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暂时未去,那些学习过的二十名官吏先去了,至少学过,研究过,宋九也叮嘱过,他们是半个内行人。
宋九带着学生研究另一样东西,先用高价请来三个宋朝烧琉璃的工匠。宋朝烧琉璃的作坊还不少,但从开始时就走错了道路,因此烧出来的是真正琉璃,而非是玻璃。有的作坊效益好,有的作坊效益差。
不过相对而言,他们都有了些实践基础,只是偏差了研发方向,宋九三个老匠人请来,付了高薪,签订了高额赔偿的保密措施,但后面奖励也十分惊人。然后在屋后又盖了一个院子,院子里建了一个土窑。
宋九未提交,也没有人提出来要他交。甚至大半人对他能否烧出大块琉璃感到怀疑,宋九学问来自那个西方的老师,能烧出琉璃不奇怪,但大食那边烧了多少年,也未看到过大块琉璃销到中原。
那会关系到他画上的美丽房屋能不能造出来,是一种奢侈品,与军用民用关系不大,可能会有人在成功后垂涎,但也不好意说出口。况且能否成功还是两回事。
赵匡义拨了一匹马让宋九学骑。
会骑马是一件好事,这时代速度太悲催了,只有骑马是最快速度。宋九抽空练习,摔得鼻青脸肿,终于能勉强骑着马小跑,还是不能疾驰。可宋九不知道,赵匡义让他骑马是有原因的,赵匡胤与赵普说了一句话,南方……
几天后,宋九顺着官道奔向那块盐碱地。离东水门不算太远,就在开封县与陈留县交界处。
整个开封地界土层多,土质劣,多属于黄河冲刷下来的细沙,盐碱地到处都是。但百姓也有百姓的办法,朝廷有朝廷的办法。种庄稼不适合,能适合种果树、桑林,天气凉爽,适合蓄牧业,朝廷能用来做优良的牧监。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引黄河水继续冲刷,水退后会有大量淤泥留下,那么瘠地会变成沃土。
这个宋九知道,但现在宋朝不是缺地,而是缺人,河北那一行,让他触目惊心,相州磁州离京城并不算太远,居然空旷如此。他更不想多事,提都不会提。
骑着马,赵匡义给的马不错,一匹上等乌雉母马,长了七八年,比较通人姓,姓格温顺,不然这几天练习骑术会摔得更惨。若骑着它上阵杀敌,恐怕马速跟不上,用来做普通的座骑,却是最佳不过。
来到工地上。
很多人,一千多号人,到处都是官兵与工匠。远处是几个窑炉,烧砖头用的,中国很早就有了烧砖历史。但成本比较高,在宋朝出现了一些用煤烧砖的土窑,设计皆不合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南宋,砖瓦仍然很贵。
宋九未来就打了招呼,进行改进,先将许多砖窑工匠喊来,然后根据朝廷送来的如今窑洞形式,与后世记忆中砖窑形式进行对比。设计了八个土窑。
想烧好砖,一是窑的构造,二是温度,三是土质。
先看那种窑洞设计最佳,这个容易比较,相同的土质烧砖,烧出一炉砖对照后就能得知。再试验温度与土质,宋九到来时,答案已经出来,只有两种窑洞设计最为合理。
实际凭借这一条,已让朝廷心动。
木质房冬暖夏凉,可是易遭虫蚀,干裂风化,必须要时常维修,又容易着火,象好一点的房屋多是砖瓦与木头混合使用。皇宫宫殿如此,宋家房屋如此。至于普通百姓,那就是泥巴墙茅草顶,顶多是瓦顶,墙壁还是泥巴墙。唐朝名相宋璟做地方官看到城中因为木头房易燃,改成砖瓦房,背后花了多少钱帛却没有铭载于史册。砖瓦成本太贵了,并且许多砖瓦质量也不过关。
技术出来,花了一笔不菲的钱,还动用了两百多名力役与近百名工匠,三司官吏一边痛惜钱帛,一边也记住了一个新名词,试验。但不代表着结束,高炉用砖与建房子用砖是两样的,必须用耐火砖,粘土砖、高铝砖、刚玉砖,后面两种不想了,想的是前种,得用高粘姓粘土烧出粘土砖。不但高炉,焦炭炉更需要耐火砖。
这个用钱不多,接下来才是花钱的。
几个仓库,有许多人正在官吏带领下制造水泥,宋九要求是宁缺勿滥,水泥质量也许不差,但导致浪费更重,成本也更高。造好了,放入仓库。还不是花钱的地方,最花钱的地方是高炉。
高炉有了水泥还不行,不是那种高标号的水泥,想要坚固必须使用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拉丝技术如此落后,那有钢筋,只好笨办法采用百炼钢的方法十炼九炼,将铁打成钢,再慢慢拉成各种粗细严重不匀的钢筋钢丝。但是暂时的,一旦正式这个钢厂上马后,就会得到大量钢制品。这一条是最花钱的所在,若非宋九弄出火药,又让大臣看到威力,估计朝廷根本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