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前往雪谷(1 / 2)

 陈不二闻言,想了想,道:“过些时日,你们异人的数量会更多。听闻异人最喜争强械斗,且练级都不免跌打损伤,这岂不正是我陈不二身手大展、财源广进的时候?我须多做些活血祛瘀的药才是。现如今,我这药铺里别的不缺,三棱、斑蝥、没药、元胡……土大黄等已然足量,惟少蟾酥、蜈蚣两味。这时节,蟾蜍多已冬眠,实不好找,但那蜈蚣却多得是。村南清凉峰下百步远的那个洞穴,阴暗潮湿,滋养了蜈蚣、蚰蜒等虫豸无数。你可帮我多捉些来,我按蜈蚣两文、蚰蜒一文收购。若是捉得多,还可适当加钱。你看如何?”

苏三一听到“蚰蜒”俩字,心里就有点发毛。蜈蚣没见过,但他对蚰蜒却是印象深刻。在苏三的家乡,村人掀屋动土、砌砖垒墙的时候,这东西最是常见。蚰蜒是一种无毒的蜈蚣,青背白腹,亦多足。苏三害怕这东西倒不是因为它那模样,而是源自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个小孩子,夏夜怕热,总爱扯张凉席睡在屋外的地上。家人劝他去床上睡,他却执意不听、我行我素。从那不久,这孩子就常常头疼。孩子的父母带他看过几次大夫,也都没找出什么缘由来。再因着乡下人农活重,也顾不上他,于是那父母两人就再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这孩子实在头疼得厉害,哭闹个不停。一旁的父母见他不帮着做活,反而添乱,都很心烦。母亲恼他不懂事,作势要打,又抬手轻拍了一下他的头,以示警告。不料,这孩子的头竟“啪”的一声裂开了。一只小指粗细、尺余长的蚰蜒正啃噬着孩子已然不多的脑浆。

爷爷说,那是因为那孩子总在地上睡,引得蚰蜒从耳朵钻进了脑子里。长大后,他才知道这是爷爷编的虚假故事,为的是不让苏三睡在屋外的地上,以免湿气大、露水重而伤了身体、落下病根。但即便后来明白了事理,对蚰蜒的害怕却一直保留在苏三的下意识里。

“我见不得那蚰蜒、蜈蚣的模样,能不能给我找点别的活干?”苏三道。

陈不二沉吟了几秒道:“村北那条小路,过了藏兵道入口再往北,有个三岔口。北通灵寿,东北达真定,西边则是一条罕有人迹的小路。”说到这儿,他还有些迟疑,又道“这小路通往一个山谷。山谷存在了不知多少年月。自先辈们发现以来,其内便是冰雪覆盖,全年不化。村人多有探察,却只能看到谷口处植有的一株冰雕似的大树、闻到一股子香味,便都昏睡过去,再醒来已身在谷外。也是因此,远近四方的百姓都传言谷中居住着善良、不伤人的雪妖,这山谷也有了‘雪妖谷’之名。你是知道的,我曾在县城的医堂里作学徒。有次翻看东家的藏书,我发现书上有一味名为‘冰树梨花’的药材,于是便怀疑那如冰玉雕就的大树就是传说中的‘冰梨’。我也曾求着二狗入谷探看……”说到这儿,陈不二摇了摇头,道:“不想,以二狗45的武力也只觉得眼前一闪,随即便昏昏然睡去。”

苏三听到这儿,瞪大了眼睛道:“他武力45都不行,你跟我这武力5的说恁多有啥用?”

“我也知道没用。”陈不二有些无奈,苦笑道,“但村长不是说你异于常人,将来肯定有大作为嘛。我寻思以你的运道,或许……”

苏三有些埋怨村长大嘴巴的同时,也开始认真琢磨起这“雪妖谷”来。既然没有生命之忧,那么去看看也无妨。有两个“天赋技能”傍身,或许自己真的有所收获也说不定哦。想到这里,苏三有些意动,又与陈不二说了几句,便起身离开。

出了药铺,苏三直接走向斜对门的村长家。

村长正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台上吃着饭,见是苏三,便招呼了几句。古人采取两餐制,第一顿饭称朝食,在辰时吃,即在上午7点到9点;第二顿饭称晡食,在申时吃,即在下午3点到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