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黄顶商人(1 / 2)

北魏元宛公主 曼青 0 字 2021-08-20

 1

“老爷子去了?”宛清听完柔儿的话,心中的感概何止千万,到口中却只有这么一句轻轻肯定的的自我回答。看了又看小说网或许现在,上一代的一切恩怨随着老爷子的去,足以逝去了………

“你是说晟府有人要卖产业?”宛清突然想起什么,当下转身亲自将柔儿的衣袖给撸了起来:“天,伤得这么重?”

“苹儿——苹儿——”宛清当下停止问话,口中唤着苹儿:“快,去小顺子那里讨些跌打的药膏来……记住,别让人瞧见,就说是我要的……”

“多谢娘娘!”柔儿见状,心下感激,倒也全然忘了自己的伤痛,急忙回答宛清的问话:“是的,也不知是大少爷还是二少爷要卖……”

“那叫石什么来着的……”宛清听了,凝神往柔儿手臂上的淤伤望去,口中喃喃道:“这其中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是啊,我也觉得那人不简单!”柔儿接过宛清的话:“回来的时候,我总感觉身后有人跟着,可回头却又谁也看不见……”

………

“柔儿,从明日开始你就……”宛清闻言思索半晌后,附在柔儿耳边一阵悄语……

………

“娘娘,您就真的决定要管晟府这些……事吗?”柔儿听完宛清贵妃的吩咐后,不甚甘愿的问道,但好歹还是把到了嘴边的“闲事”给收了回去。

不用说,伶俐的柔儿单看她这主子的模样就知道,她并没有完全放下晟傲毅,表面倒是不露声色,实际这心中仍然紧张关心着晟家的命运呢……

敏锐的宛清,已经从柔儿带回的讯息中,解读到了什么,当下肯定的点了点头:“柔儿,我知道这样有些难为你,你又不会武功……”说到此处,宛清大概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当下停止说话,凝神思考着什么……

“等等……”宛清蹙着眉头想了想,始终觉得就这样让柔儿去打探,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柔儿,我有一种想法,你且听听,看我们这样做行不行……”

“啊?!”柔儿瞪大了眼睛,惊讶不已:“您……您让我去城中开商行?”

“这样……这样成吗……”柔儿看到了宛清肯定的点头,不又怯懦的低声kang议道:“娘娘,这恐怕不成……柔儿自小就在宫中服侍皇上和您……这经商的事……柔儿是做不来的……”

“成!”宛清立即阻止柔儿的退缩,坚决的答道:“怎么不成!”

“我怎么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甚至是三全其美的事呢……”宛清显然是为着自己的想法所激动,心中欣舞着,也喜形流露于色了。恰巧此时,苹儿从小顺子处拿跌打药也回来了。

“来,柔儿,让我为你擦药……”宛清兴致勃勃下,倦意全消:“苹儿,今日不用侍候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这……怎么行……”柔儿避过宛清的召唤,不肯挪上前来:“怎么能让娘娘您来为奴婢擦药………”

宛清不由分说的拉过了柔儿:“过来,柔儿,听我边擦边和你说说刚才的事……”

………

2

翌日,一大早,月清宫就开始忙乎开来。

先是柔儿带着桃儿,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出了宫门。出了宫门后,俩人又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迅速将外面的宦者服装脱了下来,里面穿着的,正是和市面上行走的老百姓无二的民服……

宛清贵妃却是梳洗完毕后,带上苹儿后就直奔朝和宫去寻孝文帝元宏。

“哦,你说宛清娘娘求见?”孝文帝元宏将手中的御笔,顺手搁置在墨砚上,不无诧异的向通报的小顺子询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贵妃娘娘求见!”小顺子言辞凿凿的再次确认了这一答案。

“哦?”孝文帝元宏这刚下朝,正准备处理一些奏则,就听闻小顺子来报宛清已经在门口候见。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丫头怕又是又有什么难题要丢给自己解决了吧。孝文帝元宏一边沉思着,一边边无可奈何的走下了龙椅,信步往殿门走去。看了又看小说网

刚到门口,孝文帝元宏的目光就落到了一身粉白衣裙,埋首跪在台下的宛清身上。孝文帝元宏不由心中一急,几步就跨下了台阶,伸手赶忙将宛清扶了起来:“宛儿,你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冷的天,你一大早就跪在这里,会冻坏的……有什么事,你尽管跟朕说,朕自会为你做主……”

“宛儿多谢皇上隆恩……”宛清似乎要的就是这句话,当下喜上眉梢。

“呃……”孝文帝元宏尴尬的哼哼,他原本也不愚笨,瞅此情形,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保不定又跌进一个新的圈套里去了。咳,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哪,这心底刚刚还怜香惜玉,怕那人儿冻着。这转眼怎么就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呢……

“走吧,到殿里说……”孝文帝元宏闷闷的转身,抬脚先往大殿内走去,心中暗自祈祷,千万不要又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才好……

………

“什么?”孝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显然诧异得很:“宛儿你……要经商……”

也无怪乎他惊诧,北魏朝自开国以来,就有着经商的传统。应该说,全民从商是北魏朝开国前期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

北魏朝的经济经历了牧业经济至经商经济,再到农业经济的逐渐发展历程。

而经商经济尤其在太武皇帝拓拔焘设立商贾部以后,经过文成皇帝拓拔浚,再到献文皇帝拓拔弘时代,发展到了顶峰。

彼时,经商之风气袭卷举国上下,上至朝中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就连皇太子也不例外的卷入这经商的滚滚大潮之中。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北魏朝建国初期,各级官员皆无俸禄,从商逐利是各级官员维持生计的手段之一。献文皇帝拓拔弘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曾“婢使千余人,织绫锦,贩卖逐利”。

但是,这一现象历经数代,在孝文帝元宏这一朝时,慢慢发生了变化。随着北魏疆域的扩大,国力的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农业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起来。经商经济虽然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北魏的经济格局已俏悄发生了改变。

于是,孝文帝元宏太和八年(公元485年),颁定了俸禄制。各级官员从此开始拿朝廷俸禄,就连后宫内廷诸嫔妃也逐渐开始按级享受“例银”。

皇贵从商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商就此成为了民间市井之民从事的活动,效力大减,不再如前朝那般,动辙动摇国之根本了

3

而就在距孝文帝元宏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十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贵妃宛清向孝文帝元宏提出了经商的要求,并希望能从元宏处获得财力支撑。

孝文帝元宏怎么会不惊异:“宛儿,难道你你每个月的例银不够用吗?”

“当然不是……”宛清的眸子里闪着智慧的光芒,既然她此刻能来朝和宫提出这样的要求,那根本就是有备而来……

………

朝和宫内几乎就是孝文帝元宏和宛清两个人的秘谈,就连宫门外候着的小顺子也听不得丝毫声响。

总之,约摸半个时辰后,宛清贵妃带着高兴的笑容离开了朝和宫。而直接听命于孝文帝元宏的两名御前侍卫,也随后奉诏前往朝和宫,更在不一会后更换好衣服出宫而去……

……

“柔儿姐姐,你说贵妃娘娘能说动皇上,允许咱们这么胡闹吗?”桃儿显然并没有柔儿和苹儿来得伶俐聪明,可为人却是十分老实。这也是此次宛清选她跟随柔儿一同出宫的原因。

“谁说这是胡闹了,咱们大魏的先皇还曾亲自经商呢……”柔儿当然不能将宛清贵妃的真实意图告诉桃儿,只得拿些话语搪塞:“咱们听从娘娘的吩咐就是,哪来那么多问题……”

老实的桃儿听到柔儿的话语后,立即懂事的跟在柔儿身后不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