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访问准备(1 / 2)

劫生宝鉴 王特图度 0 字 2021-08-15

 过了一个星期,天狗传信来了。信纸格外讲究,用的是金箔纸。说明阿兹特克帝国的造纸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更令王希咖奇怪的是信的内容,竟然也是用汉语和阿兹特克双语写成。

其中汉语部分是这样的:“您好,尊敬的人国大皇帝王希咖陛下,我谨代表阿兹特克帝国欢迎您的到来。您的朋友:塔吉拉库弗。

这个塔吉拉库弗应该就是阿兹特克帝国国王的名字了。在阿兹特克语中,塔吉拉库弗的意思是丛林之王。

王希咖感到非常奇怪,自己会写阿兹特克文字是因为有花萝卜帮自己翻译,那这个塔吉拉库弗会写汉语是什么情况?难道是袁青牛帮塔翻译的吗?

袁青牛去过塔吉拉库弗的皇宫,说不定现在还在那里,不然应该没人会写。毕竟这一行汉字是用端正的楷书写成,笔力雄浑。没有练过书法的人轻易写不出这样的字。

王希咖只恨这个阿兹特克帝国没有电话,不然应该打个电话给塔吉拉库弗问问他袁青牛在不在那了。

当然,收到信之后王希咖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赛亚人花萝卜并没有夹杂私货在信里骂人。不然这个阿兹特克国王也不会来信欢饮了。

王希咖找人把花萝卜从酒店接出来,付了他一大笔报酬,说道:“你可以走了,你需要送你回去吗?”

花萝卜却说:“大皇帝,请允许我留在纽约,我想多学点东西。”

王希咖同意了,这当然是花萝卜的自由,他爱留多久就留多久。除了花萝卜,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

……

既然两国元首互通了书信,那自己应该可以正式访问了。这可是件大事,需要认真准备。

从服装到带的礼物自己都要准备好——去普通朋友家做客尚且不能空着手去,何况国家间的访问呢?

首先是服装,虽然王希咖有一套正儿八经的“龙袍”,估计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服装了。但这套“龙袍“穿起来就好像批了件鱼皮似的,不太雅观。

自己是个大皇帝,是该按照华国皇帝的传统,用丝绸和布缝制一件真正的龙袍还是该按照现代国家的传统穿西装。

想来想去决定还是穿西装好了。毕竟西装自己曾经穿过,比较得体。真丝龙袍虽然比较霸气,但自己平时从来没有穿过这样的衣服,觉得怪别扭的。

王希咖到纽约找了个裁缝店,量身定做了一套西服。这纽约的裁缝店也是当地印第安人开的。自从王希咖把现代的服饰从亚欧大陆上河口一代传过来之后大家都很喜欢。在纽约这个城市,西装,t恤,牛仔这些服饰都已经有了。

同时原始人喜欢穿的兽皮树叶这里也有得卖。总之整座城市穿什么的都有,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王希咖还挺喜欢这种多样性的感觉,街上长袍马褂和t恤牛仔并存,要是觉得热,穿泳衣也没啥大不了的。

王希咖找的裁缝叫做夜莺。夜莺是个科莫奇人,从小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心灵手巧学什么像什么,很小就掌握了一百多种动物的叫声。

长大了随着父母迁徙到了纽约打鱼为生。他竟然连鱼的声音也学会了。好多人以为鱼类的听觉并不太敏锐,所以鱼没什么叫声——鲸鱼的叫声很多人都听过。但其实鲸鱼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

而后来的经常吃鱼的人发现鱼类并没有声带这个器官,所以认为鱼根本就不会叫。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是陆地上的5倍,鱼类也是会发出声音的。

只是跟陆地生物不同,鱼类发声器官并不是声带,而且也不固定。通常来说鱼靠鱼鳔来发声,但有时候也靠鱼尾和鱼鳍发声。

当然,发声的作用倒是挺一致——为了求偶。平鳍美洲蟾鱼可以发出类似摩托车的声音,非洲慈鲷鱼可以通过颤抖身体和尾巴发声,彩绘虾虎鱼在发现雌性后会鸣叫。

这个特点就连长期生活在海中的腮人阿蛇都不知道。你问他鱼是怎么叫的他也闹不清楚。

但夜莺却发现了鱼是会叫的,而且他还总结出了鱼叫的不同特点。每次打鱼的时候他就把头伸进水里学着母鱼求偶的声音叫唤一阵,十里八乡的公鱼纷纷钟就围满了渔船。

所以夜莺家的鱼类生意永远是最好的。后来王希咖带人建设纽约之后,夜莺就被招募为民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夜莺渐渐发现了服装业的前景巨大。于是他拿打渔和在工地搬砖挣到的钱在曼哈顿开了一家裁缝店。心灵手巧的夜莺很快把裁缝店做成了全纽约最好的服装店。

不管客户想做什么样的衣服,夜莺总是能满足。他设计的t恤永远是最合身的,设计的树皮服也永远是最酷炫的。

一般来说普通人找夜莺定制衣服需要提前两个星期预约。

但是王希咖不用。

因为王希咖不是普通人。

他不但不是普通人,还是纽约这座城市的设计师,最重要的,他是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