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射鹿(2 / 2)

逆隋 老茅 4441 字 2019-09-28

杨坚赞许的望了皇后一眼,叹道:“不错,若是命贺若弼统军灭陈,韩擒虎必定不服,若是命韩擒虎统军灭陈,贺若弼必定不服,一旦两人互相争功,朕恐灭陈大计就要毁于一旦。何况此仍灭国之功,又岂可交于外人。”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令二人都为副将,另命一人居中调停。如此,贺韩两人都能人尽其力。”

另命一人居中调停,让贺,韩两人相互竞争,当然好,只是这个居中调停的人更加不好选,若是这个人不能令贺韩两人服气自然不行,要让两人心服,除了皇帝自己就只有太子最合适,只是太子无论在朝在野都已有巨大声誉,再将统一之功加到太子身上,杨坚不由摇了摇头。

“皇上担心主帅的人选,卫王如何?”独孤氏看出杨坚的犹豫。

杨坚顿时眼睛一亮:“卫王,不错,朕怎么差点把卫王忘记了。”

大兴城外数十里的皇家猎场,此时尘土飞扬,马嘶犬吠,上百名军士正驱赶十数只惊恐不安的野羊,野鹿向中间赶去。

在包围圈一个小缺口内,两名二十余岁地青年却没有随军士一起行动,而是手持强弓,端坐在马上,其中年龄稍大,大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仪容俊美,颌下胡子修长发亮,看着被赶得东奔西逃的猎物脸上露出了笑容,另一人年龄稍小,才刚刚长出胡须,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论起俊美,却是不如年龄稍大之人,相同的是两人身上都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正在此时,一头壮年母鹿在军士的驱赶下慌不择路的朝两名青年的方向跑来,两人几乎同时张弓搭箭,只是进入射程后,年龄稍大一点的青年嘴中咦了一声,却将已对准母鹿的长箭放了下来,另一人见此,也将长箭放下,任由母鹿从两人身边数米远地地方一掠而过。

这头母鹿大难不死,跑出数十米外后才回头疑惑的看了看两名青年一眼,仿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逃出了包围圈,只是看着前面再无人影,马上撒开四蹄,转眼消失在丛林中。

“太子为何不射?”年龄稍大的青年开口问道。

“王叔又为何不射?”年龄稍小的青年反问。

这两人就是当今的卫王杨爽和太子杨勇了,这数年,杨爽常年出征,杨坚不放心太多兵权掌握在外姓将领手中,要掌握更多兵权,唯有给自己地儿子更多立功的机会,只是晋王也好,秦王也好,毕竟年龄都不大,难予独当一面,这就需要杨爽这个杨家最善战之人为各王指导,杨爽也不负皇帝所望,面对突厥人也好,吐谷浑也好,数次出征都是大胜而归。

杨爽虽然和各王接触更多,其中更是数次杨广一起出征,但杨爽与诸位侄子的关系还是和杨勇最好,每次回到京城,打猎时都不忘拉上杨勇。

听到太子反问自己,杨爽笑了起来:“本王不射这只母鹿当然是因为看到母鹿肚子微隆,怀有小鹿。”

为防止对猎物赶尽杀绝,春猎时有诸多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杀明显怀孕的母兽,不杀带小兽的母兽,先前那只母鹿若不仔细观察,根本不象有孕,何况肚子微隆,也有可能是这只母鹿吃得太饱,杨爽要射,无人敢微辞。

听到这条理由,杨勇愣了一下才道:“王叔南征北战,杀人无数,勇还以为王叔早已心硬如铁,没想到对一只母鹿有如此仁心。”

“本王杀人,那是这些人对大隋不利,为了大隋江山,无论死伤多少人都在所不惜,此鹿对江山无害,即使错放也无关紧要,倒是太子不射此鹿,却让叔王不解,莫非太子也看出这只母鹿有孕才放下弓箭?”

人命不如鹿命,杨爽说得很自然,杨勇也没有听出不对,展颜笑道:“王叔不射,自有王叔的理由,勇信任王叔,自然也跟着不射。”

杨爽没有想到是这条理由,听得也是发愣,伸手拍了拍杨勇肩膀一下,语气严肃起来:“太子,此鹿可丢,有些鹿却是万不可丢,无论何人要抢,太子万不可退让。”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杨勇听出杨爽话中之意,等于明白无误的表示了对自己地支持,心中不由一喜:“王叔放心,让不得的东西,勇自不会相让。”

说完,杨勇已是弯弓搭箭,只听“咻!”的一声,前方一只公鹿轰然倒地,公鹿美丽的脖子上长箭发出轻微地颤动,鲜血很快将鹿颈染红,这只公鹿四蹄还在不停的挣扎,想要起身,只是杨勇的箭射得又深又准,公鹿的挣扎只会加快它的死亡。

“好箭法!”杨爽赞道,手中的长箭对准了另一只驱赶过来的公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