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噩耗(2 / 2)

宋时雪 雪山飞机 0 字 2021-10-08

亳州原有百姓十余万人,亳州被金军攻陷之后,金人烧杀掳掠的,百姓们因此逃的逃、死的死,此时只剩万余人,这万余人个个面黄肌瘦的,但仍是用尽全身力气,大声为黑旗军喝彩欢呼,如此不禁令李三坚万分感动,骑在马上连连抱拳答礼。</p>

不过李三坚在感动的同时,心中也是在暗暗发愁。</p>

这些百姓明显是多日未吃过一顿饱饭了,甚至颗米未进,如此就给李三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赈济百姓。</p>

李三坚率领黑旗军大破五千余金军,之后也是缴获了大量金军来不及运走的粮草、军械、马匹、钱财等等,因而赈济这些百姓也并非是件难为之事。</p>

不过黑旗军数万大军每日的口粮将会是个天文数字,而此时已至三月,已到了春暖花开之时,但余雪未尽,道路是异常的泥泞不堪,从而造成了后勤补给困难。</p>

赈济亳州的万余百姓还好些,黑旗军挤些口粮出来便是,可随着黑旗军所克复的大宋城池越多,所面临同样的问题就越多,这将会给李三坚带来沉重的负担或压力。</p>

当然黑旗军也可以采取其他办法,那就是对于这些饥民置之不理,任其冻死、饿死,或者纵兵劫掠。</p>

此时的大宋大江以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兵荒马乱的,许多宋军得不到补给,于是就纵兵劫掠,四处掠夺百姓的余财、余粮,甚至比金军还残暴,许多宋军转眼间就变成了贼盗,可谓是贼盗丛生。</p>

可这种事情李三坚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黑旗军为大宋王师,为堂堂正正之师,为威武之师,为仁义之师,如此岂能为此令人不齿之事?</p>

“去城头议事。”李三坚进城之后,对姚舆、费景阳、吕师囊等人说道。</p>

..............................</p>

“快趁热吃。”亳州城头之上,山魁、济空等人烧起了一堆篝火,并就着篝火熬煮了一盆豆粥,于是李三坚端着一碗粥对姚舆、费景阳、吕师囊等人说道。</p>

大战过后,众人也是感到异常饥饿,于是</p>

姚舆、费景阳、吕师囊就一人捧着一碗香喷喷的豆粥,“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p>

“相公给将士们吃肉,自己倒是喝粥...”军中参军吕师囊边吃边嘟囔道。</p>

李三坚闻言摇头道:“我等有这些吃食已经是万幸了,京师之人可没有如此幸运了。”</p>

“京师?师叔你这是...何意啊?”姚舆诧异的问道。</p>

李三坚闻言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姚舆等人,随后继续闷头“稀里哗啦”的喝着豆粥。</p>

“京师外城被虏军攻破,朝廷危矣,大宋危矣...相公?”姚舆等人看望燕四、戴宗送来的信件后,均是大吃一惊。</p>

“危矣?”李三坚摇头道:“某料此刻金人已经全取京师了,朝廷?朝廷已亡,陛下等人已落入了金人的手中。”</p>

“师叔!”</p>

“相公!”</p>

对于如此结果,李三坚当然是早已预料到了,而李三坚也早已给姚舆、费景阳等人提过此事了。</p>

但事到临头,姚舆、费景阳等人仍是吃惊不已,均是呆呆的看着李三坚,原因就是他们当时是半信半疑的,甚至认为李三坚得了失心疯...</p>

开封府城池被金军攻陷,大宋皇帝赵桓等人落入了金人手中,那就意味着大宋已亡。</p>

“师叔...我黑旗军为何来此?我等下一步又当何去何从啊?”吃惊之后,姚舆结结巴巴的问道。</p>

勤王失败,大宋亡了,大宋黑旗军也就成了孤魂野鬼了,就像个没家的孩子一般,姚舆等人均感到异常迷茫。</p>

同时姚舆话里话外的,颇有些埋怨李三坚。</p>

既然你李三坚李大仙师叔知道大宋将亡,为何还统兵来此?为何不加紧赶路,不顾一切的杀到京师,从而力挽狂澜?</p>

李三坚率黑旗军勤王的用意,只费景阳一人知道。</p>

“朝廷已亡,陛下等人落入了虏贼手中,但我大宋江山社稷还在,我大宋千万黎民还在。”李三坚闻言坚定的答道。</p>

“主人,城下来了一些人,说是朝廷传旨使臣。”正在此时,山魁过来禀报道。</p>

“朝廷传旨使臣?”李三坚闻言皱眉问道。</p>

朝廷传旨使臣?姚舆等闻言又是大感疑惑不解,均是转头纳闷的看着李三坚。</p>

不是说朝廷亡了吗?那么这朝廷传旨使臣从哪里来的?</p>

“都看着我作甚?”李三坚见状瞪了众人一眼后道:“定是金人逼迫的,乃是矫诏。”</p>

“带他们上来吧。”李三坚随后吩咐山魁道。</p>

山魁颔首接令,领人下城,不一会功夫,就将数人带上了亳州城墙。</p>

前来传旨的使臣,共有一胖一瘦的两人,长得胖的是宫中的一名内侍,姓郑,长得瘦的也是名汉人,不过却是一副金人的打扮,戴着皮帽,穿着裘皮外衣,姓韦名昌,原为齐州一名签判,齐州失陷后,韦昌便降了金人。</p>

两名使臣上了城墙,见到李三坚之后,便宣读大宋皇帝赵恒命李三坚归降金人的亲笔御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