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范仲淹被贬(1 / 2)

我不是大虾 将军肚 0 字 2021-08-27

 寅时三刻,开封,紫宸殿上,文武官员分列两边,沉香龙椅上坐着一个龙袍金衣的青年男子,正是宋仁宗赵祯。.

此刻赵祯坐在那熏香龙椅上,是万分的不自在,望着身边垂帘的刘太后,赵祯心中暗叹不已。

皇帝已经成年,刘太后却迟迟不肯还政,朝中军政大事全部由她一手处置,这让日渐成长的青年皇帝十分不爽,奈何一众朝臣大多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抬头看去,左右队列中那一张张脸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宰相吕夷简,此人就知道对着太后溜须拍马,大大的不行,待我亲政后肯定要换了他;枢密使张耆,此人一直是太后心腹,由他执掌枢密院,始终不让人放心,肯定也要换;夏竦,此人倒是不错,可惜还不够果敢,以后要好好点拨点拨;还有那陈尧佐、范雍等人,都是墙头草,没有一个可靠的人。

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年轻的皇帝虽然还未能亲政,已经在思虑自己的班底了,可惜目前看来,他的班底实在薄弱。

小皇帝顺着队列一直看到末尾,终于看到一个范仲淹正看着自己,不由一阵感慨,想来也只有老师直言敢谏,不畏太后权势了。

可惜老师只是秘阁校理,芝麻绿豆的小官,平时连参与早朝的资格都没有,今天也不知道老师为何执意要上早朝来?等过一阵找个借口,先给老师连升几级再说,这样以后在朝上我也不会那么势单力孤。

在文官班列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站着一个老臣子,此老年纪在六十许间,乃是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鲁宗道。

鲁宗道为官清廉,更兼直言敢谏,因其姓氏“鲁”字乃是鱼字头,得了个“鱼头参政”的外号,说他的骨气和那鱼头骨一般硬实,宋真宗曾在金銮殿墙上大书“鲁直”二字,要朝廷官员好好像鲁宗道学习。真宗驾崩后,新皇幼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他是持赞成态度的,所以一直也颇受刘太后信任。

不过随着皇帝年纪日长,太后总要还政啊,怎么还,什么时候还,这件事情就要多多思量了。鲁宗道为人虽然耿直,却不莽撞,太后还政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没有人会舍得放弃已经到手的权力,此时还需从长计议,待得有好的机会自己亲自上疏奏请太后还政便是。

鲁宗道算盘打的很好,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他至今都有点胆颤心惊。

那日太后忽然宣召鲁宗道进宫议事,鲁宗道自然是不敢怠慢。要知刘太后虽然专权,但是平素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有时难免有些偏袒刘氏宗亲,但并不纵容他们穴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这一点也使鲁宗道心中一直对她颇为赞许。

刘太后在垂拱殿召见了他,这垂拱殿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昔年鲁宗道经常被真宗召唤于此,想起先帝的音容笑貌,鲁宗道一阵唏嘘。

刚进殿叩拜完毕,还未站稳的鲁宗道,便耳闻太后一句:“唐武后何如主?”老胳膊老腿的差点一跤跌倒地上。

鲁宗道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前一阵便有传闻方仲弓奏表上疏,请太后立刘氏七庙,当时鲁宗道只当是个笑话。唯帝王的宗庙方是天子七庙,诸侯尚且只立五庙,即便刘娥是当朝太后,这种逾越祖宗礼法之事想来她也不会做的。

然而此时听到太后如此一问,鲁宗道心下如打鼓一般,没了底数。莫非太后有废帝自立之心?方仲弓啊方仲弓,你个小人,为了溜须拍马莫非想要毁了我大宋基业吗?

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鱼头参政毫不犹豫的回了一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刘太后沉默良久,摆了摆手道:“你退下吧。”

鲁宗道从垂拱殿出来,静下心来好好思付了一下,太后此言只怕仅仅是试探,想借我之口试探一众士大夫的想法,我可万万不能退缩了,拼死也要把太后称帝之心遏制在萌芽状态。

事到如今,看来皇上亲政之事迫在眉睫,实在不行,逼也要逼得太后罢帘还政,鱼头参政下定了决心。

不过这事总得一步一步来,得先找个人试试水,看看太后什么反应,再做决定。嗯?找谁呢?对了,晏殊举荐的那个范仲淹不错,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