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仁慈!”杨宝山恭敬道。</p>
“另外,矿山多加派点人手,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李恪郑重其事道。</p>
“偌!”</p>
半月之后,朝廷的一次朝会,李世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建新军。朝中大臣,亲王子弟,贵胄富户都对这支新军充满了期望。李世民如此看重,如果能在里面混个一官半职,再在战场上立些小功,那升迁就不成问题了。</p>
所以,很多世家子弟都想往新军里面挤。因此,代表这样世族的朝臣在商议的时候更大限度的为自己争取名额,使得组建新军的问题成了大家如何分配新军人数的讨论。气的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堂下争吵不休的众人。</p>
李恪站在众人之间,不时的拿眼睛扫视众人一眼,见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封德彝、萧瑀等少数的几个人没有参与之外,其他的人吵的不可开交,并且他们对李世民的气愤不予理睬,李恪不禁心里暗道,“大唐的朝堂就是开放,朝臣们可以不顾君王的情绪,肆无忌神的争吵而不必害怕治罪。”</p>
然后,李世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吼道,“够啦,朕让你们讨论的是新军该组建,不是要你们为新军提供多少人。”李世民气呼呼的说道,“新军的兵源可以在长安十六卫中甄选,你们就不必再讨论此事。”</p>
大臣见李世民如此一说,都知道自己做的有点过,沉默不语。</p>
李世民见大殿安静了下来,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组建新军,干系甚大,不必操之过急。你们回去之后都写一份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给朕呈上来。还有,你们如果想举荐人才,也可以让他们写份关于新军的条陈,一同呈上来,退朝!”</p>
李世民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太极殿,李世民走后,大臣们三三两两的离开了。</p>
大唐初年官员的办事效率极高,在李世民下旨让大家写关于新军的陈条和推荐人才之后。一天的时间,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摆了一沓通过三省和兵部选出的认为可取的一些建议的陈条。</p>
李世民逐个翻阅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后都是摇头不语。这些奏章不是言辞华丽缺少实践经验的书生之谈,就是狂妄自大,不了解突厥真正实力的狂妄之之辞。很少能从自身的兵种和对方的实力来分析给出实质性的建议。</p>
李世民越翻越是气氛恼怒,别说是一些文臣,就是朝中很多武将也对突厥抱着不屑的态度。除了李靖,李绩等少有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认为大唐现有的军队就可以跟突厥进行一场大战,他们认为突厥军队人数少,只要分散他们的骑兵,逐个击破就可以完胜突厥。</p>
李世民在看到这些奏章的时候,心里突然生出一股无以言表的伤感。也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真的老了,虽然他们的人没有老,但是他们的心都已经老了,已经不复当年的勇猛和坚强了。想到这里,李世民低头沉吟不语,半响,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着手培养一批年轻的将领了,也该让大唐军队换换新鲜的血液了。”</p>