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布局(1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0 字 2021-08-13

 烤鸭店营业一天,夜里打烊之后,账房对今天一天的流水进行了盘点,一天的流水竟然达到了一千多两。</p>

尽管账房知道这一千多两的流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办理会员的预存款,还是觉得这生意也太火爆了。</p>

汇报到朱瞻基那里,朱瞻基与周忱和唐三任也在烤鸭店后院书房里等待结果,听到一天竟然有这么多的流水三人都觉得有些意外。</p>

这一天得卖出多少烤鸭才能挣回这么多钱,唐三任又开始犯起愁来。</p>

现在他不愁房山的鸭子卖不出去,而是愁着房山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鸭子可卖。</p>

这样抱怨的话落到朱瞻基与周忱的耳朵里,二人指着他哈哈大笑。</p>

“季重不是担心你房山的鸭子卖不掉,会让百姓蒙受损失吗?怎么现在又担心你房山的鸭子不够卖了呢?”周忱一边笑一边揶揄他。</p>

“唐某不是没想到殿下竟然能想出如此新奇的烤鸭做法,照着这样的生意下去,再开上几家分店,整个房山家家都养鸭子估计都不够吃的。”</p>

朱瞻基止住笑声,正色说道:“这就是产业链的重要性,一个烤鸭店能够催生很多上下游产业,带动就业。</p>

百姓有了生计来源,日子就会慢慢好过起来。而如此规模的一家店铺每年会给朝廷带来丰厚的税收。</p>

这样一来,百姓、商家、朝廷都得了利,大家都得到了好处,而朝廷官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这样的产业链一直顺畅下去。</p>

朝廷如果搭建起一个又一个的这样类型的产业链,还愁钱粮问题吗?而我朝廷的误区在于只管收税,不管民生。</p>

百姓是死是活似乎都跟朝廷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能把税收上来就行,至于大灾时的赈灾是为了什么,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p>

周忱本来就对财税方面的事务感兴趣,经过朱瞻基的点拨,顿时恍然大悟。大明现有的财税体系是就这么大的盘子,朝廷切走一块,官员切走一块,士绅切走一块,胥吏奸商再切走一块。</p>

留给百姓的已经所剩无几,丰年勉强度日,一遇灾年就是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境地。</p>

太子殿下的新政是想把盘子做大一些,即使既得利益者切走了最大的一块,剩下的也够百姓过活。</p>

如果形成这样的官府,以现在朝廷这些读四书五经出身的官员,没有几个是合格的。</p>

新政下的官员是要做事的,不做事整个在衙门里喝茶清谈,事情都推给师爷胥吏去做,这样的官员要之何用?</p>

偏偏大明朝科举出来的官员大都是这样的官,难怪太子殿下一点都看不上读书人。</p>

从根源上太子殿下的新政就是要淘汰这些懒政惰政的官员。</p>

“殿下,以后我们的官员如何培养,现有科举出来的官员,根本就不适应我们未来的新政。”周忱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