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定策 Ⅱ(2 / 2)

蚁贼 赵子曰 0 字 2021-08-20

陈虎缓了口气转身对邓舍说道“属下斟酌再三。唯一生路在东北。”

“东北何地?”罗国器见陈虎否决了自己的提议一阵失望;听他说得古怪强打精神问道。

陈虎环顾四周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吐出了两个字“高丽。”

之所以邓舍和他绕这么大圈子不肯直接说出打算。是顾虑万一处理不好罗国器等会动摇八百老卒的军心。罗国器、关世容、李和尚、黄驴哥几人固然去留自便可这八百老卒邓舍却从没想过放走。约束编伍操练部队关键时刻冲锋陷阵没他们怎么行?

话已到此再笨的人也该明白陈虎说的正是邓舍的意思。大堂之中再度陷入无声没一个说话重演了计议攻取永平时候的场景。

邓舍不急不躁。天色渐晚大堂内渐渐昏黑。院中起了风卷动枝叶飒飒作响。寒气逼人。邓舍招手唤来亲兵令点上了烛台、火把。光线为之一亮跳动的火苗给这空阔的堂舍添了些许暖意。

他催自己的亲兵“去去把河光秀那个棒子叫过来让他说是不是?看看俺说的对不对?”又圆睁怪眼喝斥众人“一群软如鼻涕脓如酱的东西无胆匪类犹豫个鸟!老关俺看你还算个汉子表个态!”末了翻黄驴哥一眼骂骂咧咧“甚么东西!”

邓舍制止*国叫河光秀耐心向众人讲了一遍他的全盘谋划。

关世容听得满脸通红*国一句软如鼻涕脓如酱把他刺激得不轻。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邓舍说过的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成功夺取永平长了他的胆气。保全族人自然还是第一目的但在这个前提下若是能发展壮大何乐不为?而听邓舍所言攻取高丽确实可行。

他一拍大腿正要说话李和尚猛地站起转到堂中哗啦啦拽出腰刀穴入地上缝隙顶着颗光头高声道“俺虽然是个和尚却不是尼姑。服有胆量有本事的好汉。将军大人此去高丽俺愿做先锋。”

四人之中两人同意。罗国器犹不死心他期期艾艾“王夫人会肯去?”

“既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罗国器表态“小人没甚么意见。”

大势已去回上都转眼成空中楼阁泡影破灭黄驴哥失望、恼怒两种情绪羼杂一起几乎拔脚要走。他勉强克制住自己留下名义上还是个千户一走就成光杆司令。其中厉害他怎不知?他恨恨道“既然大家都赞同我也没意见。”

人在屋檐下暂且先低头。他心中盘算但凡世上人钱财动人意。那百两白银好歹总能派上用场。

邓舍扶案起身“计议已定。诸位将军鞑子纵然来攻仓促之间也来不了。咱们再招两天兵马。”顿了顿接着道“八千新兵虽已编伍长官尚且未曾任命。我的意见是关、李、罗、赵四位将军各领千人、陈二位辛苦一点各带两千人马;黄千户请你屈尊便做这八千人的副万户吧。”

不等众人说话他继续道“各位目前本部兵马就请先交给我暂充亲兵。新兵名册都在陈将军手中士卒如何分配请陈将军负责。”最后他问道“这么分配不知道诸位将军以为妥当不妥当?”

这个方案是他和陈虎*国商量好的。如果诸将留下就这么安排。

一来他们手头没那么多有带兵经验的人攻取高丽还得倚仗他们;二者既然他们自愿留下再不公正对待徒然令之寒心也让别人觉得自己度量太小。反正他们只有三千人大头还在自己掌握之中。

而且分配兵卒之时也尽可以在不致引起关世容等人不满的情况下多给自己分点年轻力壮的。又一举换回最有战斗力的八百老卒称得上两全其美。

只不过关、李、罗好安排黄驴哥却不然。他本是千户职位众人之中最高又自居嫡系陈虎认为不管给不给他实权他都不会平衡。所以干脆任命他一个有名无实的高位。邓舍深以为然。

任命一下众人无不欢喜千户能统千人这已经是破格的待遇了关世容三人自无疑义。黄驴哥再也压抑不住怒火黑着脸转头就走。

邓舍很能理解黄驴哥的愤怒。他也不生气微微一笑“既然大家都不反对便请回去熟悉部伍。大后天一早准时出发。”

——

——

行枢密院。

管军机构元初在一些行省设有行枢密院。平定天下之后行枢密院基本上都撤销了。

世祖忽必烈想以行枢密院来以分行中书省的权力大臣竭力反对作罢了事。各行省驻军的调动指挥权重归行省平章。无皇帝特旨平章以下官员无权管理军政。平章大多由蒙古人担任少数有色目人汉人不能担任。

元末战乱元廷又开始在各行省设行枢密院。

2辽阳行省佥行枢密院事。

正三品。

3元朝军队数目。

元朝的军队总数大约在一百万人左右具体数目无从知晓因为“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虽枢院近臣职官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元朝百年“内外兵数之多寡人莫有知之者。”

“天下兵马数目皇帝知道院官儿里为头的蒙古官人知道”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枢密院的官儿和地方上的小官儿不一样汉人是绝对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的甚至在枢密院中无人没什么军情时候也是如此元帝避暑上都“旧制枢府官从行岁留一员司本院事汉人不得与”。

——元帝到上都避暑每年都去去的时间很长一般半年。自关铎陷上都“焚宫阙一尽元主不复时巡矣”。

4千户。

元制上万户府统七千人以上中万户府统五千人以上下万户府统三千人以上。千户、百户也分三等皆如万户统军数目。百户之下设牌子编兵十人。牌子头又叫十户长又叫十夫长也有叫九夫长的。朱元璋充郭子兴亲兵时担任过这个职位。

按实际管军数宿卫亲军各卫指挥使和驻防各地的万户府万户官阶是正、从三品;千户从四品到从五品;百户为从六品到从七品。

各地义军的军队编制大体和元制相同。

5散官。

元制武官无正一品最高的是枢密院长官为从一品。按照正、从分九品十七级。

每一品秩都有一定的名号即“散官”五品以上称将军六品至八品称校尉或副尉九品均无散官名号。

——也就是说千户以上的都可以称为将军了。

每一品散官又分为二至三阶自二品至八品共有三十四阶。如武官正二品分为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骠骑卫上将军共三阶。

不过元的散官和职不全对应。

岁收。

“金入三百余锭银入一千余锭”。

一锭五十两一年的白银收入五六万两高的时候也不过七八万两。298年右丞相完泽言“岁入之数……银六万两……”

不过立国百年加上继承前代存银以及窝阔台时期的“扑买”很多西域人、回回用一定的银两买下地基、水利、酒课、盐税甚至天下河泊、桥梁等等交给汗廷的银两前后计算几百上千万两。

因之储银的数目还是不少了。世祖忽必烈曾使人带黄金十万两赴西域买药。忽必烈死成宗即位“诏诸路平准交钞库所储银九十三万六千九百五十两……”。

7百两白银的价值。

已经很多了。

自元朝起中国开始采用以白银为价值的尺度并逐渐发展为以白银为流通手段。

元发纸钞即是银本位。元初一两白银值钞两贯一贯千钱;至正年间通货膨胀四贯钞换不了六分银一两银换将近七十贯钞一百两就是七千贯七十万钱。这还是官价民间黑市的价格更高。

这是因为纸钞的购买力很低相较金银没人愿意要。至正十年脱脱变钞法发新钞江南米每石为旧钞六十七贯。至正十九年冬杭州米价卖到二十五贯一斗。

8元宝。

元宝者元之宝也。

中国式元宝之开始自元朝起。至元十三年元兵征服南宋时世祖忽必烈把从征将士搜集来的散花银熔铸成元宝的形状通称银锭取名元宝分赐有功将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