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2)

 长安,皇宫,御书房。.

“袁爱卿,朕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到朕站在一艘小船上,漂浮在黄河之上,逆水而上,而朕在颠簸中却丝毫不觉得头晕,不知道此事主何吉凶?”

“陛下,此事大吉啊,河上西来,和尚西来,定是说一个和尚要来到长安,只是不知道是哪位高僧。而且臣夜观天象,发现紫薇星大亮,而且帝星边上的一颗很暗的星星也亮了起来,应当应在此事之上,应该是九殿下的顽疾有治了。”

“真的?”一个惊喜的声音。

“不错,应该如此,不过陛下还是请淳风道长来下最好。”

“恩,好吧,来人啊,传朕旨意,要李淳风速来见驾。”

“是。”

过不多久,一个穿着灰白相间道袍的道士走了进来,跪下道:“臣李淳风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请爱卿过来是有件疑难之事要请爱卿解惑。”

“微臣不敢,不知陛下有何疑难之事?”

李世民把刚才的话又跟李淳风讲了一遍,然后问他怎么回事。

李淳风掐指算了半天才道:“陛下,此事臣和袁兄一个意思,只是此事不宜专门用人查访,须知顺天应命才能得天庇佑。九皇子天纵英才,必定会逢凶化吉的。”

“好,就按你的意思办。治儿是朕的几个孩子中最喜欢的,也是最仁慈的,不像他大哥那样嚣张跋扈,虽然他是太子,以后也将是皇帝,但是他却没有做皇帝的本事,心胸狭窄,疾贤妒能,怎么能放心让我把皇位传给他?泰儿虽然谦恭有礼,循规蹈矩,学习也是勤勤恳恳,可是朕却听庞玉说他私下里可不是那样,哼,以为我老了,眼花看不到了,哼!就是治儿心地最好,能够容人,就是缺乏治国的大才,不过我看这些以后可以慢慢学嘛,只是可怜治儿年纪轻轻,却得了不治之症,哎,难道天亡我大唐吗?”

“陛下不必如此,九皇子必定能得天佑。而且陛下青春鼎盛,岂能做如此之想?”

李袁二人连忙劝慰道。而且头上还冒出了汗,虽然皇帝是心胸宽广,可是如果让庞玉知道他们听到了不该听的话,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虽然现在他们只是负责观天望星,制定历法,为皇帝推测预言,超然世外,可是一旦让那些天策密谍给盯上了,就会如影随形,不死不休。作为李世民的国师,他们虽然没有太大的势力,可是还是能够知道一些别的人不知道的事情,天策密谍乃是李世民刚做秦王之时,从天下的奇人异士中招揽而来的,每个人都是探听消息的好手。天下大乱之时,他们不但要负责打探敌占区的情报,而且还负责监视百官,一旦有任何人有什么谋反的迹象就会立即先行报告给天策府主,然后派天策武卫进行剿灭。因此在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杲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薛仁杲投降后,就是因为他要为父报仇,决定暗中积蓄实力,阴谋造反,所以才被处死。虽然自己不会造反,可是每天被人盯住的感觉可是很不好的。而且庞玉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朕知道你们说的,可是当朕百年之后,我大唐基业交由谁来继承啊?”

“陛下如何出此不吉之言,陛下乃是千古未有的圣君,必定得天庇佑,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天罡急忙道。

“呵呵,你们也会拍马屁了,什么万岁,什么长生不死的,那只不过是世人的梦想罢了,人间帝王何曾有百岁的,那些仙丹什么的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能让人长生,笑话,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当今天下还是大秦的天下,哪轮到什么刘邦杨坚一类的做皇帝,哪会有什么五胡乱华的时代?”

“陛下圣明。”两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