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无题(防盗总结)(2 / 2)

“那种无聊的报纸,我早不看他啦。尤其是《太阳报》这个报纸,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订阅过了,也没有人去看他。”</p>

“原来是这样吗?那你们最好去看一看,因为已经出大事儿了。”</p>

“什么!”几个老教授顿时一惊。</p>

马普学会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时任德皇威廉二世相信科学技术的兴趣能够增强国家实力,便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该学会,由皇室出资支持科研,以增强德意志的技术能力。</p>

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评价,这一项决定在当时无疑是相当富有远见的。由于国家资本的支持,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科研项目不断涌现,令德国的科技技术在三十年之内,都维持在世界前列的水准。</p>

二战结束之后,虽然威廉皇家学会被解散,不过却在英国的支持下,以马普学会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当然,那些愚蠢的英国人也没有安什么好心。所以双方也一直不太对付。</p>

对于更加注重事实的科学家来说,歪曲捏造事实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但是《太阳报》却偏偏乐此不疲。</p>

这份历史遗产带来的影响,直到今天也可以清晰看见。虽然自从冷战之后世界学术中心的位置一直在漂洋过海地向西迁移,但因为马普学会的造血能力,德国在工程技术、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依旧保持着世界前列的水准。</p>

从这一点来看,比起丢掉世界数学中心地位的法国人来说,德国人无疑幸运得多。</p>

在酒店里住下之后,王峰休整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便在威尔教授的邀请下,前往了位于柏林的马普实验室。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座马普实验室也是威廉皇家学会的遗产之一,只不过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之后,这里几乎已经看不见它原来的风貌。</p>

“……马普学会的实验室分布在德国的各个城市,这里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大概是最大的一个,不少物理、化学方向的研究所在这里都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课题。这里就像一座反应堆,将各领域的知识点燃,并释放它的能量。”</p>

王峰想了想,问道:“所以这里的研究,是以研究所为单位展开的?”威尔教授用闲聊的口吻回答:“那倒不是,准确的来说,这里的项目大多以研究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的区别很大。对于没有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来说,这个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总之你可以理解为,是与美国研究机构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p>

走在通往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的林荫小道上,威尔教授一边和王峰说着马普学会的构成,一边和他闲聊着这里的各种趣闻。在路过一个造型独特的扁圆形建筑时,王峰向那边投去了好奇的视线。“那边是什么?”威尔教授笑着说道:“那边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产业‘,你可以猜猜那里面装得是什么,我敢打赌,你绝对猜不到。”</p>

“难不成是一台对撞机?”王峰开玩笑道。“哈哈,那倒不是,这可是个比对撞机更科幻的玩意儿,”哈哈笑了笑,威尔教授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你应该听说过吧,可控核聚变这个有趣的话题。”</p>

“你们说的那个是号称永远的50年吗?”王峰开玩笑道。</p>

“嘿,朋友,别这么说,虽然我们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依然是稳中有进。”</p>

骗鬼呢吧?</p>

这种话你跟那些管着经费的外行白扯白扯还行。对于自己这种圈内人士还,还是不要瞎说了吧?</p>

1958 年,艾贡·拉尔森(Egon Larsen)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原子能:一个外行人的核时代指南》( Aty: A Laymahe Nuclear Age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核电站的设计,甚至还有未来的原子飞机和核动力汽车。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拉尔森和他同时代的人所强烈表现出的对核能的那种热情可能已经明显减弱了。</p>

尽管如此,至少有一种形式的核运输正在运行之中,铀动力潜艇现在经常在我们的海洋上巡逻。如今,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也在利用核能发电。事实上,截至 2011月世界上共有 442个运行中的核电站,另有65个正在建设之中。</p>

尽管目前核工业的规模如此之大,但总的来说,它在新闻报道中的声誉并不好。这点也可以理解,2011 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 1979 年的三里岛核事故,都导致公众和政界对该行业的安全和远景产生怀疑。</p>

自从这些核灾难发生以来,人们对可能的核泄漏、核废料的再处理和长期储存感到非常担忧。这些担忧并非无足轻重。然而,面对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供应的减少,一些绿色运动的成员也在鼓吹核能是最可取的生产更多电力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资深环保人士斯图尔特·布兰德现在正在推广核能的利用,因为它不会排放任何温室气体。</p>

未来,与核电站有关的危险也会大大减少。今天,所有的核电站的建造都是基于核裂变过程。然而,转换到另一个被称为核聚变过程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好推动了向太阳索取能量的机制,这种机制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更安全核能的来源。</p>

鉴于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水平和毒性,几十年来,核物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建立核聚变发电厂以减少核污染。由于铀的储量不太可能持续到 21 世纪末,核聚变电站的另一个潜在吸引力在于减少我们对相对稀缺的核燃料的依赖。</p>

目前,核聚变电站最有可能的燃料是两种同位素或被称作「重形式」的氢,即氘和氚。在核裂变中,燃料的原子被分开以释放能量,而在核聚变中,两种燃料则是在原子单位上融合在一起而释放能量。因此,尽管核聚变释放出原子能,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核废料。相反,由氘和氚所驱动的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结果都是氦和中子。</p>

因此,核聚变比核裂变更安全。核聚变反应堆的某些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因此最终必须进行安全处理。然而,这种间接核废料的长期放射性毒性要比目前核裂变发电站的副产物少得多。</p>

太阳是从不断的核聚变反应中获取动力的,而这些反应是由巨大的引力引起的。然而,这种条件不能在地球上创造出来。因此,要在反应堆中产生聚变,就需要使用燃料来加热到极高的温度。</p>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将它们加热到超过 1 亿摄氏度或者比太阳热很多倍的温度。这种异常炽热的等离子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密度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点火」和自我维持的核聚变。你会惊讶地发现,所有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p>

最起码以现有的材料与工程条件,是无法完成这一种试剂工程的。但是如果他没有前景的话,委员会就不会继续在这一项工程上投钱。</p>

如果他们不在这上面投钱的话,那这一项工程就永远永远不可能完成。所以说大家就编制了一个美丽的,关于50年的谎言。</p>

久而久之,核聚变工程也就变成了50年工程,号称永远的5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