱了皱眉,又松了开来,不管是什么原因,暂时安家了,便是好事。

至少给了她们时间细细盘算日后的生计。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登门,是程宅的两个丫头,一个捧了几套合三人身材的新衣裳,一个用托盘端着一盘米粥,几个馒头,几碟小菜,是送早膳来的。

那两个丫头都是约莫十三、四岁左右,相貌虽只是清丽,但胜在年少,肌肤细腻红润,透出一种柔润的光泽,倒也有几分姿色,一个看起来活泼些的叫含玉,一个沉稳些的叫含香。

两人进了院门放下手里的东西便盈盈一福,各自做了自我解释,笑着道:“奴婢二人是奉了老太太的命,特来伺候夫人、公子、小姐的。老太太说了,你们昨天赶了一路也累了,这两天就不用去见她们了,先歇息几日罢,到时老太太自会来见你们的。”

戚氏应了,本待谢拒她们两人的伺候的,含香和含玉却说是老太太吩咐的,不敢有误,也不用人吩咐,便自己将厨房对面的那个房间收拾清扫妥当了住了进来。戚氏也不便拒绝了,只好遥谢过太婆。

只是毕竟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对那两个丫头也不好十分使唤,不过那两个丫鬟倒都挺勤快的,半日功夫就让这院子看起来清爽整洁了许多。

族长一家不知道是有意让她们歇息几日,还是故意冷落她们,在这小院里住了几日,却一连几日都没什么人登门拜访,只含香和含玉两人往前院领了东西来院里,只说到时老太太自会前来拜访,不但老太太不见来,就是恒儿的族长堂伯父和族长夫人等都不见踪影。

戚氏知道老太太禀性有些怪,既然她说让她们不用前去拜访,自然就不是虚礼,也就安心在院里呆了几天未出门儿去。

而族长等人,估摸着对收留她们依然心存不满,更不好去讨人嫌了。

含香和含玉对她们态度很是恭顺,每次去领东西和膳食,都客客气气地问有什么需要添买的。

只程恒提出买几本书和纸张笔墨等回来外,倒也不好意思再提其他的要求了。

如此过了几日清静生活,那天清早,程恒拿笔墨写了“闲云斋”三个字,拿了浆糊贴在院落门楣上,笑问程悦:“妹妹,我写得好不?”

程悦仰着头眯着眼,张望着笑道:“好看。”她说的倒不全是恭维,程恒虽然才十岁,但写的一手字也颇见端秀之风。

旁边一阵轻微的“嘟嘟”声传来,转头看时,却是那程家太婆扶着个小丫头,柱着拐杖慢慢行来,一袭什么装饰也没有的灰色衣袍略宽,让她如一抹灰色的影子一般。

程悦忙迎上去行礼,唤“太婆”。

程恒虽未见过她,也猜着了,忙依样行礼。

她只点了点头,只眯着一双浑浊老眼看向门楣:“什么字来着?”

听程恒念了一遍,冷哼一声:“闲云斋?尚未安稳便想偷闲,胸无志气,字也难看得紧。”迈步便进了门内

程恒不过少年好玩才写了这个横幅贴于门口,不想转眼却被奚落得了这么个评价,被诋毁一番,到底是少年心性,顿时便沉下脸来,脸涨得微微的红,有些发狠地盯着老太婆。

老太婆似乎感觉到了他的视线,只冷冷地瞟了一眼,便让程恒呆了一呆,心里一凛移开了目光。

程悦递给程恒一个安慰的目光,忙随了进去。

戚氏正在厅内给两个孩子改衣裳,抬头见老太婆来了,忙放下细箩筐,迎上行礼,又让座,又让含香和含玉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