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血仍未冷(2 / 2)

财色 叨狼 6690 字 2019-08-18

“先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他正站在这里观望,就有服务小姐过来微笑着询问了。

“哦——那个——”宋士家一时之间倒想不起该怎么说了。

“老宋!是你吗?”身后有人突然喊道。

宋士家就觉得这个声音是如此的熟悉,转过头来一看,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自己当年一同开过会,专门研究过运10的整体研制任务的西安厂的一名工程师史鹏,却已经是两鬓斑白,而且坐在轮椅上了。

“史工,真的是你吗?多少年没有见过面了啊!”宋士家有些激动地走过去,握住史鹏的手感慨道,“怎么就坐上轮椅了?你是怎么到了这里了?”

“嗨,当初没有坐上自己的大飞机,心里憋屈的慌,不甘心啊!”史鹏虽然坐上了轮椅,但是心情却是好得很,笑着说道,“你老宋应该也是一样的心思吧!”

宋士家点了点头,看着无法自如行动的史鹏,眼眶有些湿润,毕竟都是当年一块儿搞过项目的合作者,十几年没有见到,这份重逢的感觉确实百感交集。

“这是我儿子——”史鹏指了指在身后推着自己的年轻人,对宋士家说道。

宋士家看了看那个年轻人,点头说道,“跟你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儿。”

“何止长得一模一样儿?”史鹏笑道,“我让他上了北航大,就算是我们这一代没有完成运10的任务,至少等到我儿子以后,也要把国产的大飞机给搞出来!”

宋士家拍了拍史鹏的后背,无比感慨。

当年上运10项目的时候,也是破不容易。

一九六八年或者更早的一些时候,当时总理建议南方一个飞机厂,要发展像il―18这样的飞机,但没有得到当时主管飞机制造的三机部的回应。在那年冬天,轰六试飞成功之后,总理再次建议有没有可能把轰六改造成一个民用飞机,但仍然没有得到三机部的回应。

第二年,主席视察上海时,询问上海是否可以制造飞机。

第三年七月,主席又一次到上海时,再次指出,上海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应该有可能制造飞机。

于是,在总理两次建议无效,[***]再次要求之后,上海造飞机的问题才算是提上了议事曰程。

主席讲话之后,当时的飞机工业的主管部门,空军司令吴法宪,马上要求三机部落实主席和总理的意见。七月末,三机部开会要求轰六的总设计师队伍领导专项工作小组,开始着手研发国产的民用大飞机项目。

当年九月底,从172厂抽调的七十名飞机设计骨干、空军第一研究所抽调的二十名技术人员和从605所抽调的二十名外型和空气动力方面的设计师全部到达上海,从开始落实到设计思路确定和人员调配,总共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第一支民用大飞机设计队伍就形成了,运十项目开始运转。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宋士家和史鹏他们才从全国各地被抽调到一起,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分工合作,为了中国的国产大飞机项目开始了奋斗。

“宋总——”宋士家正在神游之际,忽然又听到有人在喊他。

宋士家的身体顿时变得有些僵硬,因为他听了出来,那声音是汽配厂的老板田明利的,他现在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田明利,对于这个当年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找到自己拉了自己一把的老板,宋士家感觉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抛开他的厂子不管,而是要回到大飞机项目中来,却是有点儿没有诚信了。

“田老板,我——”宋士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谁知田明利就笑着走过来,握着他的手说道,“呵呵,我就猜宋总你一定会来的,果不其然!”

宋士家有些诧异地看着田明利,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要来这里?自己将辞职信交给秘书的时候,也并没有说自己要到哪里啊?真是奇怪了?

见宋士家有些莫名其妙的样子,田明利就笑着说道,“其实宋总你不知道,当年搞运10的时候,我在试验中当过测试员,只是你平时忙于工作,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们而已,后来我们厂子早一步解散了,我才出来自己折腾着弄了这个汽配厂。正因为我以前就知道你,所以你们厂也解散了之后,就去把你给请了回来。”

“哦,原来如此。”宋士家听了之后,不由得万分感慨,难怪田明利会请自己,原来是早就有印象了,毕竟像他这种专家型的技术人员,放在哪里都是宝贝。

“那你的厂子怎么办?”宋士家忽然提到了这个问题。

“爱咋地就咋地了,大不了卖了呗!人活一世,还不得做出点儿大事儿来,一间小厂子算得了什么?要是能搞出自己的大飞机,什么都值了!”田明利很无所谓地回答道。

宋士家心中有所触动,看着那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都是为了国产大飞机曾经贡献出过力量的人们,重新聚首在一起,不禁想道,这血,依然还是热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