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同窗之谊(1 / 2)

五福临门 紫芋 0 字 2021-08-26

 罗清凤每隔几日就拿给虞万两一篇寓言故事,多半是她以前看过的还记得的翻录出来的。原就是文言文的还好说,不用怎样改动,默诵下来也就成了,不是的,则需要仔细遣词用字,需要避讳,避典,少不得还要把《博传》多翻两遍,再查查可与《法经》有违。

开始还很慢,有很多东西历时已久多半都忘了,前一篇《劝学》若非是必背课文,并且常考其中词句,大概也是不记得的了。后来写得多了熟了,速度也就渐渐快了,竟觉得本来说话用词就是这般,自然天成的感觉令文思如泉涌,写小说的把握又多了一份。

并没有放弃写书的想法,只是把这个时间押后了,再怎样惊才绝艳,也绝不是六岁上便可以独立写书的,写点儿看似幼稚的小故事便足够了,一篇篇写着,等积多了再出书。

罗清凤不急,可虞万两急,动不动就来催促,明明不是长篇连载,她却先“催更”了,若不是罗清凤百般告诫,怕是她早早就要宣扬得天下皆知了。

有了《劝学》在前,不少先生都对罗清凤刮目相看,提到时多是这样说“这就是那个写《劝学》的”,也不知道这话是怎样传的,传到罗清凤耳中就成了她最爱学习,并且学得最好。

名声这个问题很重要,已经有了这样的名声,若是不能够达到期望,便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少不得要被诟病,而若是达到了,则人人都会是“理应如此”的表情,不会额外夸奖。

罗清凤咬牙努力,已经有了好学的名声,怎样也不可自污其名,于是,课上课下,先生身边儿都多了一个爱请教问题的小尾巴,被那好学的眼神灼灼地盯着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为人师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好感一有,格外看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尤其是法经先生,动不动就会点她来回答问题,一旦答对,大加赞赏。

要快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不同于自己熟知的社会构成,首先要看的便是法律,其次便是各种准则,最后才是历史。法律可以让人马上明白什么是被否定的会得到惩罚的,然而法律并不是常用,它大约说的都是不可以做什么,而准则则说的是可以做什么,怎样才是对的。历史是最直观也最容易产生偏差的了解,本朝本代的事情从来都是多有讳言的,而前朝的若是本朝人说则多为毁誉,若是上数几朝的历史则多为胜利者所书,也不见得是真。

《法经》就相当于教导人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的准则,因此罗清凤对待这堂课极其认真,她的有些观点还很有启发性,让法经先生夸赞过几次,说起来,这位先生是最赞成罗清凤的鸿鹄大志的。

博传先生则刚好相反,她为人刻板,最不喜欢的便是罗清凤这等看着便“惯会取巧”的学生,同样是爱提问,她却是挑刺多过于夸奖,根本不容罗清凤有任何的发挥,一堂课下来,她总是被说的最多的一个。

也会从一些先生的口中听说“邹阳”这个名字,但现在的罗清凤已经没有了追究身世的念头,反正也不是自己亲生的爹娘,还是不要太操心为好,否则,一想到罗奶奶,还真是令人含怨。

反正罗奶奶也不想让自己知道,那就装作不知道好了。更何况,邹阳,若是自己真的是他的孩子,那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么?竟然不闻不问长达六年,可见也不是个什么有情义的,自己也没必要关心。

罗清凤确定邹阳没有死,也确定罗敏没有死,因为该到上坟的时候,可不见罗奶奶带她去给这两人上坟,家里也没有牌位,可见这两人都还活着,却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既然他们抛下罗奶奶和自己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负罪感,以后也不曾回来探望,那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帮着罗清凤记住这对父母的,有也权当没有好了。

有时候想想,还真的很好奇若是以后真的遇见了他们会是怎样的情况,不过,抛弃别人的就应该有被别人抛弃的觉悟不是么?

午间休息的时候,罗清凤还在捧着博传细看,里面的不少成语典故什么的都跟她所知的不同,需要细细背诵,连同出处一起记住,否则写文章的时候便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前言不搭后语。

西厢是专门用来午休的,便是有人说话声音也不会太大,这时候讲究的是“两耳不闻身旁事”,罗清凤真的看起书来也是很投入的,若没有这点儿安静耐性,怕是也读不了文科班,受不了成天在资料的海洋中徜徉。

“啪!”桌子被人狠狠一拍,罗清凤手一抖,抬起头来就对上李义章的怒目,又怎么了?在心里无奈一叹,把书合上,她一来,定然是看不了书了,无辜地回望,“怎么了?”

“这手绢是你的?”李义章拿出了一条手绢,上面那淡紫色的兰草再熟悉不过了。

“是啊,怎么了?”罗清凤想要接过,“我的手绢怎么到你手里了?”

“怎么了?这是我从虞万两那里拿来的,她说是你送给她的!”李义章怒气不减反增,揉着手绢,很想要把它揉成灰的模样。

“才不是我送给她的,我只是拿给她用,然后她一直没还我!”罗清凤勉强算是弄明白了原委,急忙辩解。

李义章的脸色好看了些,理直气壮地说:“那你给我一条!”

罗清凤苦笑,拜托,平等的朋友不是指这样的平等啊!想是这般想,却还是乖巧地“哦”了一声,把自己身上带着的新手绢给了李义章。

得了手绢,李义章化怒为喜,道:“这可是你送给我的啊!”

“是啊,是我送的!”这都要“平等”,真是可以了!罗清凤连忙应着,就怕再惹了这位姐姐,她嚷起来吵人清静,可白眼都是对着自己的,谁让人家后台大,别人惹不起,于是自己就被当软柿子捏了哪,好吧,是朋友,这点儿委屈她认了!

“凤哥儿还真是个哥儿啊,绣的兰草这样好看!”李义章细细看着手绢,满脸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