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泰坦尼克号化解危机(1 / 2)

 1912年4月,连续发生事件让西方世界陷入了一片震动——事情起源于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丽国纽约,开始了这艘“梦幻客轮”的chu女航。

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约在41°43‘55.66"N49°56‘45.02"W附近),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由于只有20艘救生艇,很可能有数千人葬身海底,从而酿成和平时期最为严重的海难事故。

不过,让人惊奇赞叹的是,泰坦尼克号上将近2208名船员和乘客正巧被路过的太平洋帝国的飞艇给救了起来!

当15日凌晨3点30分,一艘路过的客船卡帕西亚号赶来沉船现场时,看到的不再是历史上浮起来的冰冻尸体到处都是的景象。而是几艘悬浮在海面上空3~5米的巨大飞艇!

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沉没事件一经报道便震撼了整个欧洲,人们对于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的沉默感到震惊。

同时,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是有太平洋帝国的飞艇的及时救援。那么,在只有20艘救生艇的情况下,至少要有1500人不得不丧生于冰冷的海水当中。

而与此同时,正在英国议会讨论的惹火朝天的“武力干涉”太平洋帝国“暴政”的议案也被见风使舵的议员们悄无声息的移动到了桌子下面。

一切急切的想要获得新几内亚的种植园、矿场的商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妄图将事件原因嫁祸于太平洋帝国的飞艇。

不过,这种论调一出,就立刻被欧洲、美洲的一片唾骂声给压制了下去!

4月18日,6艘太平洋帝国的飞艇编队飞过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上空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围观。

在54号码头,大约有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默默的迎接着泰坦尼克号的获救人员……

尽管因为飞艇的救援,泰坦尼克号沉没并未导致1523名乘客和船员死亡。但事件给欧美世界造成的冲击力却一点也不亚于历史上的原本状况。

……

《纽约时报》——埃菲尔铁塔后最大的钢铁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我们对于发生在大西洋上的悲剧表示沉痛的哀悼……这艘曾经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还是在大自然莫测的神威下回归大海。

这件事向我们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仍然无法与自然相比……

纽约时报的论调偏向反思和推理,在洋洋洒洒整个主版面上,十几位造船、航海专家用各自的观点阐述了造成泰坦尼克号沉默的原因。

其中最多的,还是对于航海安全措施的不完善的批评。例如这个时代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的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这个数量在此事后显然不再充足。

《洛杉矶日报》——飞艇!可能替代巨轮成为跨越大洲的交通工具!

洛杉矶日报和以往一样视角独特的锁定在了太平洋帝国的飞艇编队上,和其他媒体对太平洋帝国飞艇的描写空洞乏味不同,洛杉矶日报详细的挖出了这些飞艇的数据。

联想起以前飞艇两次访问俄国,以及飞艇最早在新几内亚的战绩……不少人开始正视起这种交通工具的价值来。

而欧美媒体对事件的关注也影响到了民众,民众们的话题也从开始的泰坦尼克号开始慢慢转移向了“飞艇”、“太平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