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访清松寺(1 / 2)

叱咤 风天啸 6807 字 2019-09-24

 吴叔见他发了重誓,顿时有些歉意的道:“张浩天,俺知道你是一个讲义气守信用的好汉,不过事关虎爷的安危,俺不能不谨慎一些。”

张浩天淡淡一笑道:“吴叔,你是不是知道虎爷在什么地方,想让我去通知他。”

吴叔见到他已经猜到了,便点了点头道:“不错,俺的确知道一个能够通知虎爷的办法,不过可能要耽搁你一段时间。”

张浩天道:“我倒是不急着回去,如果能够帮到虎爷,也是我的荣幸。”

吴叔感激的对他笑了一笑,也不再罗嗦了,道:“俺过去跟了虎爷一段时间,曾经和他去过一个地方,十天之后,也许你在那里,能够找到他。”

张浩天立刻道:“什么地方?”

吴叔道:“离这里六百公里的w县东南方向,有一座规模不大,算不上太有名气的庙宇,叫做清松寺,那座寺与虎爷有些渊源,据俺所知,每年的七月初一他都要到寺里去呆上三天,只要虎爷还活着,这个习惯绝不会改,你如果去,没有见到一个和你差不多高大,长得很威武的老年男子在大雄宝殿后面一间供着一尊有点儿奇怪的女菩萨的殿里打坐,那么……那么……”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一脸的黯然,自然就是如果张浩天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个人,那么就证明虎爷真的不在人世了。

张浩天仔细的记下了吴叔说的地址,便点了点头道:“你放心,吴叔,如果虎爷在你说的这个地方,我会去告诉他,让他小心的。”

吴叔感激的望了他一眼道:“谢谢你,俺真希望虎爷在那里,他看到了你这样的人才。一定会喜欢地。要是能够点拔一下你,你一生都受益无穷了。”

张浩天也地确非常想见到这位传说中的风云人物,但想到一事,就道:“我这次去,要是见到的是虎爷的后人或者徒弟呢?”

吴叔沉吟良久,便叹了一口气道:“那你就劝他最好不要管道上的事了,也好给虎爷留下血脉或者把他的绝技传下来。现在的江湖,已经不再是过去地江湖,年轻的一辈,不会再像父辈们那样守着老规矩办事了。虎爷要是在,凭着几十年的威名或许还会让他们顾忌一些,但换了别人,就不一样了,更何况的是,这个人无论是身手和经验,都比虎爷差了许多,江湖险恶,他若是想要继承虎爷地名声强自出头,只会白丢了一条性命。”

见到张浩天答应了一声。吴叔慢慢从脖子上解下一块上面雕着一只虎头的玉牌,交到他手里道:“这块玉牌。是虎爷当年分发给各个联系人的,听说取自同一块玉石,一共有十八块,俺这是第六块,如果你见到了虎爷或者虎爷的后人,将这块玉牌给他,他应该就会相信你的话了。”

张浩天仔细看去。却见那虎头的旁边果然雕着一个大写的“陆”字。就将这虎头玉牌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然后用衣服遮好。

吴叔这才道:“张浩天。那你快去吧,或许虎爷会提前到清松寺也说不一定,这事越早通知他越好。”

张浩天知道刘德胜在没有确定虎爷到底在不在世的消息之前,在表面上是会照顾好吴叔的,就点了点头,仍然扶着他回到了病房,这才告辞而去。

从医院出来,张浩天直接就租了一辆地士前往w县,一路全是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下午三点多钟,就到了w县。

到了w县城之后,他并没有丝毫地耽搁,而是又招了一辆本地的士,前往东南方向的“清松寺”。

一路与的士司机闲聊,张浩天这才知道,“清松寺”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寺中的古松苍翠而得名,只是座落于一座高山上,交通不怎么方便,而w县是个历史古城,附近上千年的老寺都有,是以平时去“清松寺”的人并不算多。

司机说得不错,当向东南方向走了二十公里之后,穿过一座村庄,就只有颠簸难行地黄土路了,地士底部不高,时常被擦住,据司机说,要是遇到下雨,是没有车愿意往“清松寺”跑的。

当走了五公里黄土路之后,远远地就见到一座大山,而在半山之腰,远远的就见到了一处红墙绿瓦的建筑,正是一座庙宇。

的士司机将张浩天送到山脚下,张浩天多给了他一百元钱,要了他的一个电话,并让他在这山脚等候,说自己只是上去看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会返转的。

从山脚顺着一条狭窄的青石梯快步爬行,没半个小时,张浩天就到了那寺外,却见这寺很是陈旧,但墙宇高檐中,处处可以看到修补过的痕迹,而在正中有一道大门,大门之上有一块黑色长匾,写的正是“清松寺”三个篆体字。

寺门此时是打开着的,不过却没有人守在外面,张浩天上了十几级台阶,就走了进去。

大门之内,塑着四尊凶神恶煞的神像,正是佛座下护法的四大金刚,绕过这些神像,就见到左右两道小门,张浩天曾经看过一本书籍,对佛教的建筑初有涉猎,知道一大两小的三道门,叫做三门殿,一般的佛教建筑入口都是三门而立,所谓“山门”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出了三门殿之后,就见到了一个极大的庭院,而在这庭院之中,最显眼的就是一株株虬枝兀接,青苍滴翠的古松,刚一踏进入,那阵阵松香就扑入鼻中,让人为之精神一爽。

就在庭院之中,有着一幢极大的建筑,正是庙宇中最重要的大雄宝殿,寺庙里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大雄宝殿而建。

张浩天迎着满眼青翠,徐徐松香,慢慢的向前而行着,这里实在是太幽静了。静得让人心波无尘。只偶然有鸟儿的“啾啾”声从树枝上传出,让人听着格外的清脆宛转。

张浩天也去过别的寺庙,不过或多或少都有些游客与朝佛之人,而这“清松寺”内到现在为止他连和尚都没有看到一个,实在是清静之极。

又上了十余级石阶,就到了大雄宝殿的门外,一尊巨大地趺坐着地释迦牟尼像就显现于眼前。而在释迦牟尼的旁边,还立着两尊站立着的佛像。

张浩天看过书,知道这两尊站佛像,就是释迦牟尼的两个著名弟子。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释迦牟尼涅之后,迦叶尊者继续率领众徒,称为初祖,而迦叶尊者涅之后,就由阿难传承,称为二祖,后世的许多佛家著着都是这两名尊者借释迦牟尼之名完成的。

不过此时,张浩天的目光却投在了三尊佛像之下,在那里,有十余个蒲团。一个身材枯瘦地和尚面对着佛像,盘坐在最前面。而他的身后还有八名和尚分作两排盘坐着,却没有听到诵经的声音,整个大殿内寂静得就像是没人一样。

吴叔说过,虎爷要是到这“清松寺”来,就会到大雄宝殿后一座供着一尊有点奇怪的女菩萨地殿里去,张浩天也没有想着要惊动这些和尚,就要绕到大雄宝殿的后面。

然而。就在他要举步的时候。坐在最前面的和尚却忽然转过了头来。

张浩天知道他已经发现了自己,不由得暗赞此人的耳力好生的灵敏。在上这台阶之时,他是缓慢而行,脚步声应该是极轻的,但没想到还是被他听到了。

这时,那和尚就站起身,向着张浩天走了过来。

张浩天这才看清,这个和尚大约有六七十岁,身材瘦小,不会超过一米六五,脸上没有胡须,眼角皱如松皮,但眼神淡泊,脸上带着一种方外的沉静,让人一见之下就有肃然起敬之意。

那老和尚行走间看来徐如清风,但却很快就到了张浩天的面前,向他合什,用平和慈善的语气道:“施主,到敝寺不知有何贵干?”

张浩天便也合什道:“大师,我叫张浩天,来自南方,从小在父母地教导下就非常信佛,这次到w县来办事,听说这里有一个古寺,就想来看看,顺便参拜佛祖。不想打扰了师傅你的清修,真是罪过。”

那老和尚却微微一笑道:“张施主年纪轻轻有如此地理佛之心,那真是难得了,修佛之人,就算是在喧华的闹市也一样可以参证菩提,又有什么打扰的,张施主,你既然想参拜佛祖,那就请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