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昆弟之才,吾不及也!(1 / 2)

 秦皇行宫,书房。</p>

刚下朝没多久,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乎,朝臣们就又被嬴政召到了书房。</p>

冯去疾,蒙毅,郑国,还有闲赋在家的李斯,尽皆入座。</p>

嬴政扫了他们一眼,随即拿出赵昆的小册子递给冯去疾:“这个你们轮流看一下,看完了咱们再商议可不可行!”</p>

</p>

“陛下,敢问这是.....”</p>

冯去疾接过小册子,面露迟疑。</p>

“先看吧!”</p>

嬴政挥了挥手,然后朝赵高吩咐道;“给诸位大臣掌灯,上茶。”</p>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冯去疾也没继续追问,对于纸制书册,他倒不陌生,所以直接翻开了小册子。</p>

第一眼看到小册子里面的内容时,冯去疾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可随着他越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变化就越大。</p>

“边军屯田,分三成守土,七成屯田,以每月为一次轮换,既能保证军队充分训练,又可自行解决大部分粮草问题。”</p>

“内陆守城军,两成守土,八成屯田,以月为轮换周期,士兵既能训练,又能自行解决粮草。”</p>

“民屯田,以官府将零散百姓遣往荒凉之地,提供耕牛,粮种,但凡屯民自行开垦土地,皆登记造册,归屯民所有,且每年只需交一两成赋税即可。”</p>

冯去疾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念了出来。</p>

周围的人都仔细聆听。</p>

军屯田?</p>

民屯田?</p>

能坐在嬴政书房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刚听了个大概,就知道这办法可行。</p>

如今大秦国库空虚,就是被边防军拖累的。</p>

大秦边防军百万,每年从国库运走的粮草,不计其数。</p>

就连岭南的驻军,都在国库讨粮讨钱。</p>

如果真的可以推行军屯田,那么边防驻军将不会给大秦带来那么重的负担。</p>

只要再修养个三五年,大秦肯定比任何时候都强盛。</p>

沉吟半响,冯去疾激动无比的说道:“陛下!这是谋国之策啊!”</p>

“冯右相此言有理,这办法确实可行......”</p>

李斯点头附和,并补充道:“北疆有三十万边军,如今匈奴没时间南下,用十万守土,二十万屯田,绝对可以!”</p>

“不错!”</p>

蒙毅连忙点头:“岭南五十万秦军也可以效仿此法......”</p>

“而且,陛下还可以将一部分百姓迁徙到河套地区,那里土地肥沃,只要颁布此法,相信会有很多百姓愿意去开垦荒地!”</p>

说完,又看向郑国:“老令卿觉得如何?”</p>

“善!”</p>

郑国捋了捋胡须笑道。</p>

见众人都认可此法,嬴政脸上也满是笑意。</p>

同时心中盘算着自己这卧底没白当,总算从那小子脑袋里掏出点干货来了。</p>

“朕也觉得此法可行。”</p>

嬴政点了点头,旋即大手一挥,命令道:“来人,立刻抄录此法,送往辽东,九原,还有陇西,岭南等地,让他们趁着春耕之际,推行屯田之法!”</p>

“陛下圣明!”</p>

冯去疾闻言,立刻拱手高呼。</p>

其余人等,纷纷附和。</p>

从研究是否能推行屯田之法,到下令实施,总共也不超过一盏茶时间。</p>

等冯去疾和李斯一同离开书房的时候,两人互相对视,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惶恐’一词。</p>

不用猜他们也知道,此法肯定是赵昆弄出来的。</p>

除了赵昆,他们猜不到有谁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此等谋国之策。</p>

很明显,赵昆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p>

大秦就他们两位丞相,如今成了摆设,这不得不让他们惶恐。</p>

在始皇帝身边做官,倘若你没了用武之地,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告老还乡。</p>

当初的王绾,就是这样被他们挤走的。</p>

想到这,冯去疾不由眉头紧锁,朝李斯压低声音道:“李左相,此事该如何是好?”</p>

“晚点来我府邸,咱们再从长计议!”</p>

李斯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p>

“如此甚好。”</p>

“这里人多眼杂,咱们不易同行,我先走了。”</p>

说完,李斯便匆匆离开了行宫。</p>

冯去疾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半响,才无奈的暗叹道:“长公子啊长公子,你若不犯糊涂,怎会被他人近水楼台!”</p>

.........</p>

自从宣布屯田令之后,嬴政的心情大好。</p>

当卧底的工作,也越发积极,隔三差五就跑去赵昆府邸蹭吃蹭喝。</p>

对于自己义父,赵昆也没什么戒心,特别是经历过上次的矛盾后,他对嬴政的问题知无不言。</p>

以至于嬴政轻松掌握了他的造反底牌。</p>

刚开始,嬴政还不以为意,可听得多了,难免有些心惊肉跳。</p>

特别是那大炮,燃烧弹之类的热武器,让他不由头皮发麻。</p>

这哪是打仗,这分明是屠杀。</p>

难怪王离那小子能旗开得胜,原来有这等神器相助。</p>

若以后,赵昆用那些可怕的武器造反,这大秦的天恐怕都能被他炸出个窟窿。</p>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嬴政,开始琢磨怎么稳住赵昆。</p>

而另一边的蒙恬,却在琢磨怎么稳住扶苏。</p>

从扶苏回到九原郡开始,就变得沉默寡言,每次蒙恬跟他谈论军务,都显得心不在焉。</p>

以前那个自信、果敢的长公子,正在逐渐坍塌,仿佛对未来失去了希望。</p>

此时,蒙恬正在巡视长城,一名郎将朝他急匆匆赶来:“启禀蒙将军,长公子邀您速回营帐,说是有要事跟您相商!”</p>

“嗯?”</p>

蒙恬皱了皱眉,不由有些疑惑。</p>

这还是扶苏归来后,第一次主动找他。</p>

不过,他也只是疑惑了一瞬,便对身后的众将道:“你们继续巡逻,切勿有半点马虎,这阴山虽然被大雪覆盖,但也要提防匈奴偷袭!”</p>

“诺!”</p>

众将齐齐应诺,然后便目送蒙恬离开。</p>

.........</p>

秦军大营,监军帐。</p>

扶苏此刻正拿着一封纸制书信,仔细</p>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纸了,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发明这纸张的人很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