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凤鸣引鸾(1 / 2)

五福临门 紫芋 0 字 2021-08-26

 “中了,中了,是院试第一!”

乡野路上,一个布衣少年跑得飞快,一边跑一边高喊着什么,正是秋,累累果儿挂满枝头,金黄色的稻谷灿烂若阳,农人一派喜气,感慨着这一年的辛苦终于要看到结果了。

“中了,中了……”村子里的小孩儿跟在少年的身前身后,跑着拍手,重复少年的话,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可是凤哥儿中了?”邻家大婶在少年路过的时候高声问着。

“嗯。”少年点头,笑容更盛,“中了,还是院试第一哪!”

“哎呀,可算是熬出头了!”大婶拍着大腿说话,也有邻人附和,“可不是么,凤哥儿这小小年纪就中了院试第一,可真是了不得!”

邻人还在七嘴八舌地说话,少年已经跑进了屋子,拱着手道喜:“奶奶,姐儿中了院试第一哪!”

罗奶奶想笑却又怕不严肃,嘴角只微翘了一下便收敛了笑意,呵斥:“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一路又跑又嚷,是男儿家该做的事情吗?”

被训斥的少年正是阿文,十三岁后他的个子猛地窜起来了,看着比罗奶奶还要高半头的模样,常被训斥为“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奶奶,我是进了村子才喊的,也是想让奶奶早些听到,何况,姐儿如今这么风光,也应该让村里人都知道才是!”阿文这些年识文断字,早已不是最初的怯懦模样,有了些主见,罗奶奶训斥的时候也敢争辩一两句了。

若是往常,听到阿文争辩,罗奶奶少不得还要再说两句教训,但今日恰逢喜事,不但没有多说,反而给了个荷包当做报信的奖赏,又让阿文赶紧准备了喜钱,免得有人上门道喜,没的给。

这些喜钱早一个月罗奶奶就准备好了,阿文需要做的就是把一筐子铜钱搬出来,抓给来道喜的人。

小孩子们得了赏钱叫嚷得更欢,大人们的脸上也带着笑,一个个过来恭喜,罗奶奶难得地露出了笑脸把众人请进院子里坐了,阿文忙着撒铜钱,准备茶水,有同龄的男孩儿看了也过来帮了一把手,邻居大婶更是出借了不少小凳子,让人都坐下了。

“老婶子真是好福气啊,有个这么有出息的孙儿,以后怕是要到城里去享福了吧!”

“才考了个书院第一入了官学,转年又考中了院试,这可就是文士了,看这势头,以后定然是要做大官的!”

“凤哥儿,啊,清凤从小看着就是个聪明孩子,当时我就说她以后一定大有出息,看看,果不其然吧,这不就应了,院试第一,也是咱们村的荣耀啊!说出去咱们脸上都有光彩,我表妹还说要搬到咱们这里住了,也借借风水!”

“我家那姑娘要是有凤哥儿一半就好了,那个不争气的,成天里就知道在田里忙,能忙出个啥,瞧瞧凤哥儿,以后可就是要当官的人了,老婶子可要记得咱们这同村的人啊!”

“快别‘凤哥儿’,‘凤哥儿’地叫了,要当官的人可不能叫这样的小名,我听城里都是叫‘小姐’的,以后咱们也要这样叫才好!”

往日里不太来往的村人几句话一说,俨然熟络得一家人一样,罗奶奶抿着嘴笑,听到说要叫‘小姐’这才出声阻止:“哪里需要那样,她年纪小,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叫一声‘姐儿’也就罢了,便是叫‘清凤’也使得,若是以后真的当了官,自有一番规矩。”

听着亲近的话最后一句还是露了心意,罗奶奶看不上这些村人,如今罗清凤中了院试第一,她便想着以后的乡试第一,会试第一,眼界一高,态度反而和蔼不少,唯独话音中还能够听出那种不屑一顾来。

“可不是,说起来,凤哥儿也十岁了,可要订门亲事?”邻家大婶笑眯眯地提起了话头,“我家阿玉跟凤,清凤同岁,年龄正相当,品貌不是我自夸,持家过日子是绝对没差的,咱两家也是老邻居,奶奶也是常见的,可看得过眼?”

邻家大婶一开头,此起彼伏便都说起了亲事,这家的侄子,那家的表弟,你的我的,各自夸得跟花儿一样,指望着早早定下这门亲事。

罗奶奶默然不语,阿文看到她眉心微拢,一瞬又展开,还露出了笑容,这是要答应吗?心里一慌,差点儿把茶盏拂落,幸好旁边儿一个男孩儿搭了一把手,扶稳了摇晃的茶盏。

“阿文哥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若是刚才打碎了茶盏,罗奶奶定然要骂你的!”赵家弟弟跟着阿文来到了厨房,把自己带来的干果泡了茶,捧了一杯喝着,又招呼阿文来尝,“这是南边儿的干果,泡茶最是好喝,阿文哥哥,你也过来歇一会儿,她们这会儿说的话定然是不让咱们听的!”

阿文应声,也拿了一盏茶,跟赵家弟弟坐在厨房后头,旁边儿堆的是整齐的木柴,透着木头的清香味儿,外面的声音依然可闻。

“……别的不说,我家孩子可是极好的,相貌齐整,也会些诗书,奶奶若是应允,凤哥儿以后进京考试的费用,我通通都包了!”财大气粗的声音传来,阿文愣了一下,看向身边男孩儿。

“哎呀,母亲尽胡说!怎么说出这样羞人的话!”男孩儿的脸上飞起两道红霞,水汪汪的大眼睛瞟人的时候似会说话,此时娇羞无限的模样正印证了一个词——“荷粉垂露”。

赵家弟弟姓赵名华文,据说是他读过书的舅舅给取的名字,男孩儿之中有这样好听又有讲究的名字是极少的,阿文才来这个村子没多久就认识他了,赵华文的小名也叫做阿文,不知是谁叫了那么一声,应声的有两个人,对眼一看,便这么认识了。

赵华文的母亲有一手烧瓷的好手艺,在村里也算是富户,家里的田如罗家一般都是租给别人种的,赵华文的父亲家更是有钱,迄今说起嫁妆来,赵华文的父亲还是排在第一的。赵华文上头有三个姐姐,都比他大很多,一个学了手艺谋生,一个跟舅舅去做生意,还有一个是读书的,可惜远远没有罗清凤这般顺遂,读到十五岁上仍旧考不成,便退了学也去经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