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2 / 2)

到了90年代末,这种现象就更加的严重。

原本火爆得不行的期刊订阅大滑坡,就连人民这样的国家级大型期刊都惨遭滑铁卢,订阅一度滑落到每月仅几千本。

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后世的评论家已经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其一,纯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很多作家及作品脱离了人民的阅读消费需求,一味的弄奇斗巧,在文本结构上、叙述上、语言的奇崛上下功夫,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玩文字游戏,还美其名曰进行的创新实验。

实则是什么呢?是作家远离了生活,远离了的本质意义,舍本逐末,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

这就造成了,纯作品不但读者看不懂,很多作家都读不懂。

这些不知所云的玩意能受欢迎才怪!

读者不将之抛弃掉那才是自己跟自己个过不去!

你自己要玩,那就自个去边儿玩去,不过,想要让俺们对你的游戏之作买单,那是不可能的。

作家与读者对立。

能讨得了好果子吃?

其二,很多纯期刊杂志已经成了圈内人自家的自留地,成了争名夺利的欢乐场,进了圈子的人可以随便在上面撒泼耍赖胡言乱语,语不成句颠三倒四的梦呓毫无价值的文字垃圾在其间放肆。

可是,圈子外面的人想要挤进来,那就太不容易了。

在那些期刊上,想要发稿,靠的是刷脸靠的是关系,没关系的小字辈新人想要上稿那比登天还难。

这样的期刊不死才怪!

其三,太多的纯作家,自视太高,放不下架子,常常在幻想中将自己抬高到了上帝的位置,而把读者当成了教化的对象。

他们认为,自己写的是纯,是最高雅的精神食粮,蕴含了生命的至理和哲学,难懂一点是正常的。

读者需要对他们的作品顶礼膜拜,认真的逐字逐句的钻研,花费大量的时间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感受到醍醐灌顶的魔力。

他们却没想过,读者读你的书绝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消遣,是为了愉悦身心,谁有那闲工夫进行深入的解读?

如果作家的故事不能吸引人,如果故事里的人物不能打动人,一句话,如果没有阅读期待没有代入感,那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合拢书页,将之放回书架。

作品既然出版,既然要流通到市场。

那就要接受读者的考验。

读者才是真正的上帝!

作家搞错了自己的位置,不一败涂地才怪呢!

这就是为什么会死,为很么会被读者抛弃的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当然,如果肖飞的这篇文章只写到这个层面,那仍然是比较肤浅的。他还要在自己的文章里开出治愈病态的良方。

这良方很简单:说人话办人事忠于自己的职责!

创作作品请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写紧贴生活现实的作品,不管你的文字怎么创新怎么玩,请写出真挚的感动写出精彩的人物讲出足够吸引人的故事,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