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弱秦之计(2 / 2)

因此,往后的百余年时间里,秦国愈加强大,势倾中原,令其他诸侯国谈秦色变。而韩国却在短暂的强盛之后开始衰颓,从最小的战国又变成了最弱的战国。

秦国强大,韩国弱小,偏偏韩国又紧挨着秦国,而且秦国一直渴望着东出,好巧不巧韩国又阻挡秦国东出道路。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

“魏王殿下,我吐蕃国小民寡,怕是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修宫殿…”禄东赞有些忐忑道。

“大相谦虚了,你吐蕃乃西北的霸主,修一座宫殿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再说你吐蕃国也该有一座像样的宫殿,这能体现大国气度,也能更好凝聚人心,父皇说了你们吐蕃什么时候修好宫殿,什么时候迎娶公主!”李泰加重语气道。

禄东赞见李泰如此说,便知道已无可更改,要想和亲娶大唐的公主,必须得先修宫殿。

禄东赞急匆匆的离开了魏王府,回到了驿馆,立马和同僚商量了起来。

……

被李世民所逼,李恪为和亲之事出主意后,便躲回骊山别院,不问世事。

这几乎成了常态,李恪只有高调一回,就会潜水几个月,等被淡忘得差不多了,才出来冒泡。

在他隐居骊山别院期间,却不知,一股暗潮在长安城中涌动……

不知为何,李承乾于因一件小事在立政殿中被李二陛下一顿呵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太子被训斥这件事不胫而走,短短时间内,长安城内人尽皆知。渐渐的,演变成陛下欲废黜太子,改立魏王的谣言。

东宫之内,张玄素与孔颖达给太子讲完课,陪着太子饮茶,俱都一脸沉重,默不作声。

谣言之所以是谣言,就在于其捏造是非,无凭无据。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岂是无因?

正因为陛下这几年对太子愈发不满,更且亲近于魏王李泰,是以朝中民间才会屡次传出陛下欲废黜太子的言论……

张玄素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八风不动的孔颖达,忍不住问道:“殿下,那日在立政殿中,被陛下斥责,到底所谓何事?”

早在隋末,张玄便就以清廉著称。

隋末,河北窦建德攻陷景城,张玄素时任景城县户曹,被执,将要被杀。

景城百姓一千余人为他请命,窦建德于是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和黄门侍郎。

唐朝平定窦建德后,张玄素成为唐朝官吏。李二陛下闻其清名,特召见垂询政事。他建议李二陛下吸取历史成败经验,受到太宗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