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玄奘(1 / 2)

 “好了,这件事朕考虑考虑再说。”李世民说道。</p>

“是!”房玄龄和林轩两人拱手一礼,退了回去。</p>

……</p>

大慈恩寺,是大唐最大的寺庙之一。</p>

因为道教的兴起,佛教式微,今天佛教在大慈恩寺,举办了一场,对佛教未来发展的商讨大会。</p>

大慈恩寺方丈觉远看着在坐的其他寺庙的方丈说道:“对于佛门现在的状况,诸位应该都清楚,不知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改变佛门现状?”</p>

其他寺庙的方丈,一时间面面相觑,对于佛门现在的状况他们当然知道,并且也都做过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想到好的办法。</p>

觉远等了一会,见没人说话,说道:“诸位都是各寺的方丈,有的寺庙传承几十上百年了,总不希望佛门在我们手上没落吧?”</p>

弘福寺的方丈宝生开口说道:“诸位,最近长安流传着一个故事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p>

觉远连忙问道:“什么故事?”</p>

其他寺庙的主持,也纷纷看向宝生。</p>

宝生说道:“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因感觉各部佛经有所差异,千里迢迢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故事。我觉得佛门之所以没落,和道经的兴起有一些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各大寺庙的经书有所差异。”</p>

佛教是从天竺流传过来的,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各寺庙的经书都不尽相同。</p>

各寺庙之间虽然经常举行佛法辩论,但是没有哪座寺庙能够服众。</p>

毕竟哪个寺庙能让所以寺庙认可他们的经书,就等于是佛门之首了,这个诱惑太大了。</p>

他们虽然都是佛教,但是却各自为战。</p>

而道教就不同了,不仅有朝廷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起源地就在中原。</p>

虽然他们也分为几个流派,但是相比较佛门一盘散沙,却要好的多。</p>

“宝生方丈的意思是,派人去天竺取经?”觉远问道。</p>

宝生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现在没办法统一佛经的意思。而天竺是佛教的起源地,如果能从天竺求取来真经,不仅能让佛门声望大涨,也能结束这么多年佛门内斗的情况。”</p>

“诸位你们怎么看?”觉远看向其他人。</p>

对于宝生说的办法,他很认可,但是还是要大家一致同意才行。</p>

“我同意宝生大师的办法。”</p>

“我也同意,只是天竺离大唐何止万里,又没人认识路,该如何前去?”</p>

“就是啊,这么远,谁愿意去啊?”</p>

……</p>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p>

“诸位,我有一个很好的人选。”宝生说道。</p>

觉远问道:“宝生方丈,不知哪位高僧愿意前去?”</p>

宝生笑着说道:“我弘福寺最近有一个暂住的和尚,法号玄奘。他之前就曾有过这个想法,还曾向朝廷奏请过。因为朝廷没有批准,所以没有去成。”(在古代一般人要想到其他地方,都要有通关文书的,并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历史上贞观三年发生大灾,朝廷无力赈灾,允许百姓到其他地方求生。玄奘就是那个时候去的。这里因为举起需要,给推迟了,勿喷!)</p>

“既然他之前奏请,朝廷没有同意,现在朝廷就能同意了么而且玄奘也没去过天竺,他能知道路程么?”觉远问道。</p>

人选是宝生推荐的,如果真的取会经书,弘福寺肯定名声大涨,但是觉远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p>

如果在不想办法,佛门没落之势,就没有办法挽回了。</p>

“玄奘一人向朝廷奏请,肯定不成。我们可以所有寺庙联名上书,想必陛下会同意的。”</p>

“至于路程的问题,可以求泾阳县侯。之前那个故事就是他写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我听说取经行走的路程,好像是真的。想必泾阳县侯应该知道怎么去天竺。”宝生说道。</p>

</p>

觉远点了点头,说道:“那好,现在我们大家写联名信,由进宫找陛下。宝生方丈带着玄奘去找泾阳县侯询问路程。”</p>

……</p>

“子初,你刚刚在朝堂上不该直顶房玄龄的。”程咬金说道。</p>

林轩说道:“程伯伯,对于房相的为人,我也非常敬佩,也知道他是为了朝廷着想,但是我不能明知道是错误的,却不阻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