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揣摩圣意(2 / 2)

前段时间赢海以静制动,推说身体不适,所有的政事都让诸葛亮处理。

赢海想的挺好,这样的话,只要嬴子婴一回来,好家伙,所有的奏折都是诸葛亮处理的,那这明显就是对权利有着狂热的欲望啊!再怎么辩解,即便嬴子婴不追究,内心肯定会留下芥蒂。

诸葛亮本着问心无愧的心理,你让我干我就干。要不然还真有人以为我心虚了呢!

然后,诸葛亮感觉自己有些玩儿脱了。

他接这个差事的前提是,那些非常重要,重要到他这个中书令尚书令都不能拍板,必须得让嬴子婴来拍板的事儿嬴子婴得管。

但是,这爷俩一个德行,一推二五六,这就让诸葛亮有些麻爪了。

比如说,司马欣上报,羌族有异常,边境需要增兵。

这东西诸葛亮敢给批吗?

干涉到兵权的事儿,诸葛亮一向是敬而远之。

再比如说,章邯想搞个军事演习,将军队拉出去搞野战对抗。

这个他可以给批。但是后边备注着,需要十万石粮食或者同等价值的金子或者铜板。

诸葛亮只想说:我有你奶奶个腿!

像这种事情,诸葛亮只能暂时压着,等着嬴子婴啥时候回心转意了,赶紧处理一下。

肯定有人会说,啊,都请示了,让你看着办你就看着办吧。

诸葛亮要是真的看着办了那就是猪油蒙了心了。

嬴子婴有多小心眼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现在他诸葛亮这么干了,嬴子婴肯定会想,现在让你看着办你就看着办了。

那等以后不让你看着办你是不是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看着办了?

办顺手了啊!

诸葛亮到底不如赢海,毕竟那是亲儿子,自个儿这个丞相到底几斤几两,诸葛亮还是清楚的很的。

所以说,他准备妥协了。但是不是向赢海妥协,而是向嬴子婴妥协。

一晚上没睡觉,熬夜写出了一份万言书,措辞非常诚恳,尤甚出师表,光是竹简就有上百斤之多。

嬴子婴让人给念完了,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认识到错误,或者说有没有错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亮认错了。

事情不重要,态度很重要。

很快,嬴子婴的回信来也来了,这是嬴子婴盖着大印的第一封回信。

得到了官方认证的!

意思也非常简单,赶紧滚来屯田之地。

诸葛亮乐屁了。

得到回信的时候太阳都落山了。就这,诸葛亮还不忘去恶心一下赢海,特意来到东宫拜见赢海,奏明说是陛下的圣旨到了,让他去团田之地。

赢海拿过来一看,好家伙,确实明晃晃的圣旨上盖着和氏璧大印,没有题头,没有结尾,只有六个明晃晃的大字:滚来屯田之地。

就这种风格,像他老子!

看着诸葛亮嘚嘚瑟瑟的走了,赢海那个气啊!怎么就让这老小子提前了一步呢!

连夜将曹操招进宫里来,曹操一听,就明白了个大概,陛下其实就是要个态度。现在诸葛亮的态度到了,自然可以先解脱。

这样下来的话,赢海就危险了。

“赶紧给陛下上奏折,把什么错误都揽到自己的头上来!”

赢海照做了,写的比诸葛亮还多,足足有两万多字。光笔杆子就请了二十多位。

嬴子婴看着好几百斤的竹简,弄死赢海的心思都有了。

他怎么就生出这么个玩意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