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银枪效节(2 / 2)

薛广衡往前一步,要斥责他了。</p>

李晔挥手拦住了他,随着皇城司与宣教司的壮大,在军中、民间无孔不入。</p>

军中都头的升迁,皆由李晔亲自接见授勋,非战时,将领对军队根本没有调动权,只有训练权,连平日的野外训练,都要枢密院盖章确认才能生效,没有皇帝玺印的军令,士卒非休沐擅自出营,都是违背军法的。</p>

李晔淡淡笑道:“杨将军看来颇有自信,也罢,二位阁臣也随朕去见见朕的亲军。”</p>

控鹤左军首先是天子亲军,然后才是杨师厚麾下。</p>

如果李晔自己都不信任,岂不是把亲军往外面推?</p>

杨师厚的行为,李晔几乎猜到了。</p>

无非是主动求请伐蜀主帅之职。</p>

平淮一战,杨师厚大放异彩,反守为攻,又诛灭朱延寿,断了朱温江淮一臂。</p>

如今大唐名将济济,李神福等一批淮南将领的加入,令他感觉到了危机。</p>

这种良性的竞争是李晔乐于见到的。</p>

开远大营,一通鼓罢。</p>

八千士卒集结在操场上,白日之下,铁甲闪闪,寒光阵阵。</p>

每名士卒都披着天唐府打制的冷锻甲,仿佛人形铁兽,右挎刀,左挎弩,手持一把长枪。</p>

此长枪比步军大阵中四五米的长矛短了一半,枪头却更加锋利。</p>

比枪头更锋利的是士卒的眼神。</p>

李晔也算经过不少战阵,士卒的精锐,往往气势上就可以看出。</p>

“起!”杨师厚大喊一声。</p>

寒芒闪动,杀气凛凛。</p>

一旁的李巨川脑门上冒出冷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p>

精锐之象不弱于黑云长剑都!</p>

不,比黑云长剑都更剽悍!</p>

李晔目光在士卒中穿过,清一色的关西大汉,人高马大。</p>

“关中子弟之锋锐,皆在此军!”李晔由衷赞赏道。</p>

难怪杨师厚如此有信心。</p>

“请陛下赐名!”杨师厚拜在李晔面前。</p>

李晔心中一动,“银枪效节都”五个字脱口而出。</p>

话一出口,心中又后悔起来,这个名字太不吉利了。</p>

“谢陛下赐名!”杨师厚遂大声呼喊:“银枪效节,陛下万岁!”</p>

士卒眼神狂热,跟着大喊起来:“银枪效节!陛下万岁!”</p>

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李晔只能干笑两声,暗想自己是真的想多了,魏博那般脑后长着半米长反骨的家伙,怎能跟关中子弟相比?</p>

而银枪效节都,几乎就是五代战力的天花板了。</p>

历史上杨师厚凭借此军割据魏博,活着的时候,死死把李存勖压制在魏博之北,其投奔李存勖之后,也成了灭梁的急先锋。</p>

历史的强大惯性仍在。</p>

其实历史上的那支银枪效节都命运悲惨的原因,是因为诞生在魏博这块风云之地,依旧是牙兵性质。</p>

如今的银枪效节都是天子亲军,是大唐最忠勇子弟组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